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比天空宽广的是你的胸怀

学会感恩,拒绝抱怨(全文在线阅读)  >   比天空宽广的是你的胸怀

    第七章 比天空宽广的是你的胸怀 (1)

    原谅生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苦恼和悲哀常常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抱怨,其实生活仍然是生活,关键看你以怎样的态度对生活。每个人都会有沮丧失落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会对一切感到乏味,看什么都不顺眼。面对高考落榜,面对失恋,面对解释不清的误会,我们的确不易很快地超脱。你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如果你战胜不了自己,你就没法不失败;想不开、钻死胡同,全是自己所为。

    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必过分纵容自己的哀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出去或登到山顶上去,你会看到另一番景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看清了自己,再来看生活,也许多了几分宽容在里面。生活本身并不是可以实现所有幻想的万花筒,生活和我们是相互选择的,不该过分计较生活的失信。生活本来就没有承诺过什么,它所给予的,并不总是你应当得到的,而你所能取得的,是凭你不懈的真诚和执著才能得到的。

    人类以热爱生命为目的,人类中却有另一部分人以猎取生命为职业,一位德国作家兼心理医生维克多·费兰克,在回忆自己住纳粹集中营的生活时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不能被剥夺,正是这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使得生命充满意义且有目的。那一刻我所身受的一切苦难,从遥远的科学立场看来,全都变得客观起来。我就用这种办法把自己超越;在困厄的处境中,我把所有的痛苦与煎熬当成前尘往事,并加以观察。这样一来,我自己以及我所受的苦难全变成我手上一项有趣的心理学研究题目了。”

    这种方式值得借鉴。当我们凭窗而坐,静观一本关于战争或其他的书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快活,不滋润?

    原谅生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原谅生活,不是淡漠所有的不公,不是为了超脱凡世的恩怨,而是要正视生活的全面,以缓解和慰藉深深的不幸。相信生活,才能原谅生活,如果你的桅杆折断,不论是你自己的错,还是生活的错,都不该再悲哀地守着孤单的小舟。你何不重新支起新的桅杆呢?

    宽容,让痛苦变为甜蜜

    哲人说,宽容和忍让的痛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这句话说得诚恳而有深度。宽容是痛苦的,它意味着放弃心中的愤愤不平,将往日的种种侮辱和痛苦生生咽进肚里。这位哲人能体会到宽容者内心的矛盾和波动,是从人的内心出发,十分诚恳。同时,他又指出了宽容的必然性,因为宽容最终会换来甜蜜,而不宽容则只能给人带来更多的痛苦。即使是从追逐快乐甜蜜、远离痛苦这一“趋利避害”的简单本性出发,我们也应该在伤害面前选择宽容。确实,宽容是我们面对伤害应有的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伤害你的事,你是宽容他,还是从此分手,或伺机报复?以牙还牙,分手或报复似乎更符合人的本能。但这样做了,怨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多,结果冤冤相报何时了。

    芝加哥人蒙泰在林肯竞选总统期间频频发出尖刻批评。林肯当选之后,为芝加哥人蒙泰在大饭店举行了一个欢迎会。林肯看见蒙泰站在角落里,虽然蒙泰曾大声辱骂过林肯,但林肯仍然很有风度地说:“你不该站在那儿,你应该过来和我站在一块儿。”

    参加欢迎会的每个人都亲眼目睹了林肯赋予蒙泰的荣耀,也正因为此,蒙泰成为林肯最忠诚、最热心的支持者。

    所以,宽容才是消除矛盾的有效方法,冤冤相报抚平不了心中的伤痕,它只会将伤害者和被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印度“圣雄”甘地说得好,如果我们对任何事情都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来解决,那么整个世界将会失去色彩。

    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有了这种境界和心态,人就会变得豁达,变得成熟。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有了宽容之心,就会远离仇恨,避免灾难。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有了这种智慧、这种艺术,我们面对人生,就会从容不迫。

    宽容是一种力量、一种自信,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有了这种力量和自信,做事就会胸有成竹,获得成功。

    也许你曾经遭受过别人对你的恶意诽谤或者是深深的伤害,这些伤痛在你的心底一直未曾被抚平,你可能至今还在怨恨他,不能原谅他。其实,怨恨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东西,它像一个不断长大的肿瘤,使我们失去欢笑,损害我们的健康。怨恨,更多的是伤害怨恨者自己,而不是被仇恨的人。

    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大臣的孩子,这位大臣在年轻时曾经把画家的父亲欺诈得心碎而死去。这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并且选中了一幅,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住,声称这幅画不卖。

    从此以后,这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父亲出面了,表示愿意出高价购买那幅画。可是,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自己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他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方式。

    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画的神像日渐相异。

    这使他苦恼不已,他不停地找原因。然而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像那个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酷似。

    他把画撕碎,并且高喊:“我的报复已经回报到我的头上来了!”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