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啬鬼的“真正隐私”
时间:2011-10-24 作者:徐知乾 点击:次
经济学法则失灵之谜 经济学界有一个著名的“专制游戏”。这个游戏是假设先给一个人一笔钱,然后赋予这个人特权,他可以把这笔钱平均分成两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赠予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当然,这个人还有权把钱全部归为己有。在这个前提下,这个人会怎么做呢?答案是明摆着的:这个人肯定会独吞这笔钱,因为人性是自私的。经济学由这个假设游戏推导出一个法则:人人都会本能地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但这个似乎无可争议的法则最近却遭遇了“滑铁卢”。以色列科学家为了验证这个法则的科学性,特意招募了203位大学生志愿者玩这个游戏。志愿者被分为两组,一组为“专制者”,另一组为“接受者”;“专制者”手里有一笔由科学家提供的14美元,他们有权把钱分成两份而选择其中一份,将另一份留给另一组没钱的“接受者”,他们也有权独吞这笔钱;这两组志愿者相互不认识并且不能交流。结果显示,有18%的“专制者”是真正的吝啬鬼,他们选择将钱独吞;有43%的人并没有把钱平均分成两份,而是自作主张地把少部分钱留给了“接受者”;但有33%的“专制者”将一半的钱留给了“接受者”,成为小慈善家;还有6%的“专制者”是真正的慈善家,他们非常慷慨地将所有钱都给了“接受者”,并没有出现理所当然的“人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情况。
最近,瑞士研究人员证实,即便是天生的慈善家,他们在幼年时期也很可能是个小气鬼。但年幼的小气鬼一旦跨越7岁这个年龄,就很可能自然而然地摘掉小气鬼的帽子。 真有这么奇妙吗?事实胜于雄辩。瑞士研究人员组织229名3岁至8岁的瑞士儿童参加了3个测试活动。研究人员向每名儿童分别展示一张其他儿童的照片,要求他们在3个测试活动中分别就如何与照片上的儿童分配所得糖果做出选择。在第一个活动中,每名儿童获得一份糖果并需做出选择,要么把这一份糖果全部留给自己,要么与照片上的儿童平分;在第二个活动中,每名儿童获得3份糖果,并要做出选择:要么自己留一份,另外两份给照片上的儿童,要么与照片上的儿童平分;在第三个活动中,每名儿童获得两份糖果,要么选择全部留给自己,要么与他人平分。结果显示,3岁至4岁儿童普遍自私自利,不考虑与其他儿童分享;5岁至6岁儿童的表现和3岁至4岁的儿童差不多,也普遍自私;但7岁至8岁的大孩子的表现就大不一样了。在第一个活动中,近80%的大孩子选择与另一名儿童平分一份糖果;在第二个活动中,多数大孩子愿意让另一名儿童获得两份糖果,而自己仅得一份;在第三个活动中,尽管面对获得双份糖果的诱惑,仍有多于40%的大孩子选择平分,但3岁至4岁的儿童选择平分的不足9%。出人意料的是,没有兄弟姐妹的儿童普遍比较慷慨。 科学家分析认为,人在7岁前后自私与慷慨程度的突然变化,只能说明是基因发挥了关键作用,很可能是人在7岁前1a型抗利尿激素分泌量较少,而到了7岁后,这种激素的分泌量猛然增多,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至于后来有的儿童长大后变成了慈善家或吝啬鬼,那也是因为7岁后,人这种激素的分泌能力产生明显差异造成的,分泌能力强的,成了慈善家,反之则变成了吝啬鬼。当然,文化修养的高低会对慈善家、吝啬鬼的产生发挥作用,但这种作用在今天看来,并不是最核心的作用。
既然吝啬鬼和慈善家带有先天的色彩和差距,那么吝啬鬼的形象就无法改变了吗?就没有办法让他们主动慷慨解囊了吗?科学家认为,好办法最终是可以找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