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者一定都要感恩涕零吗?
时间:2018-05-30 作者:张天潘 点击:次
近日引起大量关注的小凤雅之死事件,逐渐呈现了比较清晰的脉络,由一开始的对小凤雅家长的千夫所指,到现在普遍质疑事件的志愿者以及最早在网上传播此事的始作俑者。
现在复盘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基本上可以看到,其中的公益志愿者的角色与做法确实有引很多争议之处。尤其是作家陈岚、自媒体“有槽”的举动和文章,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也对家长造成了二次伤害,从助人、救人最后演化成“伤人”。
这更值得我们进行反思,为什么双方本来都是为了孩子治病的善意善心相向而行的,结果却两败俱伤针锋相对?为什么事件又发生老套的“反转”?一些公益志愿者为何沦落到被视为“圣母婊”的境地?从公益慈善来看,又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铭记的呢?
公共事件不应总是陷入道德话术纠缠
这些事件的引爆,是源于一些关心小凤雅的志愿者和自媒体,在没有完全确认全部事实之前,就以各种文学性和煽动性的故事情节,使用“重男轻女”、“诈捐”等这几年特别容易挑动起社会情绪的字眼,对事件做出带着明显带有道德审判的定性,这无疑都加剧了事件的情绪发酵,导致在事件初期大量的社会谴责指向了小凤雅的家长,这显然是有很大的情绪误导性的。
不过,近日《王凤雅之死:农村家庭残酷物语》,公众的情绪又被引导到对于小凤雅家长的万分同情当中,大家充满对所谓底层的同情和对志愿者的义愤填膺。
这其实也是另外一种情绪的引导或者误导:农村残酷的现实与理性务实的选择,不代表最后小凤雅的死亡,就是绝对合情合理的,毕竟生命的权利,是大于任何的现实的理由。究其实质,其实这篇文章又是另外一种道德层面话语构建。同时也让文章掉入到了城市话语体系臼窠里(和那些爱心志愿者一样),而展示出了只是对于农村和底层的居高临下的悲悯泛滥。
从对家长的道德指摘,到现在对志愿者的义愤填膺以及家长的同情,都是停留在道德层面的话术来回兜圈,舆论随之在不断地变换城头。正是因为在道德话术体系的下,一旦有任何的新事实出现,必然容易导致各种反转,因为这些舆论往往不是基于具体的、全面的客观事实,而且充满感性和主观情绪。
其实对于有农村和底层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底层残酷远比小凤雅的残酷多来,比如子女遗弃老迈父母、父母遗弃病障子女、亲友们为蝇头小利老死不相往来等等,都是普遍存在。而且往往事情的真相是,人性是复杂的,可怜人之外,别忘了总是有可恨之处的。当然,可恨之人,也会有可怜之处。现实的残酷不能被唯美化,更不能正当化,很大程度上,他们不仅仅只是残酷现实的受害者,也很有可能是残酷的制造者。
所以,回顾“罗尔事件”到“小凤雅事件”,这几年对于类似公共事件的讨论,给我们最大的教训还是在于,还是少举着道德的大棒来面对具体的事件,避免陷入复杂的根本说不清楚的人性的泥沼中,大家需要做到跳出道德层面的来回兜圈拉扯,更多把关注点放在事实层面、及其背后的社会问题、制度规范等等的反思上,以促进事件的长效性规避和解决。像这次事件中的个人求助规范性问题、志愿者服务专业化问题、儿童大病救治与保障问题,才是这个事件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志愿服务不能有“救世主”心态
就这次事件中的志愿者,通过现有的事实可以看出,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其中最关键的是没有清晰地定位志愿者本身,从而越过了一些基本伦理。在《慈善法》中专门有“慈善服务”的内容,其明确指出:开展慈善服务,应当尊重受益人、志愿者的人格尊严,不得侵害受益人、志愿者的隐私。开展医疗康复、教育培训等慈善服务,需要专门技能的,应当执行国家或者行业组织制定的标准和规程。
这两条其实很好地点出了慈善服务中志愿者参与的基本伦理,一是尊重服务对象,不能代替做决定,也不能有强烈的自我道德优越感,居高临下地指挥甚至指责服务对象,不应有“施予”的心理和“救世主”的态度,要设身处地地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尤其是不能逾越当事人所处的环境,根据自身的经验,做出各种架空式或者超前的建议和行动;二是志愿服务的专业性问题,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献爱心做好事,靠着热心和爱心就能办好,而是需要心理学、社工、医疗、康复等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发现爱心志愿者在专业能力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不当介入、过度介入甚至与服务对象产生矛盾的现象频现,一不小心,真就成为做了好心做好事,还被指责“圣母婊”。只因爱心志愿者太过于自我道德加持,化身正义、大爱的代言人,自我加戏太多反而成为焦点(公益服务中受助者应该是永远的焦点和重点),而且不仅没解决问题,自己还成为问题的一部分。
当然,不仅仅这个案例。在现实中这种情况现在十分常见,就比如现在公益行业很多专业人士质疑短期支教。那些大城市来的大学生或者年轻人支教老师,他们可能给偏远农村带去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颠覆了孩子们的认知,让孩子们羡慕不已,从新潮的穿着打扮、互联网生活方式、城市景观的描绘等等,会让这些学生对之充满唯美想象和羡慕,反而会促使他们早早辍学进入城市去打工,以为这样就可以过上这些支教老师们那样多彩丰富的城市生活。也因此有可能他们的一生因此被影响甚至被耽误。
所以现在短期的支教行动,是这些年行业一个反思的话题。但公众可能还是乐此不疲的,很喜欢来一场自我满足和感动的“乡村一月游”式支教活动。更别提现在很多明星名人到处到乡村给孩子随意送各种衣物、文具等慈善秀了,这些大量的物品施予,无形会加强孩子们不劳而获的心理。很多直接现金、物资的赠与,事实上也只会助长很多受助者的依赖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