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论语二十六(9)


  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知,恐是与天契合,不是真有个知觉否?”先生曰:“又似知觉,又不似知觉,这里也难说。‘不怨天,不尤人’,圣人都不与己相干。圣人只是理会下学,而自然上达。下学是立脚只在这里,上达是见识自然超诣。到得后来,上达便只是这下学,元不相离。下学者,下学此事;上达者,上达此理。”问:“圣人亦有下学,如何?”曰:“圣人虽是生知,亦何尝不学。如‘入太庙,每事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便是学也。”铢。
  “下学而上达”,每学必自下学去。泳。
  未到上达,只有下学。芝。
  下学、上达,虽是二事,只是一理。若下学得透,上达便在这里。道夫。
  下学者,事也;上达者,理也。理只在事中。若真能尽得下学之事,则上达之理便在此。道夫。
  下学只是事,上达便是理。下学、上达,只要于事物上见理,使邪正是非各有其辨。若非仔细省察,则所谓理者,何从而见之。谟。
  下学是低心下意做。到那做得超越,便是上达。佐。
  道理都在我时,是上达。譬如写字,初习时是下学,及写得熟,一点一画都合法度,是上达。明作。
  问“下学而上达”。曰:“学之至,即能上达,但看着力不着力。十五而志乎学,下学也;能立,则是上达矣。又自立而学,能不惑,则上达矣。层层级级达将去,自然日进乎高明。”洽。
  问:“‘下学上达’,圣人恐不自下学中来。”曰:“不要说高了圣人。高了,学者如何企及?越说得圣人低,越有意思。”季札。
  蔡问:“有一节之上达,有全体之上达。”曰:“不是全体。只是这一件理会得透,那一件又理会得透,积累多,便会贯通。不是别有一个大底上达,又不是下学中便有上达。须是下学,方能上达。今之学者于下学便要求玄妙,则不可。‘洒扫应对,从此可到形而上,未便是形而上’,谢氏说过了。”郑曰:“今之学者,多说文章中有性天道。南轩亦如此说。”曰:“他太聪敏,便说过了。”淳。
  须是下学,方能上达。然人亦有下学而不能上达者,只缘下学得不是当。若下学得是当,未有不能上达。释氏只说上达,更不理会下学。然不理会下学,如何上达!道夫。
  问“不怨天”一段。曰:“如此,故天知。”可学。
  问:“‘知我者其天乎!’只是孔子自知否?”曰:“固然。只是这一个道理。”广。
  问“莫我知也夫”一节。曰:“此语乃是提撕子贡。‘不怨天,不尤人,下学’处,圣人无异于众人;到那‘上达’处不同,所以众人却莫能知得,惟是天知。”又曰:“中庸:‘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古注云:‘惟圣人能知圣人。’此语自好。所谓天知者,但只是他理一般而已。乐天,便是‘不怨天’;安土,便是‘不尤人’。人事、天理间,便是那下学、上达底。”植。
  先生顾义刚云:“公前日看‘知我者,其天乎’,说得也未分晓。这个只管去思量不得,须时复把起来看。若不晓,又且放下。只管恁地,久后自解晓得。这须是自晓,也十分着说不得。”义刚。
  问:“‘莫我知也夫’与‘予欲无言’二段,子贡皆不能复问,想是不晓圣人之意。”曰:“非是不晓圣人语意,只是无默契合处。不曾有默地省悟,触动他那意思处。若有所默契,须发露出来,不但已也。”僩。
  问:“‘方其为学,虽上智不容于不下;及其为达,虽下愚不容于不上。’此与‘上智下愚不移’,不相梗否?”曰:“不干那事。若恁地比并理会,将间都没理会了。且看此处本意。方其学时,虽圣人亦须下学。如孔子问礼,问官名,未识须问,问了也须记。及到达处,虽下愚也会达,便不愚了。某以学者多不肯下学,故下此语。”问:“何谓达?”曰:“只是下学了,意思见识,便透过上面去。”淳。
  问:“明道言:‘“下学而上达”,意在言表。’”曰:“‘意在言表’,如下学只是下学,如何便会上达?自是言语形容不得。下学、上达虽是两件理,会得透彻冢合,只一件。下学是事,上达是理。理在事中,事不在理外。一物之中,皆具一理。就那物中见得个理,便是上达,如‘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然亦不离乎人伦日用之中,但恐人不能尽所谓学耳。果能学,安有不能上达者!”宇。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