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狠关键:怎样才能对自己狠一点

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全文在线阅读)   >   狠关键:怎样才能对自己狠一点

    失败不可怕,屡次失败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败后再也不想站起来。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验证不断刷新纪录的历程,我们不在关键的节点对自己狠一点,又怎么会触到成功的阿克琉斯之踵呢?如果把狠仅仅理解为态度或表现的话,那么想要成功依然是春秋大梦。狠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赋予战斗力的思维定势,一种成功者所必须持有的生命准则。

    “我赢了,是因为我敢于进场!”

    威尔逊是我13年的挚友,他是一位成功的金融从业者,也是自我励志的典范。在西方,13被看做不吉利的数字——人们尽量避免去谈论与13有关的事物。但我们的友谊并没有在第13年出现什么状况,反而愈加坚固。这是因为,威尔逊和我一样,都是坚定的“自我摧残主义”的信徒。我们坚信并共同实践着这一信条:只有像对待烈火中的顽石那样锤炼自己,才能冶炼出真正的钢铁。

    问题是,少有人愿意让自己置身火堆。他们很少委屈自己,只是不断地向外界提要求:“嘿,你快点给我钱、女人、大房子、豪车、源源不断的尊重……”除此之外,他们什么都不想干。

    这真是严峻的形势,我看到全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正排着队跳进安乐之湖,你别妄想能劝他们通过激发自身的潜能来获取成功。“享受生活吧!”他们义无反顾地高呼,使自己成为行动的胖子和思维的懒人。

    当你要求他们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世界时,他们会不屑一顾乐呵呵地告诉你:“请别为这个世界瞎操心,也不要多管我的闲事,如果有人把我当做猎物,那就这样吧,反正我不会在乎什么。”当你再次请求他警惕已经漫到胸口的湖水时,或许他还会啐你一口:“走远点,别影响我去幻想我美丽的生活!”

    当遇到问题时,人们很难做到知难而上,真正勇敢地去面对。如果前行的路上出现了一个可能充满危机的湖,很多人都不会轻易下水,只会因为担心湖水的温度或者可能出现的水怪落荒而逃,只敢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充当一名若无其事的看客。

    那么,对他们来说生活的价值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他们又是怎样看待失败的体验的?威尔逊跟我讲述了一名纽约股民的表现:“当他发现自己因错失良机而丢掉了一次发财机会时,他并没有多少沮丧之情。他一个劲地安慰自己:‘听着,幸好我没有买进那个俄亥俄州黑手党老板的股票,尽管目前看来它涨势良好,但我敢断定,过几天他就要关门大吉了,因为联邦调查局正在对他进行秘密调查。’”“啊!哦!”威尔逊回应他,“那么,老兄你的心态可真是好,即便你没能从中分得一杯羹,你也从厨师的油腻围裙中找到了乐趣。”

    可是,如果你总是做一名看客,不能无所顾忌地走进赛场,你又怎么可能会赢得比赛呢?如果你不敢迈出第一步,你又怎么能体会到自身的潜力有多么惊人呢?相信我,拥有“快乐的纽约股民”处事态度的人并不少,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总有人会时刻提醒你,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他们都是那么的怯懦且自欺欺人。

    在我的个人提升培训课上就有一位这样的老兄,其实他只有24岁,但看起来仿佛已历尽沧桑。他曾向我控诉了他老板的“恶行”,并大声宣告:“我受不了了,我要辞职!让老板自己玩去!”没完没了的“方案返工”,让他信心全无,遂生“跑路”之心。

    这样的沮丧之念,他有过,我有过,相信你也曾有过。可是,在困境面前撂了挑子又能改变什么呢?最后吃亏的并不是那个让你痛恨的上司,而是你自己。坐在最高层办公室里的胖子们并不会在乎为他工作的是你还是其他人,他要的只是按时完成任务。所以,在真正主宰你命运的人的词典中,没有同情和理解这两个词汇。

    你扔掉的挑子,老板只需换一个人就能重新担起来。但因为逃避、畏缩而丢掉的工作,却可能会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

    最近6年来,我们收集到的类似案例多达24万件。这表明类似逃避困难的心理十分普遍,有太多的人需要得到帮助,为此,我邀请威尔逊加入了我的咨询公司的课题组,并在机构中设立了相关的心理课程。我们从中总结了9个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词汇,它们分别是:

    畏惧:害怕有“高度”和有“难度”的事物,表现在会常常自问:“这件事我行吗?”

    失落:因恐惧导致退缩,不敢去尝试,进而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逃避:选择性地无视现实,寻找安全的地方进行逃避“啊,那件事我早忘了,别来烦我!”他们总会一边玩游戏,一边这样告诉你。

    清醒:总有一天,他需要看清现实,明白自己站在什么位置——或许是在悬崖边上?

    果断:能发现自己必须做什么,并且充满立刻行动的力量。

    检视:审视自身的意识和行为。

    乐观:看到的是未来的太阳,而不是眼前的黑夜。

    忍耐:为了达到目标,必须忍受暂时的困境。

    坚持:即便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能鼓励自己坚持下去。会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

    大学毕业后,我在家里待了一个月,就打算去应聘一份兼职工作——卖化妆品。当时,那份招聘广告给了我足够大的想象空间:“我们还需要您拥有丰富的销售创意。”为此,我蠢蠢欲动摩拳擦掌,准备挽起袖子大干一场。但实际上,这份工作就只是在大街上推销化妆品而已。家人和亲友们极力反对,而我自己也经历了一个患得患失、犹豫不决的过程,甚至几乎对生活产生了绝望。那时的我,就像一个没有在第一时间抢到甜美糖果只能独自咀嚼过期饼干的孩子,如同被整个世界抛弃了一般。

    “我才20岁,风华正茂,又怀揣高学历,这样的条件还不够优越吗?而我却要去街头巷尾做一名推销员!真是岂有此理啊!”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