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失败者守财越来越穷,成功者理财越来越富(4)



    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中,“借”也是每一个成功的理财者必备的招数。世界上为数不少的富豪和成功的企业家,大都是从“借鸡生蛋”、“借地发财”、“借边出境”、“借船过海”而起步,最终成为真正的大赢家。在商业战场上,“借”,是以少胜多的一种谋略,是省时省力的高招,是识时务者的一种权变,是立业而一展宏图的起步阶梯。

    作为一个成功理财者,还须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一根筷子很容易被人折断,但是,十根筷子、一百根筷子、一万根筷子放在一起,就很难被折断了。而借钱集资的道理也不例外:个人手里的钱很有限,如果单独投资,就好比一根筷子一样,轻轻一折就断了。可是,把它们聚拢起来,形成一定数额的资金后,不仅大大提高了承受风险的能力,而且,投资成功的几率也随之提高了。所以,钱不怕少,而怕不聚。

    台湾的塑胶大王王永庆,最初用父亲的名义借来2000元台币开办了一个小米店;后来,再用米店赚来的钱开了一家砖厂;然后,又用砖厂赚的钱当本金做木材生意。到20世纪50年代初,他终于积累起5000万元台币的资本。他再用这笔钱做担保,向台湾一家银行申请了67万美元的贷款,创建了台湾塑胶工业公司,从而一举成名。

    新加坡玻璃大王陈家和,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经营玻璃的朋友来找他,要他集资3000元新加坡币参加合伙经营。当时的情况是,他朋友的企业正遇到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陈家和经多方筹措,加上母亲一辈子养猪攒下的1200元新加坡币,帮助朋友渡过了难关。两年过后,陈家和逐渐积累起一笔资金。1962年,他以每月100元新加坡币的租金租下了半边店铺,取名为“和兴镜庄玻璃工程”,从此正式走上了独立创业之路。

    王永庆和陈家和这种首先通过在亲戚、朋友圈子里筹集资金来开创事业的先例,在中国国内及海外华人中是极为常见的。当然,你在向亲戚和朋友借钱时,除了要动之以情外,一定要注意向他们详细介绍你的创业计划,使他们确实相信你的计划是切实可行的,而不是拿他们的钱去瞎碰。总之,只要你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你的亲朋好友是不会不向你施以援手的。

    用钱生钱除了“借”之外,还要考虑到“用”、“生”,最终落实到生财上,这才是筹的目的。

    如何“用钱”是判断“理财”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当经过拼搏赚到很多钱后,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如何用钱的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勤俭可发家创业,玩物会蚀心丧志。”如果任意挥霍,可能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当你口袋里装满钞票的时候,如何使用它就需要慎之又慎了。

    投资赢利是经商之本。钱要生钱,就必须用在投资上,投资也就是“生”钱之本。大老板首先应是大投资家,其次才应是经营家、管理家。传统的投资理论一般将投资领域划分为三大类:一是生产性投资,就是办厂开矿或搞种植业;二是服务性投资,就是开办饮食、娱乐等服务企业;三是贸易性投资,就是开办商店或贸易公司。资金只有投向最能赢利的地方,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通常说的“以钱生钱”,就是通过资本的运作,在资本市场上以钱赚钱。所谓“生”,就是通过兼并拓展自己的原有产业规模,提高自己企业产品在市场的占有份额。“以钱生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人创业成功的“三部曲”。在这“三部曲”中,最为基础的是“生”钱,这是获得进入财富之门的钥匙。

    懂得更新理财观念后,怎样去理财又成了新课题。拥有好的理财方式,才能够将自己的资金运用得更加到位。无论你的家庭处于哪一社会阶层,科学理财都很重要。也许你会认为自己是没钱的阶层,根本没必要去理财。事实上,工薪一族更应学会科学理财,相对有限的资金更需要进行精心规划、合理安排。说得更通俗一点,即使粗茶淡饭,也要有一个营养搭配的问题。所以,个人理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

    如何科学理财,除了要有正确的理财观念之外,科学理财方式的选择将成为决定家庭贫富差距的最关键性因素。人们常常产生误解,认为理财就是生财,就是投资赚钱。然而,这种狭隘的理财观念并不能达到理财的最终目的。理财实际上是善用钱财,使个人以及家庭的财务收支状况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人的生活品质。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