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俩读古诗(2)
2022-11-07 网友提供 作者:笑君 点击:次
表面看,韦应物写的是平常的景色。但是,一经诗人的点染,便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当然,最主要的,是蕴含着诗人的心境,有一种无言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现在,我们读着这首诗,身处在这样的情境之中,是否会增添对诗句的记忆与理解呢? 小家伙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是懂了呢?还是什么都没听懂? 一路上,我们还是听一遍,读一遍。当然,我们还聊点别的话题。 回到家,奶奶说:“爷孙俩的诗读得怎么样了?” 我看着小家伙,小家伙看着我,似乎都在问:“能背诵了吗?” 我对小家伙说:“试试!” 小家伙思索片刻,一张嘴,背出来了。即便,背得有点结巴,不顺畅。但是,能背得了,就是收获! 忽然,我想起了小时候读书,老师也经常要求我们背课文。不过,我读小学那个年代,课文里古诗词很少。老师要求,一篇课文至多两节课就得背下来。老师说:“背书,得先读书。只有将文字、语句读熟了,才能背下来。怎么样才能读熟呢?就是先慢读,后快读,读到一张口就如同水阐放水似的哗啦啦作响,也就自然而然地背下来了。”老师还说:“知道早年间私塾学堂里的先生怎么教学生的吗?无论教授诗词,或是古文,基本是不解释文义的。只要求熟读,要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据说,这样的读书,因为字节、声调的不同,导致学童们读得悠扬顿挫、摇头晃脑、东倒西歪,仿佛是一湖浪涛似的,此起彼伏,引人入胜,一道自然的风景。 这样的读书,看似不科学,缺乏某种方法。实质呢?书读熟了,背得透了,书就融入血液了,成为永恒的记忆。几十年后,学童成为老者,却能回忆出所读过的每一部书。而且,书的内容,书的思想,都能够如数家珍地与他人分享。 下午,我改变了方法,也从读开始,先看着手机上的文字,我读一遍,他读一遍。他读一遍,我读一遍,反复地读着。 还别说,读了几遍以后,便不用看手机,倒记住了。也就是说,背下来了。 接着,我又试着和小家伙实行交替式的背。即,我背第一句,他背第二句,反复地往下进行。翡翠湖一圈下来,不仅背了生疏的,还多次将背过的再拿回来熟读。 小家伙在我们这待了两天,除了说过的那几首诗,还背了[唐]王维的《鹿柴》,[唐]白居易的《暮江吟》。这五首诗,全都是在早晚的散步路上完成的。既没影响听“手表”里播放的故事,也没耽搁在秋千架上摇荡百十个来回。 送小家伙回家的路上,奶奶问道:“你的诗背得怎么样了?” 小家伙说:“很好呀!奶奶,我背给你听听?” 于是…… “[唐]王维,《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声音朗朗,童味浓浓。山空人稀,鸟语花香。这是春天吗?不是春天,能这么悦耳、撩人! 2022年2月14日写于合肥翡翠湖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