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打爆那个谍影重重的美国政府(2)

  罗伯特·陆德伦的间谍小说藏着些富于哲学意味的思考和政治批判,给电影故事提供了高出一般谍战题材动作片的基础。由于小说具有这个踏脚石,《谍影重重》的故事构架和叙事类型就与一般动作片大大不同,它另有源头。这就是许多电影专业研究者也不大在意的一个源远流长的类型:政治电影。
  《谍影重重》式的“政治电影”不是那种直接宣讲自己的理论学说,朗诵概念的政治题材宣讲电影。伯恩的反叛故事是在有吸引力的故事叙述和人物形象塑造中隐含政治批判的大众化类型电影。
  政治电影的鼻祖是科斯达·加夫拉斯,他在1969年拍摄的《Z》以希腊的政坛黑幕为背景,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希腊政府。结尾时银幕上缓缓升起长长的军政府禁止事项目录,从披头士到微积分都赫然在列。
  《Z》被认为是政治电影的开山之作,这之后,意大利的《一个警察局长对共和国检察官的自白》,科斯塔·加夫拉斯自己的《招供》《戒严令》《失踪》等影片将政治电影发展成西方商业电影的大类型。
  那之后的几十年,政治电影在美国电影创作蔚然成风、佳作频出,从《刺杀肯尼迪》到《国家敌人》,从《尾摇狗》(一部很高档的黑色喜剧,许多网站将其片名误译为《摇尾狗》)到《间谍游戏》,都把体制内的异化力量设置为邪恶的反面对手。即使是写冷战时期美苏争斗故事的《间谍之桥》,叙事层面的最主要对手也不是红色苏俄官员,而是冷漠的中情局人员和愚昧颟顸的美国法官和美国民众。
  在《谍影重重》5这里,故事的编排在大背景上用足了国际事件和美国的热点新闻。影片故事基本上是一部动作版的斯诺登事件。在捍卫国家安全和保护个人权利、个人隐私这一对张力中,编剧和导演显然是更强调个体权利。
  
  《谍影重重》用了夸张的画面情景和杂耍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我们看到了那一架极其强大可怕的国家机器,它可以在任何地方监听任何人的手机,它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人脸识别系统找出“国家的敌人”,而手握重权的中情局长为了掩盖自己以前的罪行会指派杀手去杀死自己的外勤特工以嫁祸伯恩。这样的故事我们太熟悉了,那些依仗体制的大佬个个衣冠楚楚、笑容可掬、满口主义,他们用暗黑邪恶的体制养起自己的队伍,轻松冷酷地用权力和暴力谋取一己暴利,他们不认为这是羞耻和无能,而当作是天经地义。这里头的人性冷血黑暗、体制的坚硬、冰冷、恐怖,还真不是令人不寒而栗可以形容的。
  说破英雄惊煞人啊!
  这就是我们美国的电影同行对待政府机关、情报机构的态度,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错打、冤打也不管。这就是那个该死的好莱坞,那些艺术家绝不会容忍政府躲在国家安全这面彩色大阳伞后面侵犯个人权利。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