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融中享受人生(1)(2)
时间:2014-07-11 作者:王卫宾 点击:次
他把钟放下,突然想到:“我才不到十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呢?”于是他就再次上前抓住钟,可是再也举不动了。 这两个故事虽然有些传奇色彩,但是事奇理不奇,说明人在没有对一件事的执着时,本能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可是一旦有了执着,力量反而受到抑制。 李广在昏暗中能够一箭射穿石头,是因为他的心里和眼里只有箭和老虎,;当他知道这是一块石头时,心里就已经有了执着,只把它当作一块石头,当然就就射不进去了。 我们从这两个故事中得到对人生有益的启示,可能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只有破除了分裂与执迷,才能得到圆满与和谐。 一般来说,我们对于好的东西容易执迷,容易在坚持中迷失自己,这是容易理解的;很少有人意识到,其实我们对于很多不好的东西也容易执迷,这种执迷对于人生的伤害更大。 一位和尚云游四方,晚上见一小屋内有光发出来,暗喜有缘遇到有功夫之人,于是推门入室,见一老叟盘坐于炕上。 打过招呼,这和尚便问:“施主练的什么功?” 老叟答曰:“菩萨咒。” 和尚大为高兴,心想自己出家40年,尚未听过有菩萨咒,忙向老叟请教。老叟说:“我练此咒60余年,尚未传授过一人,就是6个字:听唵、嘛、呢、叭、咪、牛。” 老叟把“吽”错念成“牛”。和尚一听笑了,告以此咒非菩萨咒,乃6字大明神咒,并指出最后一个字念“吽(hong)”而不念“牛”。 和尚走后,老叟按更正的去念,总是绕口念不好。3个月后,和尚又来到小屋外,心想老叟把“牛”改正念“吽”后,功夫当更高了,不料屋内一点光也没有。 和尚进门一看,老叟正按他教的念大明神咒,最后“吽”总念不好。和尚疑窦顿生:为何老叟念“牛”有光,念“吽”反而无光? 回到庙里,他去求教于方丈,方丈说:“念咒是把心定住,心定后人的真精神就发出光来。老叟按他的念法念了60年,念的一心不乱,真精神出来了。你让他改念,心乱了,真精神当然出不来了。真是罪过!” 大自然中中,有热情的红、明艳的黄、深邃的蓝、活泼的绿;更有沉郁的黑色、无言的白色和浪漫的粉色,并且都十分普遍地存在着。我们很难说哪个对哪个错,因为它们都是真精神,大自然之所以为丰富多采的大自然,正是因为有了许多合乎我们心意或者不合乎心意的颜色。我们在生活中,为什么要偏执地拒绝生活中的另一份色彩,拒绝另一种答案和解释呢? 佛家说,“戒为无上菩提本”。戒所指向的,正是生活中各种的偏执。正是由于执着于生命以外的东西,我们的心灵才失去了独立,迷失在对环境的攀援中。 对常人来说,比如说性格中的缺点,比如粗心、比如脾气不好,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们,而在时间的历练中慢慢成熟,这些缺点的影响也就会慢慢减弱。 可是一旦有人给我们指出来,或者我们自己意识到了,下定了决心要消除它们的时候,就成为一种执迷。人们常说,对于缺点和不足要“有意识地克服”,这就是执迷的开端。这并不是抹杀教育的作用,而是在指出教育的片面和反面。 如果把不快乐的人生比作地狱的话,那么我们走向地狱的台阶,是由一系列的执着铺成的。 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认准了是邻居家的年轻人偷了斧子。 在这个时候,他不仅因为斧子丢了而烦恼,而且看到那个年轻人就觉得烦恼。过了一段时间,他早就忘记了丢斧子的事,可是仍然见到那年轻人就烦恼,自己都觉得奇怪。 后来,斧子找到了,他心头的迷雾才豁然开朗,再看那年轻人,怎么也不像小偷。他也不再为这个年轻人而烦恼了。 他为斧子而烦恼是正常的,可是因为怀疑年轻人而烦恼,就是一种无妄的我执,后者对他的折磨比前者更严重。 如果问题当前,苦恼是一种无奈的话,有人的烦恼——或多数人的烦恼,完全是出于对问题的执着。 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能低下、也不是没有把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想把问题看得一清二楚、分析得完全透彻以及考虑得十分详尽,因而执着于这些东西,举步维艰。反而是那些只想用最简单的方法把问题解决的人,能够用智慧把自己从这种执着中解脱出来,心情安闲地解决问题,或者放下问题。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坐下来,首先把各种执着而具体化一些,再具体化一些,静静地问自己:什么是我所执着的东西。是考试,还是领导?我怕其它人吗?什么可能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最坏的事情?我一起害怕的是死亡,还是仅仅是嘲笑? 然后,我们把希望和快乐也具体化一些:比如一个患了绝症的人,可以这样问自己:可能发生在的最好的事情是什么?他绝对可以找到它,那就是:即便得了绝症,我也可能被治愈并活下去。 第三步是问一问自己,为了把这些执着放下,我能做些什么?然后,就可以立刻进行自己的选择,做认为对自己是最好的事情。 无论是好的东西还是坏的东西,我们一旦执迷,都可能成为生命的包袱,让我们不堪其重,再也迈不出一步。可是只有放下一切执迷,专心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才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