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卧游”
2022-03-25 网友提供 作者:张希 点击:次
古人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人生目标,然而这两个目标实现起来却不容易。就说这行万里路吧,古时道路可不像今天那么好走,更没有飞机、高铁这么快捷的交通工具,想要行万里路,基本全靠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辛苦不说,这一路上还不怎么安全。所以在古代,绝大部分人一生也很难出游,然而这越是出不去,就越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于是“卧游”应运而生。
最早提出“卧游”一说的,是魏晋南北朝时宋朝的画家宗炳。宗炳本是个喜爱游山玩水之人,也曾去了不少地方,无奈上了年纪之后身体不太好,出行不那么容易了。他因此叹道:“老疾俱至,名山不能便睹,为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哪知宗炳此言,却引起了当时喜欢远游赏景,但又因路途遥远无法成行的众多文人雅士的共鸣;慢慢地,就出现了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山水美景的“旅游”方式,“卧游”就这么应运而生。
“卧游”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明代画家沈周创作的《卧游图册》将“卧游”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一图册除了山水之外还增加了花、果、畜、禽、虫等内容。从此“卧游”不仅仅是欣赏自然风光了,那些山水间的小细节,也都成为这一路“卧游”观赏的重点。有意思的是,沈周的这部《卧游图册》与那些山水画不同,不用直立欣赏,可以躺着翻阅,这让“卧游”更加名副其实。
即便“卧游”看上去很美,也很省力气,但它却是古人的无奈之选。因为古人想要观赏远方的风景,比今人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古人还是更崇尚真正的“行万里路”。因为在此期间,不只是辛苦地跋涉,他们也在一路领悟,自然会有很多收获。这一路上遇到的从前在家不曾见过的天地万物、他乡的人文风土,会让行路者对人生有更多的理解。这是今天的我们乘坐飞机、高铁出行时所无法得到的。
古人一路走一路期待,下一道风景是什么样的,谁也说不好。如今的我们做足了攻略,一路风景早已预知,如上下班一样,忙于在网红景点打卡,至于看到了什么谁也没记住,回到家中看看照片,有时也很难回忆起什么。所以,有时候虽然我们到了远方,但还不如古人的“卧游”。
旅游这项活动中,跋涉万里的最终目的地其实不是远方,而是走进自己的内心。没有内心的感悟,旅游不过是出了趟远门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