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第二十四章)
时间:2013-01-30 作者:艾伟 点击:次
风和日丽(全文在线阅读) > 第二十四章
杨小翼大学毕业了,她被分配到革命历史研究所。报到后,单位的人告诉她月初上班即可。这样杨小翼有半个月的空闲时间。她想去广安看儿子。天安今年十一岁了,该读四年级了。 每个假期,杨小翼都写信给伍思岷,想去广安看儿子,但伍思岷没有回信。杨小翼想,伍思岷真是残忍,他的惩罚要到什么时候啊!不过杨小翼还是偷偷去看望了儿子,瞒着伍思岷在学校外和天安见上一面。 这一次,杨小翼依旧先给伍思岷写了信,让她意外的是伍思岷回信了。他说,你来也好,儿子刚刚放暑假,过段日子他们要去山区学农,所以请速来。 杨小翼很高兴伍思岷同意,这样就用不着偷偷摸摸了。 杨小翼到了广安,直奔伍家。天安早早在门口等着她,他们显然已同儿子说起过她要来看他。儿子相貌没有大变,除了眼睛像伍思岷,别的像她多一点,只是个儿长高了一些。天安的性情好像有些变化,比前几次见面表现得要冷漠,前几次虽然偷偷摸摸,但天安的高兴是写在脸上的,不知是不是长大了反而腼腆了。见到杨小翼,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好像不认识她似的,没叫她一声,就转身跑进了院子。 天安没有把杨小翼到来的消息报告伍家,而是独自站在院子里。杨小翼从包里掏出从北京带来的饼干和糖果,说,天安,你不识妈妈了吗?天安,妈妈给你带来的糖果,北京的糖果,你拿去吃吧。儿子的目光露出馋相,他迅速地从她的手上拿走了糖果。他把糖果放入嘴里,脸上露出甜蜜的表情。这种表情令杨小翼心酸。 伍思岷不在。后来,伍伯伯告诉她,伍思岷又结婚了,夫人是—个中学教师,伍思岷结婚后搬出去住了,住到县革委会分配给他的公房里。听到这一消息,杨小翼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杨小翼想,这大概是伍思岷同意她来见儿子的原因,伍思岷终于放下了,平和了。 第二天,杨小翼带天安去看望陈主任。这几年,她一直和陈主任有通信联系。陈主任非常细心,她怕厂里见面会勾起杨小翼不愉快的记忆,所以主动提出要来广安见她。杨小翼没有答应,陈主任对她有太多的恩情,怎么能劳她跑到广安来呢。 他们是坐公共汽车去的。路上,杨小翼问天安,爸爸有了新妈妈了,你是不是很高兴?天安没说话,有些茫然。她又问,广安人是不是很怕你爸爸?天安一下子兴奋起来,眼睛闪闪发光。天安说,爸爸走在大街上,那些反革命分子都站在路边向他鞠躬。 杨小翼在和天安的交流中发现儿子还是像过去一样崇拜他父亲。一直是这样,在儿子眼里伍思岷差不多是个英雄。 中午的时候,杨小翼到了厂里。厂里人见到她都非常热情,好像压根儿没有批斗她这件事似的。革命群众都患有健忘症,这表明他们对某人的批斗不是出于他们内心的是非,而仅仅是屈从于某种力量。 陈主任是那种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不过看得出来,杨小翼去看她,她很高兴。她说,什么也没准备,家里乱得很。杨小翼给她带来了蜜饯海棠和杏脯两种北京果脯,她来前去王府井买的,是以前御食园的老牌子,听说是最好的果脯。杨小翼说,他们说是北京特产,我觉得一点也不好吃,你尝尝。然后,她们拉起了家常,各自说了别后遭遇。 那天晚上,杨小翼住在陈主任家,房间是陈主任的女儿曾经住过的,她和儿子睡同一张床。睡下不久,儿子突然说: “爸爸的新老婆不好,她不是个好人。” “你不许这样说别人的坏话。” “真的,妈妈。” 杨小翼想,天安这么说一定有他的道理,听听儿子的说法吧。儿子说: “爸爸本来要把我带过去同他们一起过的,但新妈妈不同意,爸爸也没办法。有一次,我去爸爸新家看爸爸,那天爸爸不在,新妈妈没让我进门。” 杨小翼听了非常难过,她想,现在天安真的是一个父母双全的孤儿了。 “爸爸知道这事吗?” “没有,妈妈,我不敢告诉爸爸,怕爸爸生气。” 听儿子的口气,伍思岷好像蛮迁就新媳妇的。杨小翼想,真是一物降一物,想当年伍思岷在她这里是多么霸道。 “妈妈,我想跟你去北京。” 杨小翼没想到儿子有这个念头,好像有人一下子把全世界最好的宝物送给了她,她一时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她紧紧抱住儿子,把脸贴到他的脸上。 “妈妈,你在哭吗?” 她心里明白,要把孩子带走是不可能的,伍家一定不会同意,但她还是打算试一试。她同伍伯母商量时,伍伯母恶狠狠地说,只要我活着,你想都别想。话说到这份上了,杨小翼也只好作罢。她想,慢慢来,以后总还是有机会的。 杨小翼在广安待了十天。这期间,她和伍思岷匆忙见了一面。他比过去白净了,脸上已有官员的那种威严的深藏不露的气质,他举手投足也比过去放松从容了许多。她离开广安时对儿子说,天安,现在你已识字了,以后要多给妈妈写信,需要什么尽管向妈妈要,妈妈给你买。儿子使劲点头。 回到北京后,杨小翼就开始工作了。领导让她跟一位老专家,先帮他找资料,然后进行归类。杨小翼发现,原始资料比专家写的论文要有意思得多。她读过这位老专家的论文,在他研究的相关战争史中,资料的选择和引用的背后隐藏着一种群体英雄主义的价值体系,从而使那场战争成为一场“觉悟”战争,所有人似乎只有一种个性、一个目标。而杨小翼发现,这位专家舍弃不用的资料更有意思,那些资料里更多具备个体的差异性,也有更多人性内容。那些日子,杨小翼虽然没有展开系统的研究,对自己的研究目标也不是太清楚,但她还是做了很多的笔记。 儿子真的给杨小翼写来了信。他在信里说,寄去的钱,他收到了,奶奶把钱存了起来,说给他以后娶老婆。他说,他才不要娶老婆呢,女人麻烦。他要把钱存起来,以后去参加夏令营。见儿子这么懂事,杨小翼感到既快活又心酸。杨小翼觉得一切都在变好,心里面蛮踏实的。 可就在这个时候,杨小翼接到了李叔叔的电报。电报说,母亲病危,请速回。杨小翼一下子惊呆了。她想起上次回家,李叔叔说起母亲曾经昏厥过去的事,因为他们都是医生,她也没放在心上,没有太过问这件事,没想到如今母亲真的病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