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散文 >

高等国民品质

西窗随笔(全文在线阅读)  >大愚若智集 >高等国民品质

  社会上有句成语「为目的不择手段」,这句话是好是坏?应该赞扬?抑应该抨击?一直到现在,因为解释的不同,所以一直都在争论之中。不过我想,如果是国家民族存亡兴废大事,为目的似乎可以不择手段,所谓兵不厌诈,能骗就骗,能哄就哄,能抢就抢,能夺就夺。不过即令是这种大事,比较起来,还是以选择选择手段为佳,否则的话,当时固然耀武扬威,后世却终会蒙其羞而受其祸。历史上很多王朝因「开国不正」而毛病百出,可作殷监。晋王朝第八任皇帝司马绍先生,有一次跟宰相王导先生谈起晋王朝的开国史,王导先生老实不客气的把司马懿、司马炎、司马昭三位先生当年的杰作,一一供出,司马绍先生连脖子都红啦,把他的尊脸俯到床上,叹曰:「若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哉?」

  盖不择手段的行为,一定出自一种无所不为的气质,国家当权的人一旦有了无所不为的气质,连上帝都不能保证他这种气质只用之于去对付国家大事,而不用之于去对付他看着不顺眼的人。然而,退一万步说,事关国家民族存亡兴废,一定要不择手段,尚有可说的。但无论如何,如果只是一个团体,如果只是一个人,则总得选择选择手段。一个人不怕他乱七八糟,不怕他奸淫烧杀,就怕他无所不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令他乱七八糟,即令他奸淫烧杀;只要他有所不为,他就是一条充满了高贵情操的英雄好汉。美国西部拓荒时期,枪手横行,但他们从不杀不拔枪的人,也从不朝人背后开枪,一定要杀之的话,也要用种种侮辱性的言词,逼得对方先行拔枪。

  君看到一部电影乎,片名忘之矣,开演的时候,男主角在匪首家里,匪首的漂亮太太缠着他不放(一个男人遇到这种场面,真是悲喜交加,祸福齐降),但他不肯接受,正在推推拉拉之际,匪首突然回来,抬头一瞧,好小子,胆敢调戏我的娇妻。男主角当下表示他要脱离匪党,匪首一想,你拐了我的娇妻不算,还想去享清福,好吧,你走就走吧。男主角走到门口时,该匪首本来是背对着男主角的,趁主角背后无眼,没有注意,转身拔枪。谁晓得男主角乃第一等神枪手,匪首只拔出了枪,还没有来得及转身发射,男主角已一枪把他阁下撂倒。☆这要命的一枪立刻引来大批警察,盖警方悬赏了五千美金巨款,购买匪首的尸体,这下子得其所哉。可是,那个警官验明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之后,脸色大变,把一口袋钱忽咚一声扔到桌子上,然后告男主角曰:「把你的奖金拿去,马上离开这里,本乡不欢迎你这种人。」男主角被驱走后,流浪四方,可是所到之处,旅馆不留他宿,饭馆不留他吃,江湖好汉更不把他当作人子。背着一张黑锅,一直背到电影结束。

  跟这部电影同一体裁,而意义更深的,还有一部电影焉,惜也忘其名字矣,男主角也是因从背后开枪打死对手,而为世人所不齿,不但为世人所不齿,等他的儿子长大成人以后,晓得了父亲曾从背后杀过人,也瞧他不起。不过别人瞧他不起,可以不理他,可以揍他。儿子瞧父亲不起,既不能不理他,也不能揍他;而养育之恩,父子之情,更如山如海;该儿子遂陷入万分痛苦之中,正义跟亲情交战,恨不得自己马上死掉。当父亲的男主角也晓得自己被儿子轻视,可是毫无办法。

  于是乎有那么一天,仇人找上门来,父子起而应战,有一个家伙在墙角埋伏,悄悄举枪,要射击父亲的后脑勺,这一枪下去,不用说,该老头准天灵盖开花。被儿子看见,父子连心,立刻照该家伙背后开了一枪,该家伙遂枪飞人倒,完了尊蛋。等到歹徒全军覆没,父子清扫战场,父亲就地取材,把该家伙背后的子弹口指给儿子,然后以手拍儿子之肩,低声曰:「孩子,我当初也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开枪的。」然后儿子惭愧一笑,隆重闭幕。

  呜呼,想当年刘备先生临死前,留了两句话给他的儿子,那两句话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两句平淡的话,可以囊括基督教全部《圣经》,仅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一种「有所不为」的精神,这精神是一种高贵情操。在「为」「不为」之间,衡量出一个人的品质。而且不但可以用之衡量他人,也同时可以用之衡量自己,如果有一丝天良,虽儿子对父亲,都会觉得不能原谅。一个民族应该有这种气节,一个社会也应该有这种风尚。目的物固然使人怦然心动,但获得目的物的手段,必须选择选择。柏杨先生说这话,不是说我忽然心血来潮,要当圣崽,想吃冷猪肉啦,而是说这个原则不应抛弃,遇到枪战时歹徒杀父,当然可以不择手段,但社会上差不多都是泛泛之辈,好比说,办办亚展吧,大家比比电影,从容论道,便不能不择手段矣。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