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我心态的主宰(3)
时间:2023-03-23 作者:王艳丽 点击:次
自我期待,让梦想成真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一个塞浦路斯雕刻师,名字叫作皮格马利翁。他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用象牙雕刻了一尊爱神雕像。 这尊雕像经过他的艰辛雕琢,显得形神兼备、超凡脱俗。他爱上了这尊雕像,逐渐相思成疾、憔悴不堪,最终奄奄一息。 最后,他一再恳求维纳斯给这尊雕像以生命,维纳斯为他的痴迷所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他如愿以偿,和有了生命的雕像结了婚。 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诵至今,足见其对后人生活态度的影响之深。心理学家还从这个故事中演绎出一个新的名词: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皮格马利翁”,而在塑造的心理动机上,自我期待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期待是自我塑造的根本源泉。一个人必须有所期待,才会在实际行动中对自己进行塑造。一旦这种期待消失了,自我塑造也就不复存在了。 自我塑造,犹如生命美丽的翅膀。海伦说:“当你感到塑造自己的力量推动你去翱翔时,你是不应该爬行的。” 自我期待是一种无形但巨大的力量,它推动人们不断地塑造、完善自我。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你想成为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有这样一则故事:20世纪40年代,美国费城的一个深夜,有一家酒店突然起火。当时258名旅客中多数正在酣睡,那些还没有睡的人们,看到旅馆所有的房间已被滚滚浓烟笼罩,就拨打了火警电话,然后一边救火,一边等着火警救援。尽管消防队员赶来了,但求生的本能还是使许多人开窗从高楼跳下,一个个躯体直挺挺地砸在人行道上,发出恐怖而沉闷的响声,然后归于寂静。 这时,有一个姑娘和跳下楼的游客一样,也站在7楼的一个窗口准备往下跳,她的背后熊熊的火光正在燃烧。只见她镇静地看了看窗下,大声高喊着:“我希望活着,我希望活着!”然后纵身跃下…… 奇迹发生了,她成了几百人中唯一一名幸存者。而且这个姑娘空中跃下的惊人一瞬被过路的大学者阿诺德抓拍了下来,定格在历史写真的胶片里,供更多活着的人们回味…… 那个幸运的姑娘也许并不知道什么是自我期待,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但她在关键时刻却用它救了自己的生命。 自我期待的作用是巨大的,很多人在关键时候往往是通过一种强烈的欲望催发成功的心态,使问题迎刃而解的。 有一位学习优秀的高中生,他的梦想是考上万众瞩目的清华大学。他虽然知道梦想的遥远,但同时,他总在内心告诉自己一定能实现。他的方法是每天在清晨醒来时对自己说:“今天要为清华的生活努力学习。”而晚间入眠时则告诉自己说:“真好,今天为上清华的梦想做了许多努力。” 就是靠着一种不可思议的信念,这名高中生从普通到优秀,再到终于实现了“清华梦”。这中间起作用的就是自我期待,而且至关重要的是梦想作用。我们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皮格马利翁。 走进过美国航天基地的人,会看到一根大圆柱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Ifyoucandreamit,youcandoit.”这句话可译为:“如果你能想到,你就一定能做到。”要知道,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有效的自我激励:让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打倒 自我激励就是给自己打气,鼓励自己。我们自小就被教育要争气,在逆境中要奋起,而支持“崛起”的信念则来自于自我激励。 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一定要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目前的状态,这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来自于心的力量,也是情商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我激励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激励,借助于外物给予自己胜利的信念和希望;一种是内部激励,就是在内心始终存在乐观积极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不动摇。 关于外部激励,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得到一些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