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令人失望的中国爸爸还有机会证明自己吗(2)

 
加之育儿观念上隔代冲突严重,引入老人作为育儿帮手的同时,也是对小家庭原有生活方式的大考验和大挑战。
 
通常,住房条件就因为这种挑战而变得严峻起来。
 
如果你是北漂或者沪漂,一位或者一对老人的加入,会使住宿捉襟见肘。租个更大的房子吧,老人会希望你努力工作买或者换更大的房子——全家人的眼光就又落在了年轻爸爸的身上。
 
中国年轻父母的青春和热血,好像就是被这样消耗在改善家庭条件和抚养下一代身上。生活变成了不断“完成任务”:没孩子时被催生小孩,生了小孩就是全力围着小孩转。
 
事业与家庭平衡,每个人都试图靠近,却从未达到。
 
爸爸带孩子的两种选项
从意愿上,中国的爸爸们真的不喜欢育儿吗?
 
事实上,在传统的(由女性家庭成员主导的)育儿结构中,一个新生婴儿的爸爸必须非常主动且及时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干,才能在这个结构里占据一席之地。
 
因为如果老人在家里,他们并不倾向于让男人承担这些事。
 
 
于是,在不能真正主导组织家庭事务、只负责对外捕猎的状态里,中国的“父亲”们就形象模糊起来。
 
父亲这个角色,其实并不只是生活资料的获取者,更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角色:亲情、责任、勇气、价值传递……而——除非是在夫妻俩能独立主导的家庭结构里。
 
不过,情况正在变得更好,有越来越多的父亲把时间花在孩子身上。
 
我的一个朋友阿齐,选择在孩子两岁时,留在家里承担育儿的主要责任、自己再做点自由投资的生意,至今已经六七年了。
 
最开始孩子较小时,阿齐要在家成天带着,照顾各种屎尿屁问题。慢慢地他开始送孩子去上兴趣班。去年,他搬到市区,孩子也读小学了,早上7点送孩子上校车后,他就能迎来大半天的自我时间,可以找一个网速较快的咖啡吧看看投资,这已经是他理想中的生活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的决定。
 
某次他和孩子的同学家长聊天时,那位爸爸就有点吃惊,说得也很直接,大意是你年纪轻轻怎么就自我放弃了呢?
 
事实上,阿齐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职场的生活。他做着通过网络就能进行的投资事业,时间自由,这几年收益也不错。
 
男性在育儿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体力、耐力较好,比如能够传递给孩子更为坚毅的性格等等。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放在今天也已不合时宜。男女双方在工作、育儿上本来就各有优势和互补,具体安排需要在家庭格局里视情况而定。
 
 
如果夫妻双方都有不想放弃的工作,又想摆脱过分依赖老人隔代育儿的局面,请保姆也是一个选择。
 
在传统观念与舆论中,人们对保姆的态度普遍存疑。杭州保姆纵火案等事件更使舆论雪上加霜。
 
而且不少老人们很难接受孩子要花上好几千元雇佣一个保姆在家——他们有时也将此举理解为是孩子对自己的付出不够满意。
 
我在上海的一位朋友阿丁觉得,或许那些做过涉外家庭的保姆会更专业一些。于是他在网上搜索到了一家排名较靠前的涉外保姆中介。
 
当阿丁来到中介位于一幢破旧居民楼里的办公室时,他略感意外地发现,这家中介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的两位90后毕业生创办的。
 
她们对阿姨进行定期的家政培训,包括熨衣服、做西餐、学英文……还帮阿姨制作了英文简历,让她们能增大被外国客户选中的几率。她们一下子挑选出七八位阿姨让阿丁进行面试和PK。
 
阿姨中有一些是来上海比较早、整个家庭已经扎根在上海的,也有自己孤身一人、老公孩子还在老家的。相对而言,已经扎根上海的会稳定一些。
 
阿丁最终选择了一位在上海的外国家庭做过十几年、且已在上海安家的阿姨。
 
实际上,因为外企驻华高管福利的削减,更多有涉外经验的阿姨也开始乐意接受本土家庭——特别是那些有海外背景的家庭。当然,她们对三代同堂之家的工作环境所带来的挑战也心知肚明。
 
 
阿姨分为住家和不住家两种。
 
不住家的就像正常白领一样,早上来傍晚走,每天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每周休1-2天,还需要有年假和奖金,而且还期望有适时的加薪。
 
住家的,一般每个月有几个固定休息日,主人需要为其安排住宿。
 
每一项选择,背后都有代价。
 
拥有一位住家阿姨,并非每个人都能习惯——家里多了一个外人,虽然比起和老人相处稍微轻松一些,但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而如果阿姨不住家,晚间和早上照顾孩子起居的工作,仍然繁重。夫妻一方未必能独立搞定。
 
阿丁尝试下来,觉得雇佣一个阿姨的费用,并不比和两位老人一起生活的成本高多少。
 
而且他还可以和太太、阿姨三个人一起探讨带孩子的教育方法——哪些要听父母的、哪些要听阿姨的建议,讨论起来比和自己的父母畅顺不少。
 
其实,一个爸爸“当家做主”的感觉,会比仅仅作为孩子的“吉祥物”偶尔出现,有成就感得多——那是他在外面赚再多钱也无法代替的感受。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