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乡,“掂过碌蔗”
2022-08-15 网友提供 作者:孙博 点击:次
“送鼠迎牛”之际,友人冒寒送来一根甘蔗,有两米多高,也较粗壮。我漂洋过海三十年,还是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见到甘蔗。有几次回国,在街上看到卖甘蔗的人,也无时间排队买。友人说,他也是第一回在多伦多的华人超市看到甘蔗——还是中国进口的,便兴冲冲地买了几根,与亲朋好友分享。 友人前脚走,我后脚撸起袖子,挥起菜刀,刨甘蔗皮。在加拿大长大的两个儿子见状傻了眼,好像看到原始人突然闯进文明社会一般,边议论边拍照。以往,他们只是在电影里见到过甘蔗,现在亲眼目睹,感到十分好奇。 剥去紫色的外衣,甘蔗茎变成赤条条的,呈黄绿色,新鲜欲滴。我斩了两节,分别给两个儿子,他俩目瞪口呆,问我需要全部吞咽下去吗?弄得我哭笑不得。看来,在城市长大的孩子,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啊。我又斩了一节,做示范。咬了一口,果然脆甜汁多,再嚼了几口,吐出蔗渣。俩儿子依样画葫芦,像模像样地啃起甘蔗来。已工作几年的老大说甘蔗太硬,再说自己刚补了牙,马上放弃了享用。正在读大四的老二夸奖甘蔗味道好极了,但也觉得较硬。这时,一旁的太太说孩子没有啃甘蔗的习惯,建议剖成手指大的小块,我马上照办。 老二问甘蔗到底有什么好处,我说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还含有钙、铁等物质,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他听后,马上嚼起小块的甘蔗,说感觉比刚才舒服多了。 提及甘蔗,马上让人联想起成语“渐入佳境”的出处。有一回,东晋画家顾恺之吃甘蔗是从末梢啃起,再到根部,即“噉甘蔗,先食尾”。朋友问他感觉,他说:“渐入佳境。”——意思是越吃越甜,逐渐进入美妙境界。之后,“噉蔗”用来形容初时乏味而后渐入佳境的状况,而“蔗尾”比喻先苦后乐,具有后福。其实,这里的“噉”与“啖”同音同义,意为吃或给人吃。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曾以《甘蔗》指代自己的际遇:“老境于吾渐不佳,一生拗性旧秋崖。”说的是人生渐渐进入老年的景况,就像甘蔗从根到梢一样,越来越不好,这甘蔗生长在深秋破败的石崖边,跟我一样,性子是那么的顽固。但他在《次韵前篇》中则把老年生活比作“啖蔗”,说道:“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意思是少年辛苦的滋味,就像吃苦辣的蓼草;而老年清闲的日子,就像吃甜香的甘蔗…… 我和太太各捧两节甘蔗,面对面啃起来,大有摆龙门阵的架势。两个儿子见我们津津有味,异口同声说我们吃的是一种回忆。真是一语中的啊!我脑海中马上回忆起少年时代的情景:在那物质匮乏的年月,甘蔗并不贵,但家里还是没有闲钱买来吃,只有考试获得高分,或者是运动会拿了奖,母亲才会掏几毛钱给我,让我去买一根甘蔗解馋。有时甘蔗太长,只能央求商贩卖半根。 “掂过碌蔗”,太太啃着甘蔗,突然用广东话自言自语。我马上皱起了眉头,当了二十多年的“广州女婿”,怎么才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呢?她慢慢解释,这里的“掂”字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直,另一层是达成,而“碌”是广东话中的量词,也就是一根的意思。“掂过碌蔗”的字面意思是比甘蔗还要直,寓意事情的进展非常顺利。她还说,每逢过年前夕,广东的一些鲜花市集或街口花档,总会见到高高的甘蔗,市民把甘蔗买回家后,摆在大厅,祈求新年由头甜到尾,顺风顺水。我心里想,这与我们上海人所说“新年吃甘蔗,节节甜、节节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太太又举例,广东话中还有“有蕉一日,掂过碌蔗”的说法,“蕉”和“朝”的读音相近,“有蕉一日”即“有朝一日”。她记得,有一年的高考,广州一家中学门口,有家长带着助考“神器”来到现场,每根甘蔗上绑着三根香蕉,寄望“今朝高考,搞掂一切”。 由此看来,广东话确实传神。如果我要想精通粤语,还得花大功夫。 我和太太又啃了一节甘蔗,她说牙齿受不了了。其实,我的牙齿并没有她的厉害,但为了新年“掂过碌蔗”,不妨打肿脸充胖子,便拍着**说:“掂过碌蔗——我把最后两节消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