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们的免疫力
时间:2022-01-17 作者:张冉燃 点击:次
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
种种证据表明,免疫力较低的中老年人在这次疫情中更容易“中招”,发展为危重症的速度也更快。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言:“每天都有人问我这个药有没有效,那个药有没有效,其实最有效的就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并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人体免疫力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情绪、睡眠、饮食、运动等也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免疫力无法短期内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每个人生活习惯的镜子。如果说生死面前,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那么病毒面前,免疫力无异于你身上自带的盔甲。我们该如何爱惜这套盔甲、加固这道个体健康的防火墙呢?永远积极,同时放松
2020年2月28日,经过20多天治疗终于痊愈的“清流哥”,从方舱医院出舱,转至隔离点,并于3月13日回家。
这位因在病榻上捧读《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而走红网络的年轻人,打破了国人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刻板印象——他没有愤怒、忧虑、崩溃,而是泰然自若、以“读”攻毒。
不少网友被他的良好心态感染,表示“看到他静静读书的样子,心里多了一份安宁”,也有网友认为“他看的不只是一本书,还是另一种生活状态”。
其实,不烦不乱、能正能静的心态就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免疫力。
一方面,心理免疫力的强弱,与时代不无关联。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让人们在物质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但与此同时,巨大的外在压力和诱惑,也在刺激人们的欲望,制造人们内心的冲突。
风靡全球的“生活事件压力量表”显示,不仅离婚、分居、亲人去世这样的“坏事”会给人带来压力,结婚、假期这样的“好事”也会给人造成压力。再加上就业、住房、养老等一口口“高压锅”,人们在精神上难免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置身于时代和社会的滚滚洪流,生活、学习、事业、情感等压力无法避免,烦也不行,乱亦无用,只有面对它、接受它。
另一方面,不烦不乱、能正能静的心态来自接纳和处理压力的能力。压力之下,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所以人们倾向于认为压力不仅有害而且可怕,应当想方设法消除。不过畅销书《自控力》的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在TED演讲中说:“研究人员花了8年时间追踪18.2万个死亡案例,发现美国人过早离世的原因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這个想法。”
她的研究显示,压力本身并不是敌人,如何看待压力才至关重要。比如,如果把压力视作身体在帮助人准备迎接挑战,身体就会信任这一判断,相应的压力反应就会更健康。“所以我身为健康心理学家的目标也改变了,不再想要帮人们摆脱压力,而是让人们更善于处理它。”凯利·麦格尼格尔说。
这意味着,在面对压力、接受压力之后,调整个体对待压力的态度,处理压力,进而放下压力,对外界有接纳,对自己有要求,把压力当助力,就可能与压力和睦相处,增进情绪与心理的免疫力。好睡让血液干净
疫情紧急之时,有人深夜不眠,不断刷新网页,不肯遗漏任何动态。他们的睡眠防线似乎被新冠病毒攻破了。
脆弱的睡眠并不单单发生在疫情时期。事实上,当我们体验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和先进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顺天应时的生活已跟我们渐行渐远。某种意义上讲,睡眠的缺失就是我们为现代生活付出的代价。
马修·沃克在《意识、睡眠与大脑》一书中写道:“100年前,美国只有不到2%的人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现在,几乎有30%的美国成年人是这样。”
中国人的睡眠也不容乐观。《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公众对睡眠重要性的打分高达9.5分(满分10分),但对自己的睡眠满意度只有6.7分。其中,年轻人的满意度低于老年人的。
满意度低,是因为不少人都有自己的睡眠烦恼,虽然这些烦恼可能并不相同。
有的人苦于没空睡。快节奏的生活压缩了人们的休息时间——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到家,让睡一个好觉变得有些奢侈。
有的人贪玩不想睡。在他们看来,睡觉是很重要,但睡前这段不属于工作、不属于家庭,只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为重要。在这个时间段里,公众号要读、抖音要看、游戏要打、影视剧要追、微博要刷……睡前时间总是“余额不足”,以至迟迟舍不得关机闭眼。
有的人发愁睡不着、睡不好。他们明明很困,但翻来覆去就是难以入睡,或者睡眠时间不够长,或者无法一觉睡到天亮,容易在夜间醒来,等等。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
睡不好,身体就会很受伤——整日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情绪不稳定,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