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辩论演说:如何在认真的听取后说服对方?(5)



    当然,辩论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说它灵活是因为大家可以施展的技巧有很多。经验表明,只有使知识积累和辩论技巧强强联合,才可能在辩论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4.以慢制胜

    在消防队员接到市民的求助电话时,通常会采用慢条斯理的口吻来和市民对话,这种缓和的语气,是为了平稳说话者的情绪,以便对方能够清楚的说明事件的真实情况。再比如,夫妻俩吵架,一方气急败坏,激动难以控制情绪,另一方不焦不躁,慢条斯理,结果后者反而在势头上占了上风。还有,一些政治思想工作者在处理问题时,常常采用“冷处理”的方式,缓慢地处理比较棘手的问题。这些情况都说明一个问题,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慢”是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有效方式。在论辩场上也是如此,在某些特定的论辩的情势下,速战速决的方式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以不变应万变,缓进慢动反而能够出奇制胜。大家可以参照下面的例子:

    1940年,丘吉尔在张伯伦为英国首相的内阁中担任海军大臣,因为他极力主张对德国宣战而受到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当时,大众舆论一面倒戈,极力推崇丘吉尔取代张伯伦担任英国首相,与此同时,丘吉尔也认为自己才是担任英国首相最佳人选。但是丘吉尔并没有急于求成向张伯伦施加压力,而是采取了“以慢制胜”的策略。丘吉尔多次公开表示,正值战争爆发的非常时期,他时刻准备在任何国家元首的领导下为自己人民服务,为国家献身。

    当时,张伯伦和保守党派的其他领袖已经决定推举哈利法克斯勋爵作为首相的候选人。然而英国民众却认为,只有丘吉尔才具备领导这场战争旗开得胜的才能。在公开讨论首相人选的会议上,张伯伦问丘吉尔:“你是否同意参加由哈利法克斯领导的政府?”平时能言善辩的丘吉尔在此刻却一言不发,足足沉默了有两分钟之久,哈利法克斯和在座的其他议员都明白,丘吉尔的沉默意味着反对。倘若丘吉尔拒绝加入内阁,新政府就会被拥护丘吉尔的民众推翻。哈利法克斯只好首先打破沉默,表明自己不适合组织政府。丘吉尔的沉默最终换来了英国国王的授权,同意由他组织新政府。

    再来看一个例子:

    在某鞋子专卖店,有位顾客气势汹汹找上门来,并且一进门就喋喋不休地说:“这双鞋鞋跟太高了,样式也不好……价钱也不是很合理”营业员站在旁边一声不吭,耐心地听他把话说完,并且一直没有中途打断他的说话。等这位顾客不再抱怨了,营业员才从容的地说:“您的意见我们了解了,我很欣赏您的个性,很直爽。这样吧,我到仓库再另行挑选一双,让您满意。”“如果您还是不满意的话,我愿意再次为您服务。”这位顾客的听了营业员的话,感到十分羞愧,觉得自己做的有些过分了,结果他的态度来了个180°的大转弯,不停的称赞营业员。其实营业员给他新换的鞋子与原来那双并没有太大差别,他不停的说:“嘿,这双鞋不错,就像是为我订做的一样。”

    营业员以慢对快的方式,以冷对热的态度,让顾客先把怒气宣泄出来,找到了心理平衡,从而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概括出一种反客为主的应对技巧,叫做“以慢制胜”法,在使用这个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以慢待机后发制人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事件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就仓促做决定或者行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论辩的时候也是如此,“慢”在一些情况下是很好的应对策略。“以慢制胜”法实际上就是大家常说的缓兵之计,它能够延缓对方进攻的速度,扰乱对方的谋略。当论辩局势还无法断定输赢或者胜负的时候,或者说不宜速战速决,时机尚不成熟的时候,辩手应该避免针尖对麦芒式的直接与对方正面交锋,而是应该采取拖延时间的战术,等待战机的到来。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出奇不意,后发制人,使自己处于优势的一方。就拿丘吉尔的例子来说,在时机不成熟时,丘吉尔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以慢待机。在讨论首相人选的关键时刻,用沉默作为无声的武器表示反对,最终赢得了胜利。

    (2)以慢施谋以弱克强

    “以慢制胜”法适用于以劣势对优势、以弱小对强大的论辩局势。它是弱小的一方为了战胜貌似强大的一方而采取的一种谋略手段。“慢”中有计谋,缓动要巧妙。这里的“慢”并非反应迟钝,不擅言辞的同义语,而是大智若愚、大辩若讷的雄辩家定计施谋的法宝之一。如第一例中,丘吉尔面对张伯伦的追问,装聋作哑,拖延时间,实际上是假痴不癫的缓兵之计。在这一种韧性的相持中,张伯伦一方终于沉不住气了,丘吉尔以慢施谋终于取得了胜利。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