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30掌握好说话办事的分寸
时间:2023-05-18 作者:张瑞 点击:次
《老子》64个人生智慧(全文在线阅读) > 智慧30掌握好说话办事的分寸 【原文】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解析】 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要交往、协调。在此过程中,如何做人,做一个受欢迎、受尊敬的高尚之人,是世人都在思考并为之奋斗的目标,俗语说得好,“世上难事千千万,最难还是做人难”,从表面上看,做人似乎很简单,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但其实做人是一门高深学问。 一个人要在复杂的社会中正确对待各种人、事,必然要学会“做人”,不谙此道者,必然处处碰壁,一事无成;而精于此术者,则在做人时潇洒自如、事事顺利。 “善言,无瑕谪。”这是说善于表达自己看法的人,不会在自己言谈中留下任何授人口实的把柄。人类的语言交流看起来虽然奥妙无穷,其实,作为一种生存工具,人类语言与飞禽的嘶鸣、动物的嚎叫并没有本质不同,无论人类在语言运用的技巧上下了多少死力、进行了多少创造、发明了多少词汇、表裹和粉饰得如何美丽,但它充其量只能感动人而不能感化物。 这使我们联想到了动物语言,任何一个动物——无论狮子、老虎、狐狸、老鼠——如果不是因为觅食、寻偶或遇到了重大危险,决不会狂吼乱叫,语言对于它们来说,是切实地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交流而存在。鸟类是飞禽走兽中比较喜欢进行语言交流的生物,但一般也不是无缘无故地乱叫,大多也是出于生理之需要。 以人类语言与鸟类的鸣叫进行对比,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情,许多鸟类的鸣叫——如黄鹂、云雀乃至布谷——在我们感觉来说,真犹如天外纶音一般地心旷神怡;也有些鸟类的鸣叫——如乌鸦、麻雀以及猫头鹰——在我们感觉来说,就有点不敢领教。人类语言何尝不是如此?高明的语言令人如醍醐灌顶,拙劣的语言则使人厌烦透顶;高明的语言能够开凿人的混沌,拙劣的语言则令人妄生杂念;高明的语言使人破除迷津,拙劣语言则使人误入歧途。可见,语言无瑕疵之重要! 一个人的说话办事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人们生活在世界上,置身于社会中,交织在各种矛盾、利益、关系之间,不管因公因私,为人为己,都必然要与人办事。而办事从更多意义上说大都是以自己利益为中心的。不管是物质利益还是精神利益,不管是长远利益还是眼前利益,若想达到自己满意,实现自己的愿望,都必须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办事过程把这一切运筹到自己手中。 世上早有“为人处世和说话办事要讲分寸”的劝勉,但“分寸”到底在哪里,大多数人却未必说得清。能说清这二字的人,可以说都是聪明、练达和城府极深的人,凭着对人事的明达、老成和世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已跻身于少有的成功者队伍中了。有人说通往成功的路有多条,但殊不知每一条路上都布列着大小不一的“分寸”二字,不管是与人说话、与人办事,差不多都有深深蕴藏着分寸的玄机。 很明显,一个人在社会上把握不好分寸,就说不好话,办不好事,也更难做到愉快地与人交往,这样的人因不识眉眼高低,怎么能顺利地跨过成功的桥梁呢?世上能够把握分寸的人总占少数,也许这就是成功者总是少数的原因。 历数古今中外的成功者,特别是那些开国创业之君、霸业之主或那些历朝历代在仕途上春风得意的人,均可列为知轻重、识眉眼、懂分寸的睿智之士。世人通常提到的“会说话”“会办事”“有人缘”“识体面”“知礼节”,几乎都是讲究分寸的大报偿。想想那些碌碌无为的庸常之人,再想想自己曾经碰过的钉子、跌过的斤斗、吃过的苦头,哪一桩哪一件不是因为分寸使然呢? 从一定意义上讲,分寸是一种不偏不倚、可进可退的中庸哲学。 在孔子看来,凡事如果“过”了,就是违反中庸之道,就是不讲分寸。因此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坦白了就是君子讲分寸,小人不讲分寸。 人们在社会上为人处世时确实存在一个把握分寸的问题,处理得好,能使生活和谐圆融;处理不好就会导致不良结果,轻则受赀议与诮骂,重则自毁口碑或功败垂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