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智慧25言多语失,祸从口出

《中庸》64个人生智慧(全文在线阅读) > 智慧25言多语失,祸从口出

    人不可能不说话,交际办事,人来人往,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有的人口才颇佳,总是口若悬河,舌灿莲花;也有的人寡言少语,吐字如钉。世上有万人,便有万种说话方式、说话风格。但不管怎样,说话都是为了给别人听。古人说:“君子慎言,祸从口出。”就是说,作为一个君子,不要对人对事妄加评说,有些事自己心知肚明就行了,有些话能不说就不说,实在没办法,几句闲聊,也就过去了。说话多了,就不可能全是好听耐听的话,往往会有口误,或者攻击了别人,伤了人家的自尊,或者留下话柄,成为别人攻讦的口实。因此,说话也要遵循“中庸之道”。

    话不在多,声不在高,恰到好处,理最关键。

    明朝洪应明先生道:“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宁默勿躁,宁拙勿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谨言慎行。即使话你能说对九句也未必会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立刻会遭到别人的指责,即使十次计谋有九次成功也未必会得到奖赏,可是只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怪之声就会纷纷到来,不绝于耳。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为人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不骄不躁,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自作聪明,喜形于色。

    佛说“不落言论”,也有一种语言文字无法达意,容易被人误解的无奈。当初,释迦牟尼在莲花池上,面对诸位得道弟子,拈花微笑,而只有一位尊者领悟了佛的意思,遂有了禅宗的起源。这个故事总是令人感动不已。

    人际关系是那样的难以处理,有时你好心规劝别人,不料却会惹恼别人,轻则伤了和气,重则引火烧身。君不见在今天的互联网上,你方闭口他登场,大家整天沸沸扬扬地吵来吵去,有人抛出一个观点,马上就有人予以驳斥;就连北京大学的于丹教授写就了《论语心得》这样一部著作,也引起很多人的斥责及轰动,令人不得不深思。一些学术批评,在内行人看来,批评者和被批评者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很多不入流的批评者都在夸夸其谈,煞有介事地评论一些影响很大的作品在某个史实上的失误,反而把自己贬低到不如被批评者的位置。批评者往往吹毛求疵,达不到被批评者的高度和深度。但无论是原作者还是批评者,都违背了“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都是在思想和语言上踏上了自以为是的极端。

    有一首诗说:“缄口舍人训,兢兢恐惧身。出言刀剑利,积怨鬼神嗔。简默应多福,吹嘘总是蠢。”如果说一句话而坏风俗,而损名节,而发人阴私,而启人仇怨,那么,这样的话害处就太大了,离灾祸临头也就不远了。这样的话,是千万不可以说的。一个人有缺点,有错误,你不妨指出来,让他改正,但前提是你必须深深了解他,保证他能接受你的批评。不然,你说也白说,还会结下仇怨。如果你还看不到利害所在,继续多言,可真是“闲吃萝卜淡操心”了。

    “誉我则喜,毁我则怒”,本是人之常情。聪明的人知道,别人可以毁誉加于我,我不可以毁誉加于人。唇齿之伤,甚于猛兽之害;刀笔之烈,惨于酷吏之刑。只是一句话,却可以侮辱一个人,并辱其子孙,辱其祖父,加深你和对方的仇怨。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所接触的人,所听到的话就更不相同了,相同的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眼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如果谁都不肯让步,谁都不承认自己的观点是错的或者偏的,大家就会吵个不休。只持一端不及其余,其实于理不通,于事不周,若又对批评意见听不进去,刚愎自用,则是天下的大害。

    没有善恶之心,常作阿谀之态,工逢迎之计,习善柔之辞,这种人只能逞口舌之能,终究是不会成就大事的。有些人喜欢直言快语,肚子里放不住几句话;有些人说话不经脑子,自己也知道“嘴巴比脑子还快”,自己说出的话大脑还没分辨出是对是错,就已经伤了别人的自尊;也有些人个性坦白,不会说假话,知道什么就一五一十地把它搬出来。其实,这都不是正确的处世做人方法。

    吕坤在《呻吟语》中说:“到当说处,一句便有千钧之力,却又不激不疏,此是言之上乘。除外虽十缄也无妨。”这就是说,保持沉默比许多废话更有益处和涵养。不然,什么事都乱说一通,只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三国时曹操手下的杨修若不是心无城府地到处乱说,岂能丢掉自己的身家性命?历史上这样的教训真是太多太多了。

    谨行中庸之道,不让自己的嘴巴成为惹祸之根,这一点虽很难做到,但我们必须学会。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