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的“为”与“位”
2022-12-10 网友提供 作者:艺佳(郭三佳) 点击:次
做好干部的"为",始终要树牢"为官须为民、为官须有为"的理念;做好干部的"位",始终要提高政治站位、找准角色定位、明确工作方位。干部有为才有位、有位更须有为,让"想干、能干、善干" 成为干部成长的风向标。 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凡事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干部只有干事,人生才有价值。曾有句俗语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毛泽东同志曾经把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比作"挖山",把人民大众比作"上帝",指出要像愚公移山那样去"感动上帝",汇聚起人民大众的力量把"山"挖掉。***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为官避事平生耻,有为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干部的"为",主要体现在干部的干事创业上能否脚踏实地地干一件事成一件事,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履其职、担其责、成其事。***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 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要扛起责任,敢于担当作为。对人民负责,为使命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和特质。一个人有了担当,他就能干出一番事业。敢于担当不仅需要勇气,而且更需要能力。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才有出路。 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当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为官先为民,为官者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时刻树牢以民为先的理念和态度,摒弃特权意识和官本位思想,树立民本位观念,树牢 "当官须为民、为官须有为"的理念。***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做好干部的"位", 就必须更加注重提高政治站位、找准职责定位、明确工作方位。 政治站位,是"四个意识"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做好工作的根本前提。提高政治站位,就是要求我们干部必须坚定政治立场、破除本位主义,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保持头脑清醒、态度坚决,始终要做到心里有中央,脑里有大局,眼里有民众。 干部政治站位不高,会直接影响到干群关系,抹黑党的形象,甚至给党和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会给个人成长与家庭带来严重的伤害。因而作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干部,要时刻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一定要站高望远、慎独慎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对标看齐中提高政治站位、找准坐标定位、锚定前进方向、责任做实到位。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要想把事情干好,就得找准自己职责定位和明确工作方位。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和第一职责。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要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要始终牢固树立人民的公仆意识。定位要清楚,干部就是干事的,不是发号施令、欺压百姓的,手中的权力是用来为人民干实事、干好事的。定位不清,就容易被外界的诱惑误导,对权力有了不清醒的欲望,有着错误的认识,在行使权力时变了味,失了最初的本心。 ***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党的领袖情系群众、关注民生的为民情怀,也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人民的责任。***总书记心中的好干部是这样:"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既要大胆讲政治,又要善于讲政治;既要矢志抓发展,又要善于抓发展;既要勇于抓改革,又要善于抓改革;既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又要善于化解矛盾和问题;既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又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 "为"与"位"的辩证关系对人来说,"为"才是"位"的基石和前提,"位"才是"为"的条件和保障。对干部的"为"与"位"而言,能当上干部的都应有其"位",而干部的"位",因其"不为"会永远消失。有"为"的干部,一定是耐住寂寞、顶住压力、经住磨难,不断奋发进取,而后才有其"位".干部一定要对得起位子、放得下架子、做出好样子,在真抓实干中主动担当作为、在勠力躬行中永续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文/郭三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