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幸福最大化,我们最终的追求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全文在线阅读)  >   幸福最大化,我们最终的追求

    ——奚恺元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

    在讲最后一部分之前,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想不想换一个工资更高的工作?当然想。

    但是有了更多的工资是为了什么呢?为了生活更富裕。那么生活更富裕是为了什么呢?归根到底,人们最终在追求的是生话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但是传统的经济学家认为增加人们的财富是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我们发现,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很小的因素之一,事实上幸福是由许多其他因素决定的。传统的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如何最大化财富,但新经济学认为我们应该关心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本身。

    美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均GDP翻了几番,但是许多研究发现,不管用什么指标什么方法测量,人们的幸福程度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压力反而增加了。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耗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和资源,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财富,但是人们的幸福程度却没有什么变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人们到底是不是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许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比如,有两类比较可以使人们带来幸福感。一种是时间性的比较,一种是社会性的比较。如果你最近在上海的市中心买了一套别墅,你觉得很开心。但实际上你你觉得开心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因为你们在这样的房子里给你带来的,更多的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从时间性比较来说,如果你以前住在阁楼里,那么现在你住别墅会感到非常幸福。如果你以前住的是花园洋房,那么你不会感到特别开心。这就是时间性的比较的结果。另外,从社会性比较来说,如果你和你周围的人,你的朋友同事进行比较时发现,其他人都还住普普通通的公房,而你现在有自己的别墅,你当然会很开心。如果说你周围的人现在已经都住在更好的地方了,那么你就算住在别墅里感觉舒服,你也不会非常开心。

    幸福的另外一个来源是脉冲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如果一个人一直过着优越的生活而没有什么变化,他是不会比一般人幸福的。也就是说,舒适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一个人本身生活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是他时不时地会有一些变化,比如旅游、探险等这些脉冲式的快乐,则能使人感觉到更加本福。

    此外,记忆也是幸福的一个来源。给员工奖励可以发现金,也可以给其他的东西。现在许多公司发放奖金都是直接发钱给员工。公司也可以用同样金额的钱,让员工享受一下他们平常舍不得享受的事物,比方说到高级法国餐厅吃饭,到夏威夷旅游等。从传统经济学来看,哪个更好呢?肯定是前面一种好。如果把这两种方法给员工选择的话,人们也会选择前面一种。但是,有实验表明人们反而对后面一种奖励更开心。这是因为在就餐或旅游结束后,人们还是会记得这段经历,这段美好的记忆也可以让人们感到更为幸福,奖励的效果也更好。

    更多的金钱并不一定带来更多的幸福。人们选的并不总是能使他们最高兴的。我们需要有一个严格的理论来研究如何最大化人们的幸福。和经济学Economics相对应,我们把这种科学称为Hedonomics。这就是新的研究方向。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天晚上人们从电视上看到的不仅仅是道琼斯指数,恒生指数等,还包括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幸福指数等等。

    此外,在总统致辞的时候,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家领导人总结过去的时候,不仅仅是以GDP和投资的增加来说明自己取得的业绩,而是更多的提到人们“幸福指数”的变化。

    人物剪影

    奚恺元,(英文名Christopher K. Hsee)。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管理组织行为学及营销学教授。

    他出生在中国上海,曾在耶鲁大学的求学,并获得了博士学位。主要研究行为决策学,行为营销学,行为经济学,幸福学, 情感,跨文化心理学等,

    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别做正常的傻瓜》和《撬动幸福》。

    在《别做正常的傻瓜》一书中,他总结了他10余年的教学和研究成果,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大家认识在判断上常犯的错误。告诉我们很多常识性的经验: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决策,在做决策的时候,我们总是为求做到理性,以尽可能地使我们的收益最大化。

    2.我们购买一样东西,衡量是该物品给我们带来的效用和它的价格,然后看是不是值得购买,可是在我们做购买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交易效用偏见、比例偏见和适应偏见的影响,从而做出不理性的消费决策行为。

    ……

    读 品 悟

    这是奚恺元2002年12月26日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的节选,在文章中他以一种新经济学家的眼光引导人们对幸福的关注。他认为幸福有时候跟金钱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就没有关系,幸福有时只是你的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快乐感受。

    具一项权威调查表明,年薪在100万以内的人群,钱越多越能感到幸福,而年薪在100万以上的人群,就会越来越难感觉到什么是幸福。《南方周末》曾就60位“人均拥有财富为22.02亿元人民币”的国内顶尖富豪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一次调查,这些人算得上是最成功的人吧,可结果竟有70%的富豪认为财富给自己带来了“不安全感”,不是快乐,而是害怕和担心。

    因此财富的最大化不是幸福的最重要的因素,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感觉。

    一位青年学者去请教他的导师:“幸福是什么?”导师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就像甜甜的笑。”学者去问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乞丐说:“幸福是所有人都向我的碗里放钱,面值越大我越幸福。”学者去问一名惯犯,惯犯说:“幸福是得到自由。”然后低声在学者耳边说:“是下次犯罪时不会被抓到。”学者又去问另一位学者,对方说:“幸福是……”他停顿了一下,说:“是你的硏究报告署上我的大名。”?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