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即使到了外星,中国人还是中国人

即使到了外星,中国人还是中国人

《江湖儿女》乍看貌似“老炮儿”追忆“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个年纪轻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重新提炼萃取小城往事,引爆票房,收割新一代文青乃至杀马特青年。
 
电影上映前,贾樟柯拍了两个宣传小视频:一个是他在打形意拳,一个是他在跳迪斯科。拳打得一般般,舞也跳得不咋地,显然不复当年勇,但成功地唤醒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身体记忆和时代情绪。
 
1980年代的“身体记忆”,首当其冲的正是武术和迪斯科,这是当年中国人身体解放的导火索。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灵肉一体的,思想启蒙与身体解放密不可分。
 
我曾把我和两位朋友的一个关于八十年代流行音乐的研究小组,命名为“八十年代发育小组”,因为“启蒙”二字,意味着知识分子话语权,它容易忽略貌似“没文化”的青年流行亚文化,压抑了感性和感官的力量。
 
生于1970年的贾樟柯,其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恰好见证了这个国家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当然对此充满自觉。
 
贾樟柯作品之间丰富的互文性(如《江湖儿女》人物巧巧出自《任逍遥》,以及与《三峡好人》的呼应,等等),尽显史诗的野心,所谓以诗证史——这其实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境界和抱负——用诗意而饱满的影像,去见证历史的大变局,去揭示(当然也隐含了批判)现实。
 
但宏大的时代启示录,也容易将人物符号化、虚化。上一部的《山河故人》就有点像是一大篇用影像急就的文化评论,用三脚架架起了机关枪,对着全球化时代的故国山河一通狂扫。张艾嘉与董子健的忘年恋,暴露了贾樟柯对“时代”的疯狂占有欲,他拼命拉长了时代的战线,但这种刻意安排的忘年之交,却远离了他熟悉的“身体记忆”而凌空蹈虚。
 
而在《江湖儿女》中,早期三部曲中的身体记忆幡然复活,人物鲜活的身体记忆转化为身体政治,我即江湖,即众生,个人即时代。个人与时代之间,去掉了墨镜、滤镜、放大镜与显微镜。
 
例如,关于时代新旧转型,巧巧戴着新潮戒指(这个珠宝品牌也是影片赞助商)的手搭在哭泣的父亲背上,这个画面的张力,源于此前矿工沿着铁轨行进和棋牌室麻将交错的画面,以及巧巧父亲的革命语录体广播。
 
再如,片末巧巧倚着棋牌室的窗玻璃抽烟,这个画面的张力,源于整部影片女主角疾走江湖的速度和节奏(长镜头相应大大减少——正是这种速度和节奏衬托了赵涛自《站台》以来的最佳表演),也来自窗门军绿色的衬托,而革命的军绿色,是贾樟柯影片的一大“原色”,是小城镇残留的旧时代色彩。
 
 
山河诗意抽象,江湖实在具体,《山河故人》过于“作者电影”也过于知识分子了,而《江湖儿女》里,甚至每一张群众演员的脸都是鲜活的。
 
影片的命名,或许也只是知识分子的修辞花招而已。但不得不承认,“江湖”二字被贾樟柯重新赋予一丝光环而带入公共话语领域。在这里,“江湖”既对应于国家社会权力秩序之庙堂,又对应于精英文化话语权,贾樟柯通过“江湖”实现了自我颠覆自我更新,知识分子对时代精神的思考,也借助“江湖儿女”得到有血有肉的表达。
 
“江湖”,从电影的角度,指涉了某种准类型电影——所谓“江湖片”,《江湖儿女》多少带有“江湖片”的一点外壳和元素;而从亚文化的角度,“江湖”,其实就是荷尔蒙的喷射和蒸发,是身体政治的自我赋权和欲望机器的高速运转,也是争夺生存资源和地位的图腾仪式,是阴沟里的酒神。
 
贾樟柯的电影里有一部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史,尤其是,一部中国流行音乐史,这都通过“小城公共空间”得以“唱响中国”,而《江湖儿女》则集中囊括了这些公共空间:录像厅、迪厅、剧场(礼堂)、茶室(棋牌室)、街头、广场、乃至灵堂。
 
 
贾樟柯是最懂得运用音乐的国内导演,两大御用配乐林强和半野喜弘,都是电子音乐人,他们确保了贾片的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叙事层次,也拓展了流动跳跃的都市空间,并且,不管影片的题材和人物语言有多么“土”,电音配乐仍能带来一种熟悉的全球化的都市酷感。但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电影中所用的流行歌曲——它们直接构成了贾樟柯电影的主题。
 
——慢着,为什么不是中国摇滚,或者中国“独立音乐”,而仅仅是中国流行歌曲?贾樟柯不是更应该站在精英鄙视链的顶端去俯视流行歌曲吗?怎么他和中国摇滚的联系,仅止于与左小祖咒合作改编的《乌兰巴托的夜》?
 
论对港台流行歌曲和迪斯科舞曲的运用,《江湖儿女》登峰造极,灵肉一体。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作为电影学院毕业生以及一鸣惊人的新晋导演,贾樟柯非常了解当时的北京摇滚场景,当然也非常了解“中国摇滚”与“港台流行歌曲”的敌对关系。在崔健口中,“港台流行歌曲”甚至一度像是个贬义词。
 
那个年代,迪克牛仔自然堪称台湾伪摇滚的绝佳代表。而《江湖儿女》用迪克牛仔《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不单是年代感扑面而来,还化腐朽为神奇,用所谓“伪摇滚”唱出了真性情。当一个街头艺人带着狮子和老虎行走江湖,为你唱《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的时候,他立马从迪克牛仔化身为迪克狮虎,重要的不是中国摇滚,而是摇滚中国。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