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生活”与个体之美与社会之美(2)
2022-08-05 网友提供 作者:朱颖 点击:次
如今涌现了很多赞扬歌颂这些抗疫人物的文艺作品和纪录片,它们是美的。但是要注意这美是从“生活”中来的,这“美”是生活的反映。艺术家们之所以以他们为题材进行文艺创作,创作文艺美,是因为他们切身经历过疫情,他们切实感受到这些人物事的美。通过这些文艺作品再现生活,说明生活。这些作品被艺术家创作时肯定融入了自身情感,同时这些作品一旦创作就不属于艺术家而是归于公众,因此通过这些作品表现出的“美”一定是普适性,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美”,是个体美与社会美的结合。通过这些作品能起到积极的社会作用,宣扬“美”,提高全社会审美能力。 三、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把“美”从神秘的,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转化为 具体的,生动的现实事物,使只有哲学家才能理解的高深莫测的唯心主义美学上的抽象概念,变成了普通人都可以深刻理解的大众的生活。其中“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与“艺术的另一作用是说明生活”是其美的定义的具体应用,要求文学再现生活,说明和批判生活,做“生活的教科书”,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具有显著的时代性、革命性与斗争性,其思想的进步性与对美学方面作岀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这是人类美学史上的空前觉醒和解放,具有一种划时代的变革意义。 四、 总结 通过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我们得以见到原本生活中不被关注的美。他们的美是在他们的“生活”中产生的。在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是从我们切身经历的生活中体现出的美。这种美是生活的产物,不是刻意修撰;这美是将归于生活的,因为在生活中才能展现。美,既是自然的,又是非自然的,它是我们人类对于事物环境的抗争,也是生命对于自身发展的一种自我意识,感性与理想相结合。简单的来说,就是“美是生活。” “美是生活”,它再现生活,同时也说明生活。每一段美的背后都有着美的人世间,有着美的人、美的事,共同汇聚成美的社会。 蒋孔阳认为,“美这种社会现象……它是从生活的本身当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美,就必须像生活本身一样,是具体的、感性的……因此,美不仅以人们客观的社会生活作为它的内容而且也以生活本身那种具体的感性形式,作为它的形式。所以,人类的带有目的性的、创造性的、能够引起美感和满足审美需要的活动就构成了美的活动,这种美的活动便构成了美的客观社会内容。 疫情期间这些抗疫人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美的反映内容,也是产生美的源头。疫情尽管是不被接受的,但是依旧是不可避免地生活一部分。他们的“生活”反映出让人觉得美的东西。本身就是感性的现实事物表现出来的对人们生活实践的一种良好有益的肯定性质”,“当现实肯定着人类实践或生活的时候,现实对人就是美的。“ 所以说个人及公众以及整个社会的肯定就塑造了这种美的共识与美感。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客观的,具体的。 尽管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是生活”这一论断是根据当时的时代而做出的,后人评议时认为其有轻视文艺美的倾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是生活”的适用性与具体的内涵也是不断变化的,他提出“美是生活”本身就是革命性的,如今看来生活是一种艺术,艺术融入生活,二者密不可分,也没有明确的孰轻孰重,关键是人的主体性因素。 美是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大大小小的美,每个人都能发现属于自己的美,但是当个人之美与社会之美结合时,这种全社会所公认所接受的美更能引起审美者也就是人的感情共鸣,审美是每个人的生活部分,美也是生活,无论怎样论述都是离不开人和人的生活,个人的生活总是社会的生活,同样只有在社会之中这种美才有存在价值和意义。生活是美的本质,美是生活的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