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 心情随笔 >

仙人脚踩紫气来,池塘泛波神奇多

  我们肥东县石塘镇塘西社区、马集社区、阚东社区之间有一口农人水利的池塘,看似普普通通,其背后却有着神奇的传说,相传是当年王母娘娘一屁股坐出来的。也有传说当年是八仙云游四海,路过此地,铁拐李贪看浮槎山的美景,失足踩出来的。本人更倾向于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踩出来的,因为有一定的合理性。

  浪波塘的传说很多,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导的义军活跃在江淮一带,由于得到民众的响应,胜多败少,有一次因敌众我寡,被元军追剿,被追到浪波塘附近,本是乾坤朗朗,突然乌云翻滚狂风暴雨,本地痛恨元军的村民带着朱元璋将士躲进了蒿草丛生的深处,走小径而脱离险境。后来,朱元璋南京登基,特派当地官员,要犒赏帮助脱险的村民,只可惜,这个独身一辈子的村民已经病故,自不能福荫后人。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领导以浮槎山为大本营的一支游击队,化整为零,灵活运用游击战术,利用浪波塘复杂的周边环境为掩护,袭扰有军事任务过境的敌伪军。让敌人在真假虚实之中,摸不清我方意图和我方的军力布置。几次的扫荡和反扫荡拉锯战,这支游击队作出了不小的奉献。

  有一段时间,浪波塘被本地的一个恶霸居为己有,用水者要向其交钱,由于淫威在外,村民们敢怒不敢言。解放初期,这个人不知得到什么风声,一夜之间,领着一大家老小,消失得无踪无影,本人再也没有回来过。

  传说的版本太多,也有人传说浪波塘当初的形成和当初古代官员治理水患有关。不管是发生过是还是没有发生过的故事,浪波塘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多少年间,从乡民们口中误读成“涝泥塘”。听本地人说,浪波塘存在已经大约有数百年,具体年月无从考证。这口塘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源的侵扰,因此一直以来,生态环境十分良好。水草丰美是浪波塘一大特点,也是起到了自我保护功能。村民们说,塘里的鱼虾鳖鳝,不仅仅是味美,而且繁殖的特别快。一年四季,是附近村民们餐桌上一道佳肴的原材料提供选项。有口味刁钻的村民,能从辨别出美味是不是出自浪波塘。但其主要功能还是农业灌溉,造福一方百姓。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浪波塘相当长的时间,算是福泽一方百姓的当家塘。围绕浪波塘周边,有属于马集社区的大小西份、大李集等,还有塘西社区的一部份村户,都是把浪波塘当作农业灌溉的所用途。浪波塘的前世只是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而今天它的作用远远大于传说的本身。老百姓从中得到的生存下去的希望,传说也不能当饭吃。据了解,这口池塘自它形成以后,给周边老百姓带来了不少的好处,确保了农田水稻和灌溉的基本水源。由于是自然形成的池塘,当初不存在归属权,风调雨顺时,周边村民都是一团和气,各取所需,各不相扰。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大涝,或大旱,争端自是不可避免。这口池塘的蓄水源,一部分是自然雨水,一部分是浮槎山的山洪。大涝时,池塘水四溢,遭殃的是农田。赶上连续大旱之年,池塘的水成了周边村民抢夺的紧缺资源。逢上了这样的灾年,这口塘就是始作佣者。围绕着这口池塘,形成家族式的帮派,以姓氏为组织,争夺庄稼急需用水。有时,是茆姓的和马姓的争;有时,是马姓的和李姓的争;有时,许多家纠葛在一起,连当地官员也都无法化解彼此的矛盾。争水时,持械相斗,互有伤亡,甚至发生伤人性命的悲剧。

  时代在变化,这口池塘并非一成不变,也像人一样经历着起起伏伏。解放后,政府部门一直在大力气,整治这口有着神奇传说的池塘,其根本目的就是合理水利资源,让这口塘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来,围绕着池塘周边的生态十分良好,由于历史遗留的下来的一些问题,几个村连年相互争夺,政府部门多次协调,确立了池塘的基本定位和归属权。加上池塘的布局不怎么科学合理,水利部门的找来专家实地多次考证,进行合理规划,作为兴修水利的依据。这口水塘,在随后每一次兴起的水利建设中,都会纳入改造升级的计划之中。在1955年至1957年全国治水高潮中,浪波塘是肥东地区最先响应而行动起来的。在不断的基础建设下,一步步趋于完善。解放后,很少出现几个村、几个姓发生争水矛盾的事件发生。作为农业用水的池塘,浪波塘在一方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几十年以来,周边村民受惠不少。池塘的利用在政府部门的调配之下,村民们不再为大旱大涝而增忧担惊受怕。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