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全文在线阅读) > 卷六十四·中庸三
△第二十章
“‘修道以仁。’修道,便是说上文修身之道,自‘为政在人’转说将来。‘修道以仁’,仁是筑底处,试商量如何?”伯丰言:“克去己私,复此天理,然后得其修。”曰:“固是。然圣贤言‘仁’字处,便有个温厚慈祥之意,带个爱底道理。下文便言‘亲亲为大’。”□。
问:“‘修道以仁’,继之以‘仁者人也’,何为下面又添说义礼?”曰:“仁便有义,如阳便有阴。亲亲尊贤,皆仁之事。亲之尊之,其中自有个差等,这便是义与礼。亲亲,在父子如此,在宗族如彼,所谓‘杀’也,尊贤;有当事之者,有当友之者,所谓‘等’也。”僩。
问:“仁亦是道,如何却说‘修道以仁’?”曰:“道是泛说,“泛”字,疑是“统”字。仁是切要底。”又问:“如此,则这‘仁’字是偏言底?”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如此说,则此是偏言。”节。
问:“思修身,不可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不知天。”曰:“此处却是倒看,根本在修身。然修身得力处,却是知天。知天,是知至、物格,知得个自然道理。学若不知天,便记得此,又忘彼;得其一,失其二。未知天,见事头绪多。既知天了,这里便都定,这事也定,那事也定。”淳。
“思事亲不可不知人。”知人,只如“知人则哲”之“知”,不是思欲事亲,先要知人。只是思欲事亲,更要知人。若不好底人与它处,岂不为亲之累?知天,是知天道。
知天是起头处。能知天,则知人、事亲、修身,皆得其理矣。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皆知也。只是要知得到,信得及。如君之仁,子之孝之类,人所共知而多不能尽者,非真知故也。谟。
问“知仁勇”。曰:“理会得底是知,行得底是仁,着力去做底是勇。”德明。
问“知仁勇”之分。曰:“大概知底属知,行底属仁,勇是勇于知,勇于行。”又云:“‘生知安行’,以知为主;‘学知利行’,以仁为主;‘困知勉行’,以勇为主。”焘。
问:“‘生知安行’为知,‘学知利行’为仁,‘困知勉行’为勇,此岂以等级言耶?”曰:“固是。盖生知安行主于知而言。不知,如何行?安行者,只是安而行之,不用着力,然须是知得,方能行得也。故以生知安行为知。学知利行主于行而言。虽是学而知得,然须是着意去力行,则所学而知得者不为徒知也。”故以学知利行为仁。铢退思所谓三者,皆兼知行而言。大知固生知,非生知何以能安而行?至仁固力行,非学知何以能利而行?勇固是知行不可废。翌日再问。先生曰:“更须涵养。”铢。
问:“中庸以‘生知安行’为知,‘学知利行’为仁,何也?”曰:“论语说‘仁者安仁’,便是说得仁高了;‘知者利仁’,便是说得知低了。此处说知,便是仁在知中,说得知大了。盖既是生知,必能安行。若是学知,便是知得浅;须是力行,方始至仁处,此便是仁在知外。譬如这个桌子,论语说仁,便是此脚直处;说知,便是横处。中庸说仁,便是横处;说知,便是直处。而今且将诸说录出来看,看这一边了,又去看那一边,便自见得不相碍。”夔孙。赐录云:“‘问诸说皆以生知安行为仁,学知利行为知,先生独反是,何也?’曰:‘论语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与中庸说“知仁勇”,意思自别。生知安行,便是仁在知中。学知利行,便是仁在知外。既是生知,必能安行,所以谓仁在知中。若是学知,便是知得浅些了;须是力行,方始至仁处,所以谓仁在知外。’问‘智仁勇’。曰‘理会得底是知,行得底是仁,着力去做底是勇。’”
仁则力行工夫多,知则致知工夫多。“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意自可见。道夫。
问:“‘力行近乎仁’,又似‘勇者不惧’意思。”曰:“交互说都是。三知都是知,三行都是仁,三近都是勇。生知安行好学,又是知;学知利行力行,又是仁;困知勉行知耻,又是勇。”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