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菜单:实用主义还是解构主义?

  《菜单》在其寓意下呈现两级分化,一边是对富人阶级符号Fine dining的讽刺感知,一边又认为其在现实主义叙事下故弄玄虚、脱离人物逻辑进行矫揉造作的表演。

菜单:实用主义还是解构主义?

  故事的空间建构窄小,仅仅聚焦一家充满仪式感的坐落在小岛上的高级餐厅,据说这家餐厅的厨师会为人提供惊喜的菜单。

  自诩美食品尝家的Tyler是Finedining的狂热吹捧者,在社交媒体的放大下,通过自身关于高级美食的体验分享从而获得更多满足感和优越感,再反哺于体验更多的Finedining完成对自身人设的营造。

  从指出鲜为人知的厨房用具名称到对各种解构主义菜品的赞扬,Tyler是Finedining所代表的符号文化和解构文化的支持者和造势者。

  禁止拍照的公然违背以及明知会死人却依旧冒险赴宴的投机和狂热心理折射出了社交媒体时代了对流量的无下限追逐。

  可实际呢, 当Tyler获得了亲自制作美食的机会,他却做出了极度糟糕的菜品。

  狂热且病态的追捧者本以为自己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再通过社交媒体下对Finedining以及富人生活符号的单向度仰慕获得身份认同。

  当Tyler美食品尝家的人设被主厨在公共场合无情扎破,自尊和自傲一时间跌入地底,无论主厨和Tyler说了什么,等待他的结局只有结束自己毫无价值的生命。

  Margot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她逃出这场夺命饭局的原因也是本片的核心议题:对于食物,我们需要解构主义还是实用主义?

  人们对所谓米其林餐厅的追捧是因为食物更加好吃?还是因为其代表的阶级符号满足了个体对于自身形象的建构作用?我想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不同。

  但电影似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众人花费上千美元一位的价格享用这场Finedining时,Margot是在场的唯一一个变数、一位临时的顾客,一位与众人阶级立场不同的顾客、一位妓女,一位“粗俗”且鄙视矫揉造作的食物的服务业从业者。

  当主厨用“无面包的面包盘”企图用概念取悦上层阶级时,美食评论家优先式解读主厨的用意表示认可,Tyler无脑舔舐着面包沾酱说这是人间美味,而Margot则冷眼看着一切,其圈外人的批判身份使得这场关于“菜单”的行为艺术更加饱满和丰富。

  最后,Margot用对待食物的实用主义唤起了主厨最初从事美食业的初心,那张照片上,主厨还是个刚刚学会做汉堡的初学者,那时他很开心。

  《菜单》显而易见批判了各种大玩概念却失去食物本质功能的Finedining文化,当食客都无法吃饱,对于食物的解构主义是否真的有必要?

  接着我们回到《菜单》中完整的菜单。每一道菜都或多或少有着其各自的隐喻内涵。

  “Memory”讲述了主厨幼时遭遇的家庭暴力;“The Mess”将男性副主厨作为殉道者道出了这个行业的残酷和高压,以及对人的异化;“Man's Folly”更是剑指掌握权力的上位者主厨对于女下属的性骚扰.......

  可问题在于每道菜以及它们之间的隐喻缺乏有机的联系,从而导致其在主题表现上存在杂糅。

  另外除了Tyler和Margot以及美食评论家那一桌,其他配角的人物形象和存在的理由实在流于表面或过于敷衍。

  男明星仅仅因为主厨不喜欢他的电影而被选中,而他的妻子仅仅因为全款上布朗大学而被连带。

  老夫妻也仅仅因为吃过太多次主厨的食物而无法准确记住菜名而出现于本场夺命食局。

  主厨原老板手下的几个员工也真的毫无存在价值。

  角落里主厨母亲的安排也让人不明所以。

  每一组配角的选取都展现了影片对一类人的批判,但其选取的范围过大或不够聚焦于主题,加之菜单安排上存在同样的问题,导致影片主题过于失焦。

  全片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现实主义题材上杂合了脱离人物逻辑的表演痕迹。

  正如主厨向众人问到:“你们为什么不跑?”

  所有食客和餐厅工作人员在主厨的掌控下好像沦为了提线的木偶,就连少有的外出逃跑也是在主厨精心安排的允许之下。

  为什么主厨要设计这份菜单?为什么主厨要选取这些食客?为什么餐厅工作人员愿意参与这场赴死的表演?为什么食客不用尽全力逃跑明明Margot离开时就有一艘船停在岸边?

  一切宏观背景的失语和过于机械的人物行为让《菜单》沦为了一场戏剧表演,失去了如《白莲花度假村》般的现实主义意义。



    作品集菜单影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