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愿望是学习的动因(2)
时间:2012-09-16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点击:次
教师集体向每一位教师提出这样的任务:在备课时,要深刻而周密地考虑让学生通过什么途径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无论如何不能回避这些困难,而要引导学生走上克服困难这条虽然艰巨然而受益极深的道路。每一个学生都应当竭力追求在学习上达到最好的成绩,被这种愿望所鼓舞。但是,这种鼓舞的精神并不是靠什么特别的措施(谈话啦,开会啦,等等)所能造成的,而首先是正确地组织学生的劳动的结果。我们把培养学生热烈的学习愿望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这就促使每个教师认真思考自己的整个工作体系,而首先考虑讲解新教材时的教学法。? 下面我们还是以八年级那个班为例,来说明学校的教师集体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在八年级上学期末的时候,这个班里共有四名俄语不及格的学生。要在这门学科上改正不及格的分数,就必须刻苦耐心地学习,而想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使不及格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开始时哪怕是很不显著的进步。学生尼古拉已经习惯于得不及格的分数,作文和默写总是得"二分",这已经不再使他感到激动。尼古拉对于自己在俄语方面无法得到好成绩的想法已经如此牢固,以至他每逢要完成这门学科的家庭作业时就感到烦恼。任课教师雷萨克给自己定下一条目标--一定要打穿这堵冷漠态度的墙壁,使尼古拉和别的学生树立起能够学好语文的信心。? 教师给这四名不及格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每天把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抄写一页,并根据有关的规则分析和解释每一个词的正写法。只有耐心细致地完成这项作业,才有可能取得有益的结果。学生们对这项作业很感兴趣,因为它不同于平时完成的那些练习。他们感到,老师对这项新型的作业寄予很大的希望,相信学生的读写程度一定能够提高。这就给学生增添了力量,只过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看出了初步的成绩。尼古拉和其余3名俄语不及格的学生,在小说原文里发现了他们前几年一直写错(犯有严重语法错误)的词。学生们现在也开始仔细地阅读其他文艺作品,在里面寻找能够说明学过的语法规则的词。他们按照教师的建议,开始记正字法词汇本,在这些词汇本里,给每一条语法规则下面留有相应的一栏。他们把所有的正字法方面有困难的词都抄到词汇本里。这样,所有的不及格学生终于都在俄语默写方面取得了满意的分数。这一点更加鼓舞了他们,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这些成绩不仅对"差生"本人,而且对班上其余的学生都发生了巨大影响。大家都看到了,4位同学由于所付出的努力而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们深信,每一个人都能够要求自己学得更好。在班集体里终于建立了一种努力学习的气氛,否则就谈不到全班的进步。这种努力学习的气氛是整个学生集体的一种重要的情绪状态,他们对今后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了信心。? 创造这种"成功的预感",是教师在培养持久的学习愿望方面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 我们得出结论认为,热烈的学习愿望就是学生在掌握知识或完成实际作业的每一具体阶段上,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所体验的一种道义上满足的状态。但是只有在被一种远大而崇高的目标所鼓舞的学生集体里,才能体验到这种道义上的满足。那4个学生,在他们的学习上没有取得任何成绩以前,总感到自己在集体里是很不自在的;集体即使对他们寄予同情,但也没法替他们去学习。而当这4个学生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以后,集体就会认为让落后的同学进一步提高学业成绩是自己的目标了。这样就树立了集体为同学的学业成绩的负责感和学生在集体面前的责任感。? 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这一崇高的目的,还要靠对劳动本身的尊重感来予以支持。我们对几个以前在学业上落后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的仔细观察表明:他们现在开始体验到由于自己的学习活动而带来的欢乐。当教师向全班布置了一道新的作文题以后,这几个学生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感到有一种毫无希望的情感在压抑着他们了。相反地,他们感到一种紧张而兴奋的心情,这种兴奋心情也传给了全班学生。那些在完成语文作业方面总是得"三分"的学生,也被一种希望得到更好成绩的心情鼓舞起来。? 现在,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把整个学生集体保持在这种紧张感的状态里,并赋予这种紧张感以积极的性质。这时就需要更明确地向学生指出他们应当努力去达到的目的。……我们对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进行的观察表明,学生在着手完成作业时的那种兴奋而紧张的心情,其所以是积极的因素,就是因为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由于对劳动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感到一筹莫展了。我们对尼古拉这个长期被认为是学业落后而无可救药的学生进行观察,发现以前那种一筹莫展和满不在乎的态度被一种活跃的情绪所代替,这种活跃情绪说明他在完成一项重要作业时所需要的智慧力量已经来潮。以前,在上课开始15-20分钟以后,尼古拉就不能集中思想地进行学习了,而现在只要上课铃一响,他就能立即进入学习。其余的八年级学生也是同样聚精会神地学习着。于是,学习愿望变成了一种促使学生把全部精力动员起来的起着积极作用的情感。在作业结束以后,已经看不到学生缴了练习簿时那种沮丧的表情。相反地,他们在课间休息时热烈地讨论自己的作业,没有一个学生表现出失望和对成绩缺乏信心的情绪。尼古拉写的作文得了"三分",因为有4处正字法错误和两处修辞错误。他马上把这些有错误的词抄到自己的正字法词汇本里。这次作业以后,尼古拉又写了几篇不及格的作文,但是现在,这种暂时的失败已经不会使他感到沮丧和失去信心。而是相反地,激励着他去克服困难。教师给他指出,对哪些规则应当加以特别注意,尼古拉也能细心地完成训练性的练习了。? 在培养学生学习和取得更大成绩的持久而牢固的愿望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情调",具有重大的意义。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从教学法的观点来看,对教师的课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但是教师讲述教材时的那种漫无目的、有气无力的口气,使得学生产生一种无精打采的情绪。教师对教材的冷淡态度马上就传给了学生,于是教材就好像成了师生之间的一道障壁。对于"课的情调"这个难以捉摸、难下定义的概念,我们平日在日常实践中用"课上得没劲"这一类话来表达,但是我们并没有力图去找出可以解释它的原因。在这种课上,学生没有感到紧张劳动后的健康的疲劳。但是儿童在枯燥乏味的课上所感到的疲劳,往往大于他们在那些充满着紧张的、内容丰富的劳动的课上的感觉。我们每年都要分析本校教师的400多节课。这项工作使我们得出下面的结论:当教师不是以学生的眼光来看自己所讲的话,不考虑自己的话应当在学生身上引起什么样的情绪的时候,这种课往往就会上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这种课从来不会引起儿童的良好的情绪感觉,儿童总觉得课上得太久,只有课间休息的铃声才能带来几分活跃气氛。在这种课上不能培养学习愿望,因此,除了所有的教学法要求之外,应当对课堂教学补充提出一条很重要的要求:课堂教学应当引起良好的情绪感觉,即从学习中得到的满足感、从掌握新知识的紧张劳动中得到的健康的疲劳感。我们在分析和评价教师的每一节课的时候,总是详细地研究:在这节课上,掌握知识的过程究竟是否积极,教师是否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兴趣。从这个观点来分析课,能够帮助个别教师和整个教师集体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持久而牢固的学习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