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这个夏天,魏璎珞带给你的慰藉(2)

 
爽文爽剧艺术价值不高这是事实,不过批评者都是平时没事就去看《约翰.克里斯朵夫》么?再说,人类又不是单细胞动物,即使“习惯”了爽剧爽文的快节奏,但偶尔改变点习惯看看慢节奏的经典电影和小说不也是很正常么?这些非此即彼的批评也太低估人类的丰富性了吧。
 
爽剧爽文教坏年轻人,这样的话语体系还是还给上一个时代吧。
 
每代人的宫斗剧
对于女性观众而言,宫斗剧可以看作为她们量身定作的一种“爽剧”。作为流行文化,每代宫斗剧的确可以部分反映出每代人的情感偏好和价值观。
 
2004年播出的《金枝欲孽》可以看作当代意义上宫斗剧的开山之作,姑且称为宫斗剧的1.0版。《金枝欲孽》身上的“爽剧”特征尚不明显,在剧中,别看玉莹、尔淳和安茜这些刚进宫的小主斗得日月无光,邓萃雯饰演的如妃也是一手遮天状,但看到最后,你才发现,在剧中存在感并不高的皇帝才是后宫的大BOSS,后妃们斗得那么精彩热闹与高技术含量,其实都在如来佛祖手中。
 
或者说,看似《金枝欲孽》是部女人剧,但最终全是笼罩在皇权和男权之下的。
 
《甄嬛传》可以看作宫斗剧2.0版的代表作。在《甄嬛传》中,比如甄嬛、眉庄甚至也包括皇后已经走出将皇帝的宠爱作为宫斗目标的状态,恶意欺瞒皇帝算是轻的,皇帝更是死前才发现自己被戴绿帽子。在宫斗剧2.0时代,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的主体性等女权价值观已潜移默化进入剧中,皇帝的威权遭到了消解。当然,这并非符合历史真实,但却符合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现状。
 
2018年的《延禧攻略》则可视作宫斗剧3.0版,开创宫斗剧的了爽剧时代,这个“爽”既属于宫中后妃,也属于女性观众。在《延禧攻略》中,一个宫女就可以公然挑逗高高在上的皇帝,而皇帝基本上是一个被魏姐撩得七晕八素的深情派逗逼了,至于什么男权皇权,则被尽可能的掩盖了起来。比如,魏璎珞在剧中就有一番关于为什么不想怀孕的“演说”,其中充满了女性解放的“光芒”;再比如,在剧中唯皇上之意是从的贤惠皇后,在自杀前也吐露了对奉行“传统妇女价值观”的悔恨:“失去了真正的自己,成了牵线木偶,却又迷恋儿女情长”;“天家本就无情,被森严的礼教束缚,却还妄想君王有情”。
 
同样让人感觉“高级”的是,《延禧攻略》着重刻画了女性之间的情谊,皇后与魏璎珞,魏璎珞与明玉,女性之间的感情不是经常在这个时代被攻击为“塑料花”么?不是被说成婚后无闺蜜么?在魏姐心中,皇后这个闺蜜一定是高于皇帝这个丈夫的。
 
《延禧攻略》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是,魏璎珞那种无视宫规无视宫廷基本逻辑的“越级闹事”。你要问我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可以亿分之亿的确定这是假的,但我也相信大多人都知道这是假的。为啥假的还这么受欢迎,我只能猜测,这个时代的90后早已受够了“科层制度”,这对他们而言就是这个时代无法忍受的宫规: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找大领导投诉和argue?在什么“越级汇报”和什么“职场伦理”面前,每个90后都是魏璎珞的隔代知音。至于魏璎珞是假的,拜托,90后的改变世界也是假的,能真正挑战“科层制度”的90后毕竟也是少数,就不能在自己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之前去找点精神慰藉么?
 
在1.0版的《金枝欲孽》中,宫斗最后是一场幻梦,是皇权的一场玫瑰色阴谋,而在《甄嬛传》和《延禧攻略》中,宫斗已经成为了超越皇权的独立存在,甄嬛斗败了皇帝,当上了太后;魏璎珞收获了来自皇帝的真正爱情,儿子成为了未来的大清皇帝嘉庆。
 
当宫斗获得了主体性,宫中女性就获得了主体性。而在刚刚上线的《如懿传》中,宫斗又成为了从属于皇权的的“一场幻梦”,周迅饰演的那拉皇后耗尽了爱情和一生的精力,最后收获的仍然是皇帝的负心和绝情,这就又回到了《金枝欲孽》的虚无精神世界中。
 
当那拉皇后最后发现宫廷爱情的真相时,当那拉皇后作为主人公成为宫斗的失败者时,《如懿传》或许在价值取向上比《延禧攻略》更为深刻,但却也远离了更契合这个时代偏好的“爽剧”。
 
或许还有人说,我为什么要看这种冗长的中国式宫斗剧乃至古装剧,还不如去看美剧。我的回答是,不看当然没有啥问题,我从不相信此种流行剧可以赋予你什么(也不会伤害你什么),但这也不应该成为某种高冷优越感的来源。
 
说白了,现在正在追逐《延禧攻略》的年轻一代,是和中国美剧一代高度重合的观众人群,更别说,《延禧攻略》为啥节奏越来越快,为啥“十步杀一人”,美剧难道不是思想资源之一么?
 
我还想提醒一句,作为中国年轻一代看剧的重要场景之一,《延禧攻略》这样的中国电视剧可以充分契合地铁需要“一心二用”的环境需求,在那个吵杂蔽塞的环境内,你不用担心因为分心就看不懂,你不用担心坐过站,不用担心过度烧脑而影响上班的状态,不用操心到公司和同事无话可聊,不用操心日复一日的路上时间如何打发
 
这就是中国宫斗剧能给我们的慰藉。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