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求实正能量(3)



    真知确实需要时间去证明,但是如果没有智慧,真知也是很难得到的。假如没有智慧,那么在求知的过程中有可能得到真知,也有可能得到谬论,所以真知的获得更需要自身的智慧和脚踏实地。求知是为了让人变得有智慧,两者缺一不可。

    我国外交部部长乔冠华在求知的路上正是运用了自己的智慧,在关键时候作出了真理性的判断,化解了外交中的一场又一场危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渐胶着之时,德国军队向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发起了攻势,远在中国香港的记者已经蠢蠢欲动了,他们纷纷对局势作出判断和猜测。一次他们聚集在一间宽敞的地下室里争论时局,其中就有乔冠华的身影。他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细细地听取记者们的争论,正当争论达到白热化程度的时候,乔冠华站起来,挥手打断众记者的话语,并说:“6月9日是一个令法军难以忘怀的日子,刚刚看到各位侃侃而谈,总的来说还是对法军的胜利抱有很大希望。其实胜负已分,我现在可以明确地告诉在座的各位,三天以后,法国领土将会沦陷!”这样的话语一出,在场的记者瞬间就炸开了锅,记者们纷纷表示不屑和惊讶。有一个记者抱着怀疑的眼光看着乔冠华说:“决战正在进行,胜负未定,你怎敢这样说呢?”乔冠华自信地转过身面向那个发问的记者:“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若是不信,请让时间来证明我的结论。”四天后,即6月13日,德国战车开进了法国巴黎,法国沦陷,德法战局的发展证明了乔冠华的预言。真知需要时间来证明,更需要智慧,战局的发展证明了乔冠华前瞻性的判断,而智慧让他预见到了未来。但是一个人的智慧并不是说他天赋异禀,有神秘的先知能力,而是凭借足够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达到的,智慧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所有的沉积除了时间还有智慧的积累。

    漫长的人生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认识过程,慢慢地把未知变为已知。要想获得真知,就要把它交给岁月,没有什么比时间更能证明真理的存在,而如果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加上自己的智慧。每个人都有时间,但不一定每个人通过时间得出的理论都是真知,这种时候就需要个人的智慧了。假如你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那么请记住,真知需要知识的积累,需要岁月的沉淀,更需要自身的智慧。

    为什么清华教授令人肃然起敬?

    现代社会越来越浮躁,很多人梦想成名,有一点点小成就就把自己称为专家,打着这个旗号到处去招摇撞骗,歪曲了大众的世界观,以至于现在的人们都很难再相信什么专家。但是,清华教授确实与众不同,清华教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媒体的关注之下,他们说的话被当成了金玉良言,被大众认可和学习,做过的事更是被当成大众学习的榜样。

    在生活中,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圈子里成为“权威性”的人物,是必须要有智慧的。英国人还没去澳大利亚的时候,当地人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人们非常惧怕自然,对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很是恐惧,那里的人们除了维持生计,其他时间都没什么事可做。在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个看上去不傻也不聪明的人,大家都叫他卡尔,还有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大家叫他布鲁斯。尽管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村子里,但是,他们的生活却截然不同:卡尔整天过着循环往复的生活,身边也没什么人,孤苦零丁,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就愁眉不展。但是布鲁斯身边每时每刻都有人围着,他的生活不用那么辛苦,还整天笑呵呵的。卡尔就去问布鲁斯:“我不明白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跟着你,你说什么他们怎么都听呢?”布鲁斯笑笑道:“因为我有智慧啊!你看我们俩同是智商一样的人,但是我懂得如何让大家在大自然里过上更好的生活。我经常翻越山林,见多识广,回来给大家讲故事,打发大家无聊的时间,这一切都是需要智慧的啊。”卡尔恍然大悟!的确,如果布鲁斯和卡尔一样,他说什么话大家都不相信他的,那么他身边就不会总是有那么多人跟随了。

    权威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清华教授在治学上精益求精,以一种“求实”的态度面对科学,这样做出来的学问又怎能不成为一种权威呢?毛泽东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其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朱自清教授在清华任教期间,在清华园创作了有名的《荷塘月色》,有一位读者在阅读完之后给朱自清寄去了一封信,信中他表达了对整篇文章的看法,还指出了文中的错误,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树缝里也露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是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他认为“蝉声在晚上是没有的,因为蝉晚上是不会叫的”。朱自清看完信后,就向自己身边的同事咨询这一常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同事们大都同意那个读者的看法。这还不够明确,朱自清决定问个究竟,于是就写信请教国内着名的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询问他蝉在夜里是否会叫。刘崇乐先生好像也没太注意这一现象,于是就连夜查阅了大量关于昆虫的着作。可是经过查阅,还是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只是某本着作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平常夜晚,蝉是不会叫的,但在某一个月夜,清楚听到它们在叫。”刘崇乐就这样回信给了朱自清。有了这个证据,本来可以回答那位忠实的读者了,但是朱自清怕那段话不足以让人信服,于是,他就在回信中这样说:“我请教了专家,专家也说晚上的蝉是不会叫的,以后散文集的出版,我将删掉‘月夜蝉声’这样的句子。”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朱自清教授,为此,他经常夜间出去散步,在林间驻足聆听,目的就是为了求得真知。过了一段时间后,朱自清终于在两次月夜的时候听到了蝉鸣。之后那位读者又发文章去怀疑王安石的诗句:“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文章中以朱自清给他的信作为引证。朱自清看完这篇文章后亲自回信给那位读者说明了这个事实,对这个事情的真伪,朱自清还写了专门的文章去确证。实事求是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人们只有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工作、学习,才能在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虚假,这样才有权威可言。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