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生存有道,掌控人生主动(7)



    而这时的徐阶却摇头,并讲出如果这样写,他们正是中了严世蕃之计。三人这才猛然醒悟。可是对于奏疏究竟如何写才能置严世蕃于死地,仍没有主意。

    这时只见徐阶马上从袖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写好的疏稿,说:“拟议久矣。”三人一见,喜出望外,疏中历数了严世蕃的种种滔天大罪,特别突出了他的“潜谋叛逆”。徐阶知道,仅此一点,就足以治严世蕃以死罪。

    果然不出他所料,皇上震怒,命三法司核实后奏闻。就这样,严世蕃终于罪有应得地被判斩首,严嵩被黜为民,严府被抄,这使人心大快。后来严嵩老病而死。

    历史经验与智慧:

    官场如战场,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最好是懂得暂时退让隐忍,通过筹谋妙算然后再置其于死地。这才是做事机智之人,这也是徐阶的聪明之处。

    张良绝食——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显露才能是一种智慧,不显露才能更是一种大智慧。

    西汉的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士,他智慧过人,屡出奇计,为西汉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汉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大封功臣,请他自选齐地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推辞不受,最后被封为留候。

    张良的谦逊,很多人颇为不解。陈平就曾问张良说:“先生功高盖世,荣宠受之无愧,又何必拒绝呢?”

    陈平见张良一笑不答,又说:“先生足智多谋,非常人所能测度,莫非先生别有筹划?”

    张良敛笑正容:“我家几世辅佐韩国,秦灭韩时,我幸存其身,得报大仇,我愿足矣。我凭三寸不烂之舌,贵为列候,我还有什么悔憾呢?我只求追随仙人遨游四方了。”

    张良从此闭门不出,在家潜心修炼神仙之术。一次,跟随张良多年的心腹忍不住问张良说:“富贵荣华,这是人人都不愿放弃的,大人何以功成之时,一概不求呢?”

    张良随口一叹说:“正因如此,我才有如此抉择啊。”

    张良的心腹闻言一怔,茫然不语,张良低声说:“我年轻时,散尽家财,行刺秦王,追随沛公,唯恐义不倾尽,智有所穷,方有今日的虚名。时下大局已定,我还能彰显其能吗?谋有其时,智有其废,进退应时,方为智者啊。”

    张良从不议论时事。一次,群臣因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之事找他相商,他枯坐良久,最后只轻声说:“皇上有此意愿,定有其道理,做臣子的怎能妄加评议呢?”

    群臣悻悻而去,张良的心腹对张良说:“大人一口回绝,群臣皆有怨色,再说废立太子乃天下大事,大人怎忍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呢?”

    张良怅怅道:“此事千头万绪,关系甚大,纵使我有心插手,只怕也会惹来一身的麻烦。群臣怪我事小,皇上忌怪于我事大,我又能怎么样呢?”

    吕后派吕泽去强求张良,张良无奈给他出了主意,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见他们出山相助太子,自知太子羽翼已成,不得不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

    吕后派人向张良致谢,张良却回绝说:“这都是皇后的高见,与我何干呢?”

    吕后听了使者回报,感叹良久:“张良不居功是小,弃智绝俗才是大啊。我先前只知道他智谋超群,今日才知他是深不可测,非我等可以窥伺得了的。”

    吕后见他潜心研学道家养生之术,便不以他为患,反而对他愈生钦敬:“人的一生,十分短暂,应该及时享乐。听闻你为炼仙术,竟致绝食,何须如此?切不要自寻烦恼了。”

    在吕后的一再催促下,张良这才勉强用饭。吕后对其他的大臣或杀或贬,却独对张良关爱有加。

    历史经验与智慧: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一个智慧出众是好事也是坏事,会为你惹来众人的非议和嫉妒,甚至是杀身之祸。懂得收敛自我的人是大智若愚的人,这样的人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往往都能保全己身。

    锄奸之道——欲擒故纵,放长线钓大鱼

    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处理问题既需要果断,也要善于忍耐,等待最佳时机。

    后蜀17岁的小皇帝孟昶在接受群臣朝拜之后,突然有人高叫:“陛下,为保国泰民安,臣提出要掌管六军,请陛下恩准!”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