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适时糊涂是一种匍匐前进的艺术(4)



    难得糊涂,该糊涂时不妨糊涂一下吧。?

    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野心”?

    在现实生活当中,你也许会有某些“志向”或“企图”,即使是正当的,而一经在你身上得到表现的时候,总会有人感觉受到了威胁。他们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影响力,对你进行打击,使你过去的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因此,你如果真的怀有某种“野心”的话,可千万要谨慎点,切莫轻易外露。表现得“糊涂”些,将自己的野心隐藏起来,否则,你可能会因此而自毁前程。?

    刘得志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他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结果被录用了。而后,他主动找到公司人事主管,说自己不怕苦累,只是希望能到挣钱多的岗位上工作,原因是,自己是农村来的大学生,几年大学下来,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不算,还欠着外债。人事主管很同情他,把他分配到了营销部当推销员。因为这家公司生产的健身器材很畅销,推销员都是按销售业绩计算收入,因此尽管刘得志是个新手,可几个月下来,他得到的薪金却比其他部门的员工多,由此,他也就下定决心在营销部干下去。?

    刘得志毕竟是大学生,头脑灵活,爱思考,时间长了,他就发现了营销部里一些工作上的疏漏,管理也不规范。因此,他除了不断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外,还把心思用到了营销部的管理上,并且经常向经理提出一些意见。对此,经理总是回答说:“你提出的意见很好,可我忙不过来呀,改进工作慢慢来吧。”经过几次和经理谈话,刘得志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营销部墙上的组织结构图表中有副经理一名,可他到营销部已近半年,却从未见过副经理,难怪部里有些工作无人管理呢??

    并且,刘得志通过打听了解到,营销部经理的薪金有时高过公司副总经理,副经理的薪金也高过推销员的几倍,于是,他萌发了觊觎营销部副经理一职的想法。想了就干,就在一次营销部全体员工会议上,他坦陈了自己的想法,经理照例当众表扬了他。可没想到,自那次会议后,刘得志的处境就越来越被动了。他初来乍到,并不知道那个副经理之职,已有许多人在暗中等待和争夺,迟迟没有定下来的原因就在于此。而刘得志的到来,开始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他只是个小雏,羽翼未丰,不足刮目。但时间一长,他频频问鼎此事,又加之他有学历,人们便感到他的威胁了,这次他又公然地要争这个职位,无疑是惹了马蜂窝,一时间,控告他的材料堆满了经理的办公桌,什么刘得志不讲内部规定踩了别人客户的点;他泄漏了公司的价格底线;他抢了别人正在谈判中的生意……这些控告中的任何一项都是一个推销员所承受的极限。?

    人们为了维持社会或团体的某一现状,常常不允许个人欲望的恣情喷发和左冲右突,对有悖于这一现状的任何奇思异想都可能被视为“野心”。而事实上,在追逐个人成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安于室的心灵躁动。这种躁动,在自己看来可能是雄心壮志,在别人看来则可能是野心勃勃。聪明的人绝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心灵底牌,将自己的野心包裹起来,使自己看起来“糊涂”点,在“野心”尚未实现之前,绝不会让人看出自己的行踪和去向,否则,便可能会授人以柄,甚至遭到对手的暗算。?

    成全别人的好胜心?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胜心,若要联络感情,应处处重视对方的自尊心,适时糊涂,方圆为人,则应该学会抑制你自己的好胜心,成全对方的好胜心。?

    下面这个例子是关于名相萧何如何成全刘邦的好胜心而保全了自己。?

    汉初良相萧何,泅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萧何计诛了韩信后,刘邦对他就更加恩宠,除对萧何加封外,刘邦还派了一名都尉率五百名士兵作相国的护卫。?

    当天,萧何在府中摆酒庆贺。有一个名叫召平的人,穿着白衣白鞋,进来对萧何说:“相国,您的大祸就要临头了。皇上在外风餐露宿,而您长年留守在京城,您既没有什么汗马功劳,又没有什么特殊的勋绩,皇上却给您加封,又给您设置卫队,这是由于最近淮阴候在京谋反,因而也怀疑您了。安排卫队保卫您,这可不是对您的宠爱,而是为了防范您。希望您辞掉封赏,再把全部私家财产都捐给军用,这样才能消除皇上对您的疑心。”?

    萧何听从了他的劝告,刘邦果然很高兴。同年秋天,英布谋反,刘邦亲自率军征讨。他身在前方,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总默不作声。使者回来后告诉萧何,萧何也没有识破刘邦的用心。?

    有一次,偶然和一个门客谈到这件事,这个门客忙说:“这样看来您不久就要被满门抄斩了。您身为相国,功列第一,还能有比这更高的封赏吗?况且您一入关就深得百姓的爱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百姓都拥护您,您还在想尽办法为民办事,以此安抚百姓。现在皇上所以几次问您的起居动向,就是害怕您借关中的民望而有什么不轨行动啊!如今您何不贱价强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制造些坏名声,这样皇上一看您也不得民心了,才会对您放心。”?

    萧何说:“我怎么能去剥削百姓,做贪官污吏呢?”门客说:“您真是对别人明白,对自己糊涂啊!”萧何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为了消除刘邦对他的疑忌,只得故意做些侵夺民间财物的坏事来自污名节。不多久,就有人将萧何的所作所为密报给刘邦。刘邦听了,像没有这回事一样,并不查问。当刘邦从前线撤军回来,百姓拦路上书,说相国强夺、贱买民间田宅,价值数千万。刘邦回长安以后,萧何去见他时,刘邦笑着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利!你就是这样“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刘邦表面让萧何自己向百姓认错,补偿田价,可内心里却窃喜,对萧何的怀疑也逐渐消失。?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