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须放荡
2022-11-10 网友提供 作者:班正堂 点击:次
如何在采风中深入生活,贴近自然,写出亮点呢?梁简文帝萧纲说过,立身先须谨重,作文且须放荡。我却断章取义为散文须放荡。 通过参加无数次的采风活动,写了不少采风散文,确实“看了许多作品,其中有一部给我的印象极深,那就是太像散文了,典型的散文范式。才气、感情、思想一样不缺,但读起来不带劲,不刺激,昏昏欲睡。仔细一琢磨,明白了,才气,体现为文字华丽;感情,是大众的体验;思想,是现成的别人的。这样的散文,中规中矩,刻板教条,老实厚道,咋能吸引人?打动人?”铁凝如此评价。有些作者始终走不出鲁迅式的《秋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借景抒情;杨朔式的“先写人写生活,善于想象,精于夸张,最后拔高升华的托物言志”;朱自清式的《春》《荷塘月色》文美意达、词美句丽如浓得化不开的蜜;《背影》式的写父母子女亲情,打瓦斯催泪咸感情牌;秦牧式的“写知识小品,抄抄书,平铺直叙的情感流露”;余秋雨式的“文化散文,游记加评书寓教于人的纵横捭阖”;汪真祺式的“写景抒情两不误的情景交融”;白先勇式的“菜谱式、药方式的体验分享”等等散文大家的范本。毕竟这些名家的作品有的在我们的脑海中已根深蒂固,我们从课本中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他们的作品如同书法字帖,给散文爱好者从启蒙到临摹,直到成名成家,年轻人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们在临摹与借鉴经典作品的同时,不妨跳出框框看世界,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再大胆奔放与放纵,不受格式的约束,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散文要有必要的虚实相间与虚实结合。虚实相间中的“虚”通过“实”来实现。“实”要在“虚”的辅以衬托,即虚以实为基础,实以虚为意象。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实景,把远景拉近,仿佛就在眼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由实转虚,把景物与胸怀交织在起来,从开阔的视野,可以抒发作者抱负与气度的远大理想。后面这句哲理性的“虚”确以前面写景的“实”作为基础,勾勒出背景下的实。再如陈忠实《回家折枣》中:“在巷子的水果摊上看到红枣摆上来,自然想到又到枣月了,也自然想到该回家折枣了。”虚实相间。而在“‘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鲁迅《秋夜》开篇的绝句。我已记不得什么年纪读的,却记得是一遍成诵,自此便把一缕无尽的意味绵延到现在,也把一种文字的魅力绵延到现在。”虚写。“在我的前院中院和后院,栽了七八种树,有南方和北方的两种白玉兰,粉红色的紫薇,黄色的腊梅,紫荆花树有红白两株,石榴树,九晶柿子树,还有三株枣树,都是我十余年间先后栽植的。几种花树依着各自的习性在不同季节开花,柿树和枣树也都挂果。每当花开或果熟时月,得空回到原下老屋小院,或尝花闻香,或攀枝折果,都是一种难以表达的清爽和愉悦。”实写。作者在写回家折枣,却并未按游记式的平铺直叙,而是在路上突然切换到别的地方去了,始终竭力回避“文似看山不喜平,画如交友须求淡”。 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这里的“虚”与“实”是一种类似于互补平等的关系,都是关于对象而描写,不存在以谁为基础的问题。如《登鹳雀楼》,如果后两句不是在景物上总结出一个哲理,而是进行关于黄河的一次回忆的描写,或者细致地把黄河又比喻成什么东西,或描画成什么仙境,就叫虚实结合。一幅书画作品,同样讲究黑白张弛有道,留白构图疏密结合。因此,一篇佳作,其画面感、立体感和层次感都是唯美的。 散文巧用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极力挖掘目标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许雯丽在《小七孔之美》中:“清朝道光十五年,荔波瑶族亲手修建的万古兴桥,也就是小七孔,在桥落成后,瑶族寨老定寨规,响水河谷具有仙气之灵,不许任何人砍伐神树、神木,祖训代代相传,使山水草木自由生长,若如初见,自然天成。小七孔之美,像瑶族姑娘小伙子,美得自然,美得智慧,美得开放,更美得节制。”在浓墨重彩描写景点的“桥”之后,突然急转直下,切入历史钩沉里,最后得出作者想表达“瑶家人,不与天地斗巧的大智,如玉之音,清脆悠远,在金枝玉叶间缠绕,缠绕在我心头。”的意图。比如拙作《上甲:古人佑古寨》纯粹是一篇采风游记。如果一味去使用浓得化不开的华丽辞藻堆砌,就落入圭臬绳墨了。遂故意切入“上甲不仅是典型的布依族传统村落,还是至今唯一的古榕树群文化村。相传,紧邻上甲古寨的北盘江边上有位叫依妹的美丽少女,与英俊后生布哥相爱结为伉俪。”竭力去挖掘目标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又如《秋上光明山》中:“这里边的这个是拐枣的种子,圆圆实实的,很漂亮。唐代的《食药本草》当中就记载了拐枣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有人用拐枣的树干建筑房屋,一不小心一块小木块掉进了酒坛子里,顿时,酒坛子里的酒就没有了浓烈的酒味,喝起来像水一样清淡。拐枣在中医上是非常有用的,一味解酒毒的上好中药材。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拐枣当中的提取物二氢杨梅素,可以阻断酒精到达大脑的路径,还可以中和掉体内一些含酒精的残留物,让喝多了酒不适感的人得到有效缓解,你好奇吗?”作者在上山时,写到路边的拐枣,偏偏要挖出这个小故事,意在丰富文章深厚的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