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六月有点心痛
2021-05-04 网友提供 作者:尔君 点击:次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每到繁忙的季节,母亲都格外辛劳。因为有很多的体力活,需要男人来做,父亲因为工作不能回来帮忙,母亲一个柔弱女人,却要付出一般女人几倍的辛劳,既要干集体的活,又要打理自家的地,还要照顾六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以及繁重的家务。
1978年,开始联产承包责任制,田地分到农户的手里,原有集体经济被彻底打破,乡亲们的积极性都大大提高了。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自家育苗插秧,犁田耕地,喷洒农药,肩挑背扛,遇到旱情,整夜抽水灌田……对于家中有男劳力的家庭来说,这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母亲来说,这些无疑是很难的事。但是,这些困难没有把母亲压垮,反而让母亲更加坚强,自己能做的就自己做,做不了就请亲戚帮忙,母亲经常说:“只有做不完的事,没有做不了事。”
由于超负荷的农活和家务,三餐无规律,母亲积劳成疾,先后患上胃病、支气管炎、胆囊炎,常常头疼发烧,为了抢农时,依旧不停劳作,由于辛劳过度,晚上时常会听到母亲发出那让人揪心的疼痛的呻吟,刚四十出头,母亲额头早早就出现道道的皱纹,两鬓出现如霜的白发,一年四季脸色腊黄,长期的肩挑负重,腰板已经有点弯曲了。儿时记忆中,经常看到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披着星辉归来,看着母亲那步履蹒跚的背影,阵阵心酸袭来。
母亲,大名叫谢守英,1933年出生,听母亲说她18岁就嫁过来,那时条件很简陋,母亲嫁妆是一对簪子和一副手镯,一个老式箱子。由于家境困难,从小没有机会读书,所以,母亲目不识丁。但是,母亲兰心蕙质,心灵手巧,手工刺绣村里也无人能比,家里枕套和绣花鞋都由母亲亲手绣制;母亲心地善良,济困扶危,除收养嫂嫂,扶养成人外,自己食不果腹,还接济了身有残疾的孤儿,帮扶兄弟和亲戚;母亲仁慈宽厚,乐善好施,对待有困难的乡里乡亲,毫不吝啬,倾囊相助,自己家揭不开锅,还借米借油给邻居;母亲不计得失,在兄弟和妯娌中,总是和蔼谦让,在邻里中,与人为善,处处为他人着想。
在母亲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不仅仅是这些,中国几千年来女性身上的特质,在母亲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善良朴实是母亲身上散发出来的特有品质;不畏艰难困苦,是母亲多年持有的生活态度;坚持不懈一直是她生活的动力……
按理说,儿女大了,条件好了,应该尽享清福,可母亲年轻时苦过累过,儿女大了,又要为儿女操劳,年老落下一身毛病。由于辛劳过度,母亲刚逾花甲之年,胆囊炎、心脏病等毛病就显现出来,而且心脏病一直折磨她很多年,古稀之年,心脏和支气管必须依赖药物,住院治疗也是常有的事……
每逢节假日,儿女们都回来探望父母,看到儿孙满堂,寡言少语的母亲总是目光慈祥,经常下厨房亲手做上一桌丰盛的菜肴。虽然母亲的背影已经有些佝偻了,但是从她的言语中,依旧能看到母亲脸上掩饰不住的欣慰笑容。
这是一个让人心痛的六月,初夏的风,湿热中带着一丝凉意,初夏的雨,绵绵中夹着灰暗,2016年端午节前夕,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母亲,您经受了那么多病痛的折磨,现在羽化成仙,鹤跨瑶池了;母亲,天堂里一定没有病痛,没有忧愁,安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