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有这样几个动机,促使我动笔写这个,我目前尚且不知道究竟是长,还是短的东西。就我当下的心情来讲,我希望将之写成一个短篇。顺便插入一句: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尚未写成一个东西之前,就开始谈论它。我隐约的预感到,这其中也包含着莫大的真理。这真理当然与写作有关。这真理牵扯到了如何去写一个东西。也说明了一个东西,究竟是如何从众多一个人所不能把握,以及能够把握的事物中得以诞生。我想起一个古老的比喻:写字的人所做的事情,正是从无形之中取出有形。恰如一个雕塑家从一块大理石中取出一尊雕像。当然正如雕塑家所最后得到的雕像有可能是完美而精巧的,或者是拙劣而粗糙的,一个写字的人最后所写出的作品,也无非是这两种结局。但是究竟最后的结局是好是坏,这一定不是一个写作者最先所应该考虑的东西。写作者最先最坚定最不惜一切所应该考虑的事情,是应该不遗余力的将之写下去,将之完成。当然从一般的机理上讲,这也应该是一切做事情的人,最先考虑的事情。其实,努力的将事情完成,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信仰。对于世间的一切人,坚持做事情就是一切。正如对于世间写字的人,坚持写下去就是一切。说起来惭愧,我也只是在几年前,领悟到了这个道理。其实我一直在心中默默的筹划着,专门为此一理念写一部长篇小说。我甚至已经为这部长篇选好了最主要的人物。可惜我目前仍旧觉得写这部长篇的时机未到,因为我觉得生命不止,劳作不息的那种精神,迄今为止,还没有深深的进入我的血液。尽管我已经领悟到了它的力量。 现在回头说什么是一个人所能够以及不能够把握的事物。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了。大的令人心惊。其实这个问题所指向的,并非只是写作。而是关于整个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之中所包括的人生。自然的世界,心理的世界,际遇的世界,命运的世界,气候的世界。我的人生,你的人生,他的人生。这一切当中,作为一个写作者而言,所能够把握的实在太少了。况且一切又在永不停止的变化当中。所以写作的事情,只能用一种最普通,最谦虚的心态来进行。由一段最具体的心绪开始,从一件最具体的事件开始,从写作者本人这样一个最具体的人出发,写作才能开始。而这种开始所可能导致的结果,又可能是伟大的。因为从无形到无形,从有限到无限,从此刻通往未来以及过去的路,就此拉开了。刹那即是永恒,一沙即是世界,人即是天。这是多么神奇的一条道路。 促使我写这个东西的动机如下。 第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我忽然理解了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回到平凡的生活中,人们经常在说,预见性是指导人们生活的优秀品质。当然从某一角度上看,这样说也并非完全正确。因为人的预见性总是近视的,而至于这种近视的预见性究竟能够将一个人的生活指向何处,更加难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古人说的塞翁失马,或许正是此意(当然原文之中,可能更多的是指命运的变幻无常)。在我小的时候,我经常听大人们说起这样的话语。一句是:前面的路黑洞洞。一句是:早知三日事,可为人上人。这些来自于民间的朴素谚语,颇带神秘色彩的告知了人们对于未来的预见性是多么的困难。当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这样一种预见性的渴望。可是到此为止,我要说的是:对于未来的预见性,根本上还是要来自于想象力。想象力才是最伟大的。在真实平凡的生活中,每个人时刻都与未来一墙之隔,或者隔案相望。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就是,我们总是要走进未来中去。可是我们究竟要以怎样的方式走进未来中去?或者说,我们希望我们怀着怎样的心态走进未来,又在未来当中处于怎样一种状态?这就是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把握的事情了。未来的事情会怎样发展?我们会不会因为现在的抉择而在进入未来的时候而感到内疚,悔恨,我想这几乎是任何一个人不可不追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需要我们用我们的想象力去事先,当我们处在此刻的时候,做出一个预见性的判断,从而决定当下的行为。对于最平凡的人的最平凡的生活,而不是仅仅对于相对论这样神秘的事物,这才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宝贵的知识。那么就此而言,我是不是可以说:想象力就是知识本身。(当然回到写作本身,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提升想象力,才是写作的根本目的)。 第二:勇气比想象力更重要。单拥有想象力也是远远不够的。我知道这个世上有一些人,他们的确拥有了很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使得他们对于未来的发展,还是能够做出一个大致正确的判断。可是就在实践的环节上,这些富有想象力的人却还是败给了勇气不足。因为现实利益的问题,他们采取了一种相对懦弱的行为。这种行为保住了他们当下的利益,与生活的舒适。但遗憾的却是从此失去了更为珍贵的东西。比如正直,比如诚实,比如道义,比如人格甚至做人的底气。因为勇气不够,他们失去了另外一种进入未来的方式。如果他们真的拿出了自己的勇气,相信自己的想象力,或许他们进入未来的时候,应该是光荣的。更朴素的说,他们应该可以做一个更具有人格的人。 第三:通过这篇文字,我要对自己曾经的过失表达深深的忏悔。这是我写作这个东西的第三个动机。这个动机,多多少少,有一点虚伪。实际上也在同时宣布我的这些语言的无力。因为忏悔本身,就已经说明了,我并没有用自己的行为,严格的恪守我心中已经领悟到的关于想象力和勇气的理念。也已经说明了,我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弱者。我既没有用自己的行为去实践我的勇气,我更没有对我的想象力负责。我本来可以一言不发,就此沉默一生一世。可是我依旧在忏悔,在写这些东西,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希望,就此与过去来一个一刀两断。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勇气去用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语言,来更加正直的走进未来,不再忏悔。 正文: 1 孔子是仁义大学的一名老师。今年31岁,职称现为讲师。明年,也就是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的这一年,将要评副教授。他于2002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这个大学教书至今。期间认识了与他同在一个教研室的同事潭灵,并且结为连理。目前,潭灵也已经怀孕有9个月,随时处于待产状态。孔子工作的城市,距离自己的家乡2000公里。家中有老母将近70,另有兄弟姐妹4人。或许这些,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孔子的一些个人的,外在的信息。而至于他的内心,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一无所知。或许在即将到来的故事里,我们可以从孔子的一些行为得知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但或许,我们仍将一无所知。因为对于一个人的认识,正如对于世界的认识一样,我们永远无法得到一个真相。 上个月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孔子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内心的矛盾当中。说起这个事情的来因,我们还是不妨先说说另外一件事情。而这个事情,就是一件叫做‘本科教学评估’的事务。 按照中国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条令,但凡这个国家的大学,必须要通过若干年进行一次的考核。这个考核针对所考核大学的各种办学条件,诸如师资力量,教学条件,软件硬件方面的建设等等,要对这个大学是否有能力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进行一个评估。从而做出适当的判断,以便做出一个相应的处理办法。这也就是所谓的本科教学评估了。而在这个评估过后,倘若被评估的大学被认定为合格,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大学可以继续在社会上招生,继续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了。可是假设这个大学被认定为不合格,那么这个大学就要在来年被勒令停止招生,至少也是限制人数的招生了。当然关于这个评估本身,不是我们这个故事的重点,我们在这里暂且不做过多的讨论。而至于评估本身当中,究竟评估的专家组是如何从中牟利,也并不严格的遵循着客观的标准执行,而是掺杂进去了很多主观性的东西,更加不是我们要关注的对象。我们在这里重点要讲述的,还是在仁义大学的本科教学评估当中,我们的主人公,孔子所遭遇到的一系列的故事。 07年的7月,也就是上个月,仁义大学的期末考试刚刚结束。考试一旦结束,所有的老师就立马按照学校的吩咐,加班加点,花费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将此次的期末考试试卷认真而严格的改完了。其实此次考试之前,学校早就放出了风声。或许这样说还不太准确。事实上是学校在教工大会上,对学校的所有老师传达了如下的精神。学校方面说,此次考试的试卷,毫无疑问的,就要成为10月份,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来到学校评估的一周时间内,被专家重点抽查的对象。所以,校方不无暧昧的说,我们的全体教师,是不是要在此次考试前,尽量的掌握好一个试题难度的问题。也就是说,是不是要尽量,让我们学生的成绩合格率高一点。因为只有那样,才可以让专家组觉得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相当不错。学校的口气尽管暧昧,可是老师们听到这话,也是理解的相当透彻。此一精神的实质,老师们认为,也无非是考试前给学生们变相的透漏一点题目罢了。因为也唯有如此,才可以达到学校的要求。当然尽管这样做,对于老师们的良心,甚至品质,到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实际上,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在变相的伤害这样做的那些老师们的人格。 孔子的确考虑到了这一点。自从进校至今,考试前给学生透露题目的行径,他一次也没有做过。从内心当中,他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也是不好的。因为这样做,除却了伤害到老师的品德之外,更要命的还是要势必伤害到学生的成长。所以这一次,即便是在理解了校方的精神之后,孔子还是没有这样做。结果在他所担任的两门课程的考试结束,并且阅卷结束之后,他终于陷入了一场被自己的正直所导致的麻烦当中。大约一个星期之后,在所有的考试成绩被上报到学校教务处,并且已经通报给了学生之后,学校却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学校以一种极其神秘的方式,由大领导传达小领导的方式,最后将这个惊人的消息通知给了每一个老师。这个通知说:但凡此次期末考试的科目,有一半学生卷面成绩不及格的,必须重新进行考试。而重新考试的题目,必须要将百分之八十的内容,由任课老师全部告知学生。显然,学校在做出这样决定的时候,也是经过了相当的深思熟虑。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大多数学生的及格,又可以防止太多的学生考满分。而这样的试卷,这样的成绩,不仅可以显现出学校的教学水平,又可以让专家组觉得真实无比。 应该说,当孔子从自己教研室的主任那里得到这样的口头通知的时候,他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当中。关于他当时的心情,我们完全可以从他当天回家之后,给自己老婆说的一番话上得到一个了解。孔子对自己的老婆说:我已经不是愤怒了!我已经是出离愤怒了! 那一夜,躺在床上,孔子一夜未眠。他被各种各样的情绪灼烧的遍体火热。他忽然想起不久之前,他还对自己的学生说过这样的话。孔子说:任何时刻,我希望你们能够真诚的对待自己,也真诚的对待世界。我告诉你们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好人,并不是因为如此做能够给你们带来任何的实质性的利益与好处。我告诉你们去这样做,是因为这样做是对的。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这行为的价值所在。这其中的逻辑其实也很明了。因为如果做一个好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去获得任何的好处,那么岂不是人人都去争着抢着的去做好人了。实质上做好人或许不仅不会为个人的生活带来任何的利益,还会让一个人为此而遍体鳞伤,深受煎熬。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要告诉你们去做一个好人。做好人就是做好人的奖励。那么如果将这个话具体化,我对你们的希望则是,希望你们在不久的将来,走入了社会,但凡遭遇到重大的抉择之时,一定要以正直和诚实为最高准则。你们如果长期坚持这样的去做事情,我相信,你们会从其中获得一生的最大幸福。而这个幸福,往往是用社会上的其他价值判断标准无法痕量的。因为这种幸福,就像一口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永远也不会枯竭的泉水。它会随时的从你自身之中涌现。 而与此同时,孔子还记起了几年前,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自己的朋友说过的话语。那时候,孔子说:我希望在我未来的人生当中,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在人生的任何一个时刻,我都有无限的底气,无限的勇气。比如说我可以随时随地的在我的领导面前拍桌子走人! 可是这一夜,当孔子记起自己当年曾经说过的这些话的时候,却是如坐针毡。此刻,就是孔子人生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选择的时刻。可是也正是此刻,孔子才觉得用自己的行为去印证自己内心当中的理念,竟然是如此的困难。孔子此刻实际当中所遭遇到的问题是:如果他现在敢于违抗校方关于重考的命令,那么他就要在学校里遭遇到一系列的麻烦。当然孔子的想象力还是不错。也就是说,孔子对于未来事态的发展,还是具有着相当的穿透力。因此他也考虑到了,假设他现在就是坚决抵制学校的重考命令,学校也无法将他立马开除了。因为毕竟就从事情本身来讲,重考一事当中,学校毕竟处在理亏的一方。重考毕竟是在作假,重考本身毕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可是即便如此,孔子也同时考虑到了,如果他胆敢抵制学校的命令,那么在之后的日子里,他还是要遭到学校的许多报复。比如就说明年的副教授晋升,很可能就要遭到来自于学校的否定。即便不如此,也至少要经历许多的麻烦。当然,这还只是之后的事情。更为关键的是,如果现在抵制学校的命令,那么就在当下的这段时间内,孔子肯定要陷入很多的麻烦。孔子深知,当一个人跟一个团体,或者说一个社会对抗的时候,必然要陷入到无止境的消耗战当中去。就算这个人站在相对正确的立场也是如此。这是一条自古至今从未失效过的真理。假设这个人一定要为捍卫这条真理而战斗,而决定与整个的社会为敌,那么或许他将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他的一生。孔子还或许是一个精明事故的人,所在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是:他要不要去为了自己内心当中所以为的正直的信念,去陷入这场孤身作战的斗争中去,从而让自己先前宁静而有规律的生活被打断,变得枝节旁生。 当然此时最令孔子感到尴尬的就是,他忽然发现自己竟然是如此的无力。他原先所希望自己能够随时做到的事情,他居然根本就无法做到。孔子的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孩子一生出来,经济方面,孔子必然要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可是假设孔子现在就将这份工作辞退了。也就是说,干脆就从这个大学里辞职了。那么孔子还真觉得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将自己的生活问题解决,更不至于让自己马上要出生的孩子陷入困境。如此想起来,孔子更加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无能,那么的无力。这种情绪是很痛苦的。当需要用自己的行为饯行自己的信念而不得,退其次想要用回避的方式跳出这种尴尬的处境竟然也不能实现的时候,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失望情绪可想而知。 可是生活依然得继续。一夜的烦恼之后,最终还是得对现实做出一个行为。第二天,正当孔子的心情还处在暧昧状态的时候,他接到了自己顶头上司的电话。在电话里,孔子的上司对孔子交待道:今天下午三点半,你所任课的班级已经被通知到某某教学楼某某教室等待你去进行重考前的辅导工作。希望你准时去给学生进行一次适当的辅导。请你尽量将此次重考试卷的百分之八十的内容告知学生,让所有的学生能够考到一个比较高的分数。 孔子接到电话之后,内心的激愤无以言说。中午休息的几个小时,几乎是处在百般不安的状态。去还是不去,这真的成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去了,便意味着孔子屈服了。因为现实的利益而屈服于体制了。从而将自己内心的信念给彻底的放弃了。也将自己的人格,道德,以及一切自己之前曾经引以为傲或者说所无比看重的东西给出卖了。理想自此便成了一个虚幻不在的词语,剩下生活当中,也只有利益存在了。或者我们可以说,一个高尚的人,自此从人间消失了。也永远的从孔子的内心消失了。而去了,同时还会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孔子自此也将永远无法有勇气给学生面前提起任何关于正直和诚实的话语了。因为去了就意味着孔子将彻底的推翻自己先前曾经对学生的一切教导。他将用自己的行为明明白白的告诉学生,我之前所说过的一切关于好的概念,全部是虚假的。如此思考的时候,孔子不觉感到深深的惭愧起来。实际上,孔子不知道自己将用怎样的步伐告诉走进教室,用怎样的口吻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极其荒唐的事情。 下午三点半,孔子还是去了教室。面对着学生,孔子险些哭了出来。孔子说:我来到这里,只能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证明了我是一个懦弱的人。是一个缺乏勇气的人。因为现实生活的利益,我没有胆量从这个学校里辞职。为了保住我的饭碗和现有的利益,我来昧着良心给大家辅导,协同学校进行一次无耻的造假工作。辅导其实已经不必要了。待会我将此次考试的卷子复印给大家一份就行了。我现在只能说,到此为止,我要收回我之前曾经给同学们真诚的说过的一些话语。当然我现在是更加真诚的告诉大家,我之前告诉大家要真诚,要诚实,要正直的那些话语,都是假的。我要告诉大家,在之后的日子了,你们要紧紧把握住自己的利益。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现实的利益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事物值得你们去拼死寻求了。唯有利益,才值得你们去费力寻求。当然高尚之类的词汇,从此你们再也没有必要记在心上了。因为相对于生存的事情来说,原则也不过只是扯淡的东西。 辅导过后,孔子在三天后去监考这次重考。学生们在底下很快就把题目打完了。还有些更为操蛋的学生,居然在事先拿到了考卷之后,还懒得在底下看看。所以在考场上不断的传抄纸条子,甚至还偷偷的将书拿出来抄。孔子看到着情状,不觉感到十分心酸。心想,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你光明正大的将书拿在桌子上抄袭,或者将别人的卷子拿过来抄袭,我又能拿你怎样呢?本来我们不就是在造假嘛。还何必做的如此遮遮掩掩呢。岂不是有一点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味道。想到这里,孔子对学生也产生出许多抱怨出来。心想你们又没有什么利益关系,何必象我一样行为呢。如果此刻,你们能够出来一批交空白试卷的人,或者干脆拒绝不考试,当场离开考场的人,那倒是给我一次机会了。这样,我也好借机处理从而抵制学校的此次行为啊。孔子此时恨不得有一个学生能够大闹考场,提起一个凳子将自己的脑袋打烂。那样自己倒是可以挽救自己的信念了。可是再心平气和想的,自己都没有勇气实践的行为,现在反倒期望学生能够做到,岂不是也太卑鄙了。于是怀着这样的心态,孔子最终看着所有的学生结束了此次重考,那么完美的配合了学校的此次造假事件。那些上次没及格的学生尽量的将试卷打好,为的是浑水摸鱼,借机在这个科目上不劳而获的得到一个合格的成绩,那些先前考的不错的学生,也是敷衍了事的将试卷答了一下。因为事前学校就给学生做了思想工作,此次考试的卷子,目的只为了让专家组的人看。所以上次和此次考试的分数,就学生个人而言,取其中较高的成绩算数。 又过了三天之后,孔子将重考的卷子改完了。按照学校的要求,将这次的考试试卷装订好了,备专家组进校时查看。而将两次考试的成绩中做了一个挑选,将每一个学生两次考试中的高分拿出来,做了一个新的成绩登记表,交给了教务处。 此次事件就这样结束了。之后孔子对自己的某个朋友说道:从此以后,我将再也不提任何的关乎到内心法则的词语。再三天之后,孔子的儿子鲤鱼出生了。看着自己新生的儿子,孔子忽然觉得人生无限悲哀起来。 2 一切背景仍如上所述,我们的主人公还是孔子。现在故事走到了那一夜。也就是孔子接到学校重考通知的而陷入内心纠缠的那一夜。孔子在经过一夜的思考之后,第二天,当自己的顶头上司打来电话,通知他去给学生进行重考前辅导的时候,孔子坚决的表达了自己的反对。孔子在电话立说:我不去。我也不出重考试卷。因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孔子的态度让领导恼火不已,可能是觉得在电话里说不清楚,干脆就叫孔子到自己的办公室去一趟。 孔子去了领导的办公室,在那里,跟领导进行了一次针锋相对的对话。 领导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难道你不知道学校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孔子说:我的确知道学校为什么要这样做。无非就是弄虚作假,在即将到来的本科教学评估中蒙混过关呗。 领导说:那既然你这么清楚,为什么就不能配合一下校方,让这个事情顺利的过去呢? 孔子说:可是我觉得只要我这样做了,可能对于学校,对于学生所造成的伤害,可能要远远大于我们所获得的好处。 领导说:言重了吧。 孔子说:一点也不。因为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此之前,或许我们学校里有无数的老师,曾经花费了无数的心血,无数的口舌,以及他们自身的行为力量,来力图使学生明白一点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做一个诚实的人,才是为人之上策。而也就是这一点点最简单最朴素的道理,才构成了大学最核心最本质的精神。而或许,就算在外在因素的冲击下,在整个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这样的一个道理也在逐步的进入到了某些学生的内心深处,并且正在日益增长,成为他们指导人生的重要法则。而如果我们现在这样做,也就是搞一次虚假的重考,那岂不是意味着我们之前所有做的努力都白费了。我们不仅仅是要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更为恐怖的是,我们几乎在向学生宣布:我们之前所有所看重的所坚持所灌输给你们的真理,其实都是假话而已。那么之后,我们还怎样能够有一点点地底气站在学生面前说话。而我们又该对他们说些什么?难道我们是否应该在之后的日子里,对学生这样说:对不起,其实你们才是对的。人生就是如此,在任何时刻,总是以你们内心当中最邪恶最阴暗的想法去度量人生就对了。把那些关于真善美的理念,权且当作一些噱头随便说说吧。 领导听了孔子这一席话,似乎显得很不开心。随即说道:或许这些道理,不用你给我解释,我也能明白吧。我说你是不是太认真,太钻牛角尖了。毫无疑问,你说的全部是对的。可是现在我们这样做,不也是一种权宜之计嘛。这一次重考,也不意味着将来还会有重考。我想学生也会明白这一点的。只要顺利的通过了本科教学评估,什么事情还是可以回到正道上来的嘛。到时候我们再寻找机会,跟学生解释,让学生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估计也是行得通的。可是如果我们现在就拒绝重考,表面上的事情做不到位,那么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估计就不可挽回了。本科教学评估不合格,学校就要被限制招生,学校的经费也要被大量缩减,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作为这个学校的老师,也要面临着失业的危险了。到时候学校都解散了,你都不在这个岗位上了,那你怎么还有机会探讨塑造学生的人格呢? 孔子此时已经气愤到了极点,领导无耻的话语让孔子更加大胆起来。孔子说道:那么你的意思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自己的利益,我们就只能把道德诚信当作一种可以随时被我们使用,也随时可以被我们丢弃的工具了。那么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的大学还叫做仁义大学呢?为什么干脆不叫做利益大学呢? 孔子的话也惹恼了领导,领导一下子火了起来:你怎么敢这样跟我说话?你以为你是谁?我叫你来,无非是想劝劝你,做做你的思想工作,让你在组织重考的过程中,不至于太委屈。可你看你现在这种态度,好像离开了你,重考的事情就办不成似的。我明白告诉你,这一次重考的决定,是学校高层定的,你办也得办,不办也得办。如果你真的不想办,你直接辞职就行了,不用在这里跟我废话。 孔子一看领导光火的样子,心里反倒踏实了,缓缓地说道:辞职?我是决计不会辞职的。因为我现在想不出辞职的理由。我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但是我还要坚决的告诉你,我的这两门课程,我是坚决不允许重考的。我也会用尽一切办法,阻止你们在成绩上弄虚作假。除非学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辞退我。既然事情都到这一地步了,我也明白,我和学校再也不能站在同一战线了,那么我干脆就做好一切准备,等待你们来辞退我。但是我还要保证一点,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我一定不会妥协,我一定要把真相尽可能的揭露出来,到时候哪怕我走人,也要看看你们如何应付这种尴尬的场面。 孔子这样一说,几乎就把脸撕破了。领导脸色变得铁青,几乎是用发抖的声音说道:好,你行!那我们走着瞧!我怎么就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中国的现行体制下,任何一个领导,一旦遭遇到类似于孔子的领导今天所遭受到的待遇,肯定是气昏过去了。这一点并不稀奇。长期以来,中国的各个大大小小的领导,总是习惯了对上负责,而对下面的群众的意见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所以根本就没有预想过自己的某个下属,居然还有可能跟他翻脸,跟他进行一场平等的对话,所以孔子的领导在当时面对孔子如此的话语时,几乎是再也不能言语了。局面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然而孔子到此时还意犹未尽。或许是平日里难得遇到今天这样一个珍贵的和领导交流的机会,孔子觉得不如将自己所有的意见给抒发出来。于是孔子继续说道:走着瞧就走着瞧。可是今天顺便,我也给你提个醒。你说说就这个重考的事件上,你是不是也显露出了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小人?你口口声声说重考是学校高层的决定,可是你作为一个中层领导,身负着沟通下层民意以及上层决定的重要职能,你又究竟做了什么?难道你不能用自己的判断和认识来估计上层意见的对错,进而向上反映情况,进而促成事件的另一种处理方式?你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一味的迎合上层意见,甚至不管其对错。难道你敢否定,你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就是想最大程度的维护你的个人利益,保证你的前途顺利,利益通达?你倒说说,你是不是这样? 领导听到孔子说道这里的时候,已经气得几乎疯掉了。险些没从椅子上栽下来。而孔子此时才显得更加无所畏惧起来。他陡然觉得一股浩然正气正在从自己的身上冉冉升起,同时看着眼前的领导正在慢慢的萎缩,几乎要变得消失不见。 孔子随后便离开了领导的办公室。接下来的事情我们需要简略的给大家交待一下。那就是此事件之后,孔子的两门课程果然没有再被要求重考。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之后本科教学评估如期到来的时候,孔子的那两门课程的试卷,不知道是因为校方的精心安排,还是缘于机缘巧合,也最终没有被专家组抽到。而当学校的本科教学评估终于顺利的通过的时候,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包括孔子的生活。 而孔子之前和领导的那一次冲突,在一切复归平静之后,也逐渐被淡忘了。我们得着重强调一点:虽然孔子之后在学校里,在各个不同的场合和际遇下,也曾为当年的行为付出了一些惨痛的代价,但是更为重要的一个事实是:孔子并没有因之而死去,孔子之后还一直在好好的活着。而且越活越年轻,越觉得生活是那么的富有滋味起来。等到孔子的儿子鲤鱼出生的时候,孔子无限感慨地对自己的某个朋友说道:哎,真的,其实一个人,只要他愿意按照自己内心的法则去生活,别人终究是奈何不了他的。而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真正的活在世上。我的儿子,也希望他将来能做一个这样的人。 3 一切背景仍如先前,只不过这一种故事的发展当中,孔子却没有跟领导发生冲突,也是按部就班的,听从了领导的建议,去跟学生作了重考前的辅导工作。而第二天,孔子拿着重考试卷,就出现在了学生面前。 由于前一天已经给学生透露了大多数的题目,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在考场上表现得相当自如,俨然一副下笔如有神的感觉。考场里钢笔的刷刷声听起来颇有些气势。孔子一个人监考,在教室里踱来踱去,忽然一转身,就看见某个同学正将一份夹带压在手下,将提前准备好的答案,往试卷上抄呢。 孔子一见此状,不觉心中一喜。旋即朝那个学生冲了过去。孔子在大学里教书也已经多年,一般情况下,对于考场上的作弊行为,总是拥有着无限的容忍力。以前遇到此类情形,要么就是走到那学生跟前,轻轻地敲一下桌子,提醒该学生不要再继续下去了。要么就是将学生手上的夹带收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格外的关注他而使他无法作弊。可是孔子却从来没有当场就将作弊的学生揪出来过。因为一旦那样做,该学生的作弊事件就必须上报到教务处,从而成为一次事故。而那样,那个作弊的学生就要面临着被处分的惩处了。 可是这一次,孔子却表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行为方式。当他冲到那作弊的学生身旁,立马便将那学生的试卷没收了。旋即便大声地对那学生说道:走,走到教室外面去。 那个学生也被孔子的行为吓了一跳。可能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样一种荒唐的考场上,前一天给自己还在透漏题目的老师,居然今天就在考场上变得如此一本正经起来。那学生也不由在嘴里支吾道:干什么呀?反正不就是作假嘛。 孔子听学生这样说,也不理会。他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他知道,此时跟学生解释什么,或许纯属多余。他只知道或许在许多年后,当这个学生有机会跟他谈起往事,或许不会对他今日的行为有丝毫的埋怨。于是孔子也不搭话,只是催促着该学生离开了考场。而在该学生离开考场之后,孔子随即便在那个学生的试卷上用红笔写了作弊的纪录,并且标明了日期。随后孔子便在一张白纸上写了一个简短的作弊事件报告,用钉书机将之订在了试卷上面。 待考试结束,孔子收起了所有的试卷,连同那份作弊试卷,带到了教务处。待孔子将今日考场上的事情一一报告给教务处有关人员,并且将那份作弊的试卷单独递给教务处时,教务处的人不觉大吃一惊。 教务处人员的反应几乎是不言自明。这些人面对着似乎懵懂无知的孔子,居然真的有些疑惑了,他们不知道孔子究竟是真傻,还是在装疯。重考的目的,无非就是要瞒天过海,就是要把一切事情做到不露痕迹。可是孔子在重考的时候,却偏偏抓了一个作弊的学生,这真的是给他们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有些事情总是不好说破的。尤其对于那些想要做婊子,还要立牌坊的人来说,有些事情根本无从启齿。孔子现在在重考的考场上抓到作弊学生,几乎就等于毁掉了这次重考。因为重考的试卷里要是少了一份试卷,将来面对专家组,这就是一个大大的疑点。可是要是将作弊的纪录如实汇报,那么更要牵连出太多的问题,或许会使整个的事情露出马脚。可是即便如此,教务处的人却也不好责难孔子。毕竟在表面上,孔子依旧是在尽一个老师的义务和责任,他的行为似乎并不过分。 教务处的人面对此状况,一时不知如何对付。慌忙之中,便把学院的领导喊来了。而当学院的领导知道了整个事情的原委,也不觉面如土色,失望至极。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次好不容易达成的重考,居然这样就被孔子毁掉了。 可是事已至此,似乎也没有人能再愿意为此事件纠缠下去了,于是这个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学院的领导黑着脸,叹了一口气,对孔子说道:好吧。要不关于你的课程的重考,就取消了吧。成绩还是以先前的考试为准,今天的试卷你自己带回去吧。 孔子听领导这么说,心中的喜悦不言而喻。可是表面上,孔子还是显得闷闷不乐,离开的时候,嘴里还在嘟囔道:真是的,这岂不是白白的浪费我的时间! 而最后,我们还是需要给大家就孔子之后的人生,给大家做一个简略的交待。我们所知道的是,孔子从此以后,在生活中所采取的行为愈加大胆起来。我的意思是指,他的行为往往出人意料,却又符合情理。或许待他一旦做出了某种行为,别人也曾在事先想到过那种方式,可是如果不是他率先行为,估计那种方式就要永远不见天日。而当人们屡屡惊奇于孔子的各种特立独行之时,孔子往往用这样一句话表明自己的态度。孔子说:想不到而不去做,那是你的权力。而如果你想到了却不去做,那就是你的罪恶了。人之为人,不就是行为而已吗? 4 与前三种走进未来的方式不同,在这一种变化里,在孔子接到了重考的通知,并且感受到了这个社会的败坏之后,孔子毅然辞去了在仁义大学的职务。因此,孔子丧失了许多他可能在前几种选择中还能得到的生活的舒适。之后详细的故事我们将不再讲述,只是将一个重大的事实告知大家足以。那就是因为克服了这一次恐惧,在之后的人生里,孔子变得再也无所恐惧,甚至对于死亡也不再恐惧。许多年后,当孔子70寿辰的时候,面对着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自己的学生,孔子这样说道:每个人的一生,或许都要面临许多选择,而在这些选择前面,他必须做出一种确定的行为,以便支持他的选择。而正是这无数的选择的决定,最终导致了一个人的产生。我要说的是,在任何选择面前,不要害怕。去追问你的内心,让它告诉你答案。因为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的内心一定会为你指出相应的选择。(全文完) 后记: 对于一个文本,其实后记就如同画蛇添足一样,纯属多余。可是我要在这里强调的是,写这个不伦不类的东西的过程,却让我的内心深受教益。第一,当我脑海里最初产生这个东西的一个大约概念,我心中是颇为激动的。我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将之处理好,或许这个东西可以成为非常好的一个文本。可是事实上,当我走笔无力之际,那种内心中的完美期待和技术上的无能无力所产生的冲突,却犹如一根毒刺,刺得我心中隐隐作痛。所以这个过程更为强烈的提醒我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为了期待产生出一个完美的东西,一个写作者必须遭受这种内心的煎熬,却做到永不放弃,一直坚持写下去,直到等待到自己最好的那个状态,等待最好的东西诞生的那一个时刻的出现。除此,一个写作者再也没有丝毫办法。因为除了容忍自己继续写下拙劣不堪的作品之外,放弃就意味着再也没有机会了。 第二,写一个后记,希望将写作这个东西的前后过程,以及内心体验,以及整体的思路梳理一下。既然文本不能自给自足的说明问题,那么只能作为自己的练习,将事情做得尽量完备一些。虽然丢脸,但也算是对自己负责了。 如是而已。 2007.8.31(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