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的精髓(2)
时间:2023-05-31 作者:郑奎飞 点击:次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市场经济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如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考察的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这部分的内容中,马克思阐明有关市场经济的许多规律,诸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价格运动规律、市场竞争规律等,这些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疑仍然要发生作用。除了第一篇以外,《资本论》的全部内容都是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有人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如果抽去了资本主义特殊生产关系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论》有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思想。关于抽象与具体,马克思指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级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绝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页]关于本质与现象,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23页]关于一般与特殊,马克思指出:“对生产一般适用有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因为有了统一忘记本质差别。”[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页] 有学者指出,结合对20世纪资本批判史的梳理、结合目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来重新理解和评价《资本论》中的资本理论及其对资本逻辑的批判,确立其思想史地位和当代意义。《资本论》把对资本的批判推向了那个时代的顶峰,但在其身后资本世界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人们也就一直没有停止对其的分析和批判。 作为马克思战友的恩格斯,作为他们的学生的李卜克内西、倍倍尔、伯恩施坦、考茨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一代的柯尔施、卢卡奇、葛兰西等人,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思考和解读。 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更把对于资本的批判发展为一种完善的社会批判理论形态,诸如阿多诺对资本主义文化基础同一性哲学的批判,霍克海默对工具理性的批判,霍耐特“为认同而斗争”的理论,哈贝马斯对“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的批判。以及属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谱系的萨特用存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梅劳·庞蒂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主义式的理解;“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形态中柯亨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分析,埃尔斯特对马克思思想的重新理解,威廉·肖对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的阐述;“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形态中阿尔都塞对《资本论》新的理解,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研究和批判,巴里巴尔对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辩护。还有属于“后现代主义”形态的德里达关于“马克思的幽灵”不散的提醒,德勒兹对资本主义“精神分裂”的批判,詹明信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等等。有人认为,这些资本批判既承接了《资本论》的批判锋芒,又注意到资本本身在20世纪的调整、转型和变异。迅猛推进的全球化态势,特别是近年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及其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仍然是透视当代世界科学而有效的理论武器。 有人说,《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著述,是诠释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文本依据。“突破把《资本论》仅仅看作单纯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和哲学上只是对唯物史观的运用与检验的传统而狭窄的研究思路,而要在扎实的文本、文献解读的基础之上将其宽广的思想视野、深邃的历史意识和深刻的哲学蕴涵全面地展示、提炼出来。”在当代新的境遇下要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层次,仍然绕不开这座“思想高峰”。《资本论》浸透了马克思长达40余年的思考和探索,他以文字描绘出一幅他心目中的社会图景、历史图景、理论图景和思想图景(尽管他从没有认为自己已经思考和叙述得很完整、很透彻)。因此,用现代学科的界域去衡量和界定他的工作的所指和所属,必然陷入误判。 马克思作为一个千年来出现的伟大思想家,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他还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恩格斯把他称作“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历史科学的“巨人”“科学巨匠”。后来的许多革命家和思想家,也给了马克思很高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