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something bigger[巴比伦观后感]

  查泽雷的电影存在一种连续性,这点显而易见。但《巴比伦》同他以往的电影有一点显着不同,那便是叙事视角的扩张,而他一如既往的人物刻画方式使得整部电影抻得很长。对比罗伯特·奥特曼等人的电影便可发觉查泽雷在群像处理方面的稚嫩之处。当然这并不重要,如果查泽雷选择拍一部关于当下的、而非默片时代好莱坞的电影,说不定会更好(这部电影也会像是《爱乐之城》的另一面),然而这并非他本人所能决定。

  电影中多次借角色之口表达对电影的迷恋,但相比《爆裂鼓手》的疯狂和《爱乐之城》的甜蜜,这部电影始终沉浸在一种怀旧的感伤中,或许这也对应着导演本人成名后的惘然。保持激情地生活和创作很容易燃烧殆尽,就连最初光彩熠熠的好莱坞也会无可避免地陷入单调中——陈词滥调正是它的主题。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好莱坞也和一百年前一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如同周而复始的生活——永远没有什么something bigger, Manny最终的和解不过是一种宽慰,真正的结局只可能是奔赴死亡。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Manny可能是唯一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相比之下皮特饰演的Jack Conrad直到最后一刻才在评论家的话中认清现实。在这个人人都渴望成为something bigger的好莱坞——尽管Manny自己也这么说,但他后来追寻的实际上仅仅是Nellie的爱,这算不算一种大智若愚呢?

  查泽雷的电影总是关于孤独的人,唯独《爱乐之城》是个例外,每每回望这部电影都会觉得无比纯真。那里也有想要成为something bigger的人,也有梦想向现实的妥协,但却在四季流转的瞬间中意外地创造出了永恒。

  《巴比伦》是一部关于物是人非的电影,查泽雷像费里尼在《阿玛柯德》里回忆童年那样“回忆”了自己曾经理想中的乐园,十年过去(对于查泽雷自己的执导生涯而言),彼时的风流倜傥已成为梦幻泡影,任何没能理解这一变化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还有希望,而此刻的好莱坞已经失去了希望的眷顾。



    作品集巴比伦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