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景行,于烦琐尘世间修行(5)
时间:2023-02-08 作者:李岩|刘定 点击:次
你的依赖性变得越少,你就变得越成熟。如果你能够独自生气,你就比较成熟了;你不需要任何对象而能生气。所以,我把宣泄作为开始的必要条件。你必须把一切抛到云霄之外,抛到广阔的天空中,不要意识到任何对象。 要在没有会引起你生气的对象在场时生气,要无缘无故地哭泣。只是哭,不需要任何可哭的事情。这样,你就能把积压的一切抛弃掉——你就可以扔掉它。一旦你懂得这种方式,你就会卸下整个过去的重负。 不用多少时间,你就可以卸下整个一生,甚至几辈子的重担。如果你准备好抛弃一切,如果你能容许你的疯狂发出来,不用多久,就会有一场深入的情况。这下你干净了:清新天真,你就重新成了一个小孩子。现在在你的天真之中,你可以坐着静心了,只是坐着,或者躺着,或者怎样都行,因为你里面已经没有疯子在干扰你的静坐了。 第一件事必须是清洗——一个倾泻,不然,练习呼吸也好,只是坐着也好,练习阿萨那瑜伽姿势也好,你都只是在压制某种东西。会发生一件怪事:当你容许一切抛出来后,静心正好会发生,阿萨那正好会发生,它将是自发的。 【心痕笔记】 心灵的宁静有助于减轻快节奏生活造成的压力,使你拥有安详平和的心境。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被朋友、同事围绕着,耳边充满喧闹声,每天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忍受着繁忙工作及其他琐事的无穷折磨,得不到一丝喘息的机会,那么,你真该好好调整一下心态和生活状态,让自己的心重归宁静。 万般烦恼皆因心动——星云大师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从这句话而契入悟机,彻悟后隐居大梅山。有一天,马祖派侍者去试探法常,对他说:“法常,你领悟了老师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师最近又说‘非心非佛’呢!”法常听了,不为所动:“别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马祖禅师听了侍者的报告,欣然颔首道:“梅子成熟了!” 古时的有道高僧说“竹影扫阶尘不动”,法常既悟了“即心即佛”的道理,就稳坐泰山,即便老师真的180度地改成“非心非佛”,对他来说也不过是阶前的竹影因风摇曳,扫不动一点尘埃。 心一动,世间万物跟着生起,纷纷攘攘,无时或了;心一静,浮荡人生复归平静,纷争遁形,尘劳消迹。心的动态千差万别,“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心的静态是“涅槃寂静”。所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世间不管如何差别动乱,在悟道的人看起来,千差万别仍然归于平等,动乱颠倒终亦归于寂静。 佛教中常用“明珠在掌”比喻佛心般若并不在高远之处,而是人人可握之物。然而,“石中之火,不打不发”,石头虽可发火,不经敲打,火不出来;虽然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但若不修不正,就如同怀中虽有巨宝而不知取用一样枉然。 日本铃木大拙在欧洲弘扬禅宗时,有人问他:“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最后的希望是什么?”铃木大拙答道:“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最后的希望就是:抛弃依赖的心。”人的心常依赖别人,自己不能做主,又常受外界牵引,自己无法把持,这就是万般烦恼的根源。如何来稳定我们的心,求得恒久的平静呢? 我们常有妄想心、是非心、恶念心、自私心……所有这些妄动的心,要用正动的心去对治它。比方说我们要有惭愧心、忏悔心,时时反省自己,要求自己;要有欢喜心,对别人的一切都以欢喜之心来包容。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能常常抱存欢喜心,便可以接触到佛心。要有感恩心、知足心,要常想“我能给别人什么”,不能自私自利,只计念“别人能给我什么”。那些危言耸听、挑拨离间的言论,或讹言诋毁、言不由衷的人,实在是“别有用心”。 先有慈悲心,后能进入静心。什么是静心呢?平等心是静心,广大心是静心,菩提心是静心,寂静心是静心。 其一,静心就是对感情不执不舍。人是有情众生,要放弃感情不可能,但若过分执著也不好,所以我们要用理智来引导感情,要用慈悲来净化感情。感情太淡就冷冰冰,感情太浓就热烘烘,冷冰冰、热烘烘都不大好受,最好用中道的智能来处理。中道的智能可以升华我们的感情,可以使我们趋近于静态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