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打破常规走向成功
时间:2023-06-21 作者:问道|宿春君 点击:次
开启智慧的历史故事全集(全文在线阅读) > 独辟蹊径,打破常规走向成功 俾斯麦上台——让别人依附你而不是感激你 真正聪明的人宁愿让人们需要他,而不是感激他。因为有所求,便能铭心不忘,而感谢之辞最终将在时间的流逝中淡漠。 1847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国会议员,在国会中没有一个可信赖的朋友。让人意外的是,他与当时已经没有任何权势的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结盟,这与人们的猜测大相径庭。腓特烈威廉四世虽然身为国王,但个性软弱,明哲保身,经常对国会里的自由派让步。这种缺乏骨气的人,正是俾斯麦在政治上所不屑的。 俾斯麦的选择的确让人费解,当其他议员攻击国王诸多愚昧的举措时,只有俾斯麦支持他。 1851年,俾斯麦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腓特烈威廉四世任命他为内阁大臣。他并没有满足,仍然不断努力,请求国王增强军队实力,以强硬的态度面对自由派。他鼓励国王保持自尊来统治国家,同时慢慢恢复王权,使君主专制再度成为普鲁士最强大的力量。国王也完全依照俾斯麦的意愿行事。 1861年腓特烈逝世,他的弟弟威廉继承王位。然而,新的国王很讨厌俾斯麦,并不想让他留在身边。 威廉与腓特烈同样遭受到自由派的攻击,他们想吞噬他的权利。年轻的国王感觉无力承担国家的责任,开始考虑退位。这时候,俾斯麦再次出现了,他坚决支持新国王,鼓动他采取坚定而果断的行动对待反对者,采用高压手段将自由派赶尽杀绝。 尽管威廉讨厌俾斯麦,但是他明白自己更需要俾斯麦,因为只有他的帮助,才能解决统治的危机。于是,他任命俾斯麦为宰相。虽然两个人在政策上有分歧,但并不影响国王对他的重用。每当俾斯麦威胁要辞去宰相之职时,国王从自身利益考虑,便会让步。俾斯麦聪明地攀上了权力的最高峰,他身为国王的左右手,不仅牢牢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掌控着国家的权力。 历史经验与智慧: 作为一名强者,俾斯麦认为依附强势是愚蠢的行为,因为强势已经很强大,根本不在乎你的存在;而与弱势结盟则更为明智,可以让别人需要你而依附于你,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主宰力量。俾斯麦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趁机登上了德国的历史舞台。 曹操乌巢烧军粮——釜底抽薪用力最少 水能开是因为有燃料,人能行动是因为有依靠。抽去燃料,失去依靠,水就不能烧开,人也无法自由行动了。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袁绍感到曹操是个强大的敌人,决心进攻曹操的老巢许都。原来劝他攻打许都的田丰,这时却不赞成马上进攻。他说:“现在许都已经不是空虚的了,怎么还能去袭击呢!曹操兵马虽然少,但是他善于用兵,变化多端,可不能小看他。我看还是做长期的打算。” 袁绍不听田丰的话,田丰一再劝谏,袁绍反认为他扰乱军心,让他下了监狱。随即向各州郡发出文书,声讨曹操。公元200年,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他先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 曹操听到白马被围,准备亲自去救。谋士荀攸劝他说:“敌人兵多,我们人少,不能跟他硬拼。不如分一部分人马往西在延津一带假装渡河,把袁军主力引到西边。我们就派一支轻骑兵到白马,打他个措手不及。” 曹操采纳了荀攸的意见。袁绍听说曹操要在延津渡河,果然派大军来堵截。哪里知道曹操已经亲自带领一支轻骑兵袭击白马。包围白马的袁军大将颜良没防备,被曹军杀得大败。颜良被杀,白马之围也解除了。 袁绍听到曹操救了白马,气得直跳脚。监军沮授劝袁绍把主力留在延津南面,分一部分兵力出击。但是袁绍心急火燎,不听沮授劝告,下令全军渡河追击曹军,并且派大将文丑率领数千骑兵打先锋。这时候,曹操从白马向官渡撤退。听说袁军来追,就把600名骑兵埋伏在延津南坡,叫兵士解下马鞍,让马在山坡下吃草,把武器盔甲丢得满地都是。 文丑的骑兵赶到南坡,看见这样子,认为曹军已经逃远了,叫兵士收拾那丢在地上的武器。突然曹操一声令下,伏兵一齐冲杀出来。袁军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糊里糊涂地丢了脑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