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智慧52好心态赢得好生活(2)



    人走在霞光中觉得圣洁,走在月光中觉得朦胧,走在滚滚红尘中则会觉得有飘泊之美。《庄子》云:“泛若不系之舟。”舟不系,马无缰,自然会“野渡无人舟自横”。

    《我的拴马桩》一文中写道:“导师,我是多么厌倦于再被拴住!凄怆的无缰的浪游,再苦也好过被人控制役使。沧海桑田,就是拴在喜马拉雅山上,也是拴不牢的呀……天马行空。这地上奔突的地马啊,成长为天马吧。这是你惟一的自由之路。在你还没有飞腾之前,先让你的心趋向空无。疲惫破损而又桀骜不驯的马啊,在空中康复吧!”

    马只有挣脱拴马桩才能恢复自由。老子“和光同尘”之旨就是要让人恢复自由,摆脱世俗礼教的约束,如阮籍所讲:“礼岂为我辈设也!”自由放浪而快其一生。

    屈原在《渔父》中讲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后又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先是说浊不好,最后又醒悟浊有浊的好处,也是深得老子“和光同尘”之妙。

    老子“和光同尘”对做人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那就是:

    一、恢复自由,打破约束。

    二、与光尘同舞。光明也好,污浊也好,都一视同仁。所以没有包袱,只有浪游的快感。

    也许有人质问:这种“和光同尘”的人生态度岂不就是游戏风尘,不负责任吗?回答是:要负责任,并且正在负责任,但这就是游戏风尘。

    “和光同尘”的为人方式就是混与玩。但不是一般的混与玩,而是与道游戏。

    为什么说游戏风尘就是在负责任呢?因为游戏令人聪明,令人开心,这时觉得风尘也很爽。让自己爽就是对自己好,就是在对自己负最大的责任。

    同时请注意,老子在说“和光同尘”,而没有说要搅乱光尘或不让别人也和光同尘,因此“和光同尘”的人生观最有利于群体,最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偏又让自己最爽,因此最应该提倡。

    光与尘都是看不见的,在真正的“和光同尘”中光与尘也会消失,这时的人将升华为精灵,并将充分感受灵魂与肉体的双重快感。

    “和光同尘”让我们做人受益,那么做事呢?

    做事也应该“和光同尘”。它不是游戏,而是该参与时就参与,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游刃有余。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要想做事长久(即“或存”)与成功,就必须和光同尘。具体而言,有两大重点:

    一是与大家打成一片。该说不说不,该说好说好,该上就上。

    二是没有个人光芒。和光同尘嘛,要的就是整体效果,重在使光有光,使尘像尘,而不是使光非光、尘非尘。

    这样就会做事顺利。

    世上只有两种事,就是统治与被统治。

    被统治者“和光同尘”,就是不当异端,所以不会被迫害排挤。

    统治者“和光同尘”,就是要讨好民众,如老子所谓“以百姓心为心”,所以不会被赶下台。

    苏格拉底看到欧克里德热衷于演讲,整天生活在热闹之中,就对他说:“欧克里德,你应该跟智者站在一起,而不应该站在人民一边。”

    苏格拉底这种态度直接导致了日后被杀。

    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因为不肯与光同尘而和苏格拉底一样被统治者以律法杀之。

    基督教有条教义:要因信称义,不要因律法称义。耶稣变犹太教士的拘泥律法为全心信仰。他并不反对犹太律法,而是说:“我来不是为反对律法,而是成全律法”。但耶稣的反叛行为毕竟触犯了犹太人的律法,因此被杀了。

    苏格拉底、嵇康、耶稣三人都是伟大的人物,他们因为“因信称义,而非因律法称义”被杀,并不是对老子“和光同尘”这一主旨的反对,这就是和光同尘——他们离开了俗世的光与尘,直接成为光与尘,从而成全了光与尘,成全了全世界。

    耶稣基督说:“人啊!你本是尘土,终将归于尘土。”因此,他选择了上十字架的命运。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