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 情感驿站 >

姑奶奶

  姑奶奶去世,距离现在已经很多年。没事乱想的时候,仍然记得母亲当时打来的一个电话。电话里,老人家征询我:姑奶奶的葬礼究竟该怎么办,到底是厚还是薄?不明就里之下,一问下来,竟然还有一些让我啼笑皆非的隐情。
 
  姑奶奶是父亲的亲姑姑。按惯例,她的去世,娘家人应该风风光光地参与后事的办理,并全力促成丧事办得更加隆重。不过,当时的现实是:姑奶奶无儿,姑爷爷也早已去世。而今她去了,这门亲戚眼看就断了,掏再多的钱也是冤枉钱。因此,吊唁时的礼轻礼重,对于彼时生活依然困窘的农家而言,难免要费一番思量。
 
  我并不清楚去世的姑奶奶究竟活了多大年龄,尽管她是爷爷的亲妹妹,但在我和家人的眼中,姑奶奶离得其实比较远。
 
  依稀听母亲说,在过往的艰难时世,姑奶奶被父亲早早地送到别人家,当起了童养媳。关于她童养媳岁月里发生的种种,我近乎一无所知。我只知道,爷爷并不喜欢她,觉得这个妹妹有些小气,有时甚至太过斤斤计较。
 
  关于这一点,我有亲身经历。当时,姑奶奶家有棵樱桃树,每年成熟时节,她都要摘下卖掉换钱。有一次实在馋得受不了,我偷偷去“打劫”了一番,结果挨了好一阵子“数落”……
 
  孩提时的我,并不真正懂得姑奶奶的命苦,更无从感知樱桃树之于姑奶奶的意义。姑奶奶生过的几个儿子夭折,最终存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女儿。对于未来,姑奶奶确实无从把握,只好努力挣钱,希望将来能有所依靠。樱桃树对于她,意义或许就在于此。
 
  好在,姑爷爷倒是有兄弟好几个。二弟看到大哥家这般光景,且考虑到自己子女众多,便提议把自家的老二过继过来。听说当时双方搞得很隆重,还交换了契约文书,可以说是办了件两其全美的大好事。
 
  姑奶奶的继子我见过多次,人很好,是我当时学习的榜样。继子很争气,成绩优异,一路读书顺畅,最终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在省城工作。在他上学的时候,姑爷爷、姑奶奶省吃俭用,尽可能多出一份力。
 
  平心而论,在乡人的眼中,姑奶奶的继子很有良心。回家过年的时候,每一次都会前往看望姑奶奶,而且从不空手。好吃好喝的送上,加上不时给些零用钱,让姑奶奶的心里好受了许多。但更多的奢望,也无从谈起。
 
  印象中,姑奶奶的身体并不好,且时常犯病。犯病的时候,她的身体一个劲抽搐。每当爷爷看到这种情况,总是对她说:“看样子,你也活不长了!”那时候,姑奶奶也不过四、五十岁的样子。
 
  爷爷的话,最终没有应验。倒是姑奶奶那壮得像牛一样的丈夫,比她早十几年作古了。听说年轻的时候,姑爷爷能挑两百斤的重担,一口气走上十多里山路。
 
  姑爷爷走了,再加上后来女婿也去世了,姑奶奶一下子显得苍老了很多,空荡荡的房屋也让她的心空落落的。这个一天天上了年纪的老人,比以前更加念着娘家的好。平日里,有事无事便往我家和小婶子家里跑。然而,姑奶奶那一辈的亲人已经走了,后人对她总归感觉还有距离。
 
  这种情绪甚至波及到我。上学后,回老家次数渐渐变少的我,每年在家的时候,母亲总是让我去看看姑奶奶。我虽听从,但也只限于礼节性的看望,往往停留几十分钟就离开了。印象中,姑奶奶每次见到我都显得十分高兴,不住地问长问短。离开家的时候,还要给我送上攒了好久的笨鸡蛋。
 
  那一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听说姑奶奶住进了敬老院。由于在家没待上几天,也就没能顾上去看望她。间或听母亲说,姑奶奶住进敬老院后,家里的几间房子便被旁边的人占了。更早的消息是,在她尚未离开家的时候,家中的房子就被他人占了一多半。姑奶奶希望有人帮她出头,然而,最终没能如愿。
 
  在临去世前的两个月,姑奶奶曾经从敬老院出来,回了娘家一趟。听母亲说我回家过年了,还一个劲地埋怨为啥母亲不让我去看看她。这个老人,在经历许多磨难后,晚年陷入了难忍的孤独,慢慢把所有的希望和思念,都寄托在了亲人和亲戚身上。
 
  现在想来,在乡间,姑奶奶的愿望近乎奢望。贫穷岁月里,各家都有各家的难,温情脉脉有时候必须让位于生活的油盐酱醋茶,大家都不容易。
 
  况且在外人看来,姑奶奶晚年住进敬老院,不愁吃不愁喝,已经算是有福气的人了。于是,姑奶奶内心的孤寂,也就没有多少人能够去认真体味。这个一辈子命运坎坷的老人,搬进敬老院没一年,就在孤单落寞中去世了。
 
  揆诸过往,私下想来,于姑奶奶而言,告别尘世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姑奶奶的在或不在,其实并不是一件多重要的事情。在周遭,姑奶奶或许早就成了一个符号。


    作品集亲情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