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最残忍一幕,读懂已不再少年
时间:2021-03-17 作者:苏沫 点击:次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部西游,一路走一路不同的心情。
就像吴承恩在《西游记》的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小时候把西游记当喜剧看,长大后才读出它的悲剧色彩。
这尘世最擅长磨平疏狂者的傲骨,斩灭叛世者的孤狂。
再离经放纵的人都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这,就是“成长”。
从前只知紧箍咒,如今方懂成长难
孙悟空是女娲补天石经百世蕴灵育的石猴,生性潇洒任*爱自由。
后来孙悟空拜在菩提老祖的门下,一个筋头云能飞出十万八千里,拔一根汗毛就能七十二变,一只金箍棒更是所向披靡。
“这天再也压不住我,这地再也困不住我。”
年少轻狂时,总以为藐视规则是一种霸气。
此时花果山美猴王已经不能满足悟空的膨胀,他霸气喊出那句震惊天庭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孙悟空自负有通天本领,大多数神仙早已不是他的对手,稍有不满便闯地府、闹龙宫。
然而玉帝不仅没有责怪,反而请他到天庭做官。
直到蟠桃宴,孙悟空才知道“齐天大圣”不过是个幌子,天生反骨的他像一个赌气孩子大闹天宫试图为自己正名。
可即便他独战天庭,看似打得十万天兵天将丢盔卸甲,最后才发现自己竟然连如来佛祖的手掌心都逃不出,落得个被压在五行山下的下场。
人生在世,步步皆是迷局。
五行山的金木水火土,寓意是人世间所有的规矩。
春夏秋冬五百载,沧海早已变桑田,孙悟空饮铜汁、吞铁胆才终于明白:
自由的代价,就是归顺他人。
所以五百年后唐僧揭了六字真言,孙悟空甘愿剃了胎发,戴上金箍。
紧箍咒,就是修剪悟空最有利的武器。
生性自由的他,终于还是回到了俗世规矩里。
纵使孙悟空神通广大,但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几句咒语便可将他治得服服帖帖,那一刻他的戾气便已经被去了一半,半身也已经归顺了天庭。
孙悟空成佛后,《西游记》中这样描写:
“此时行者稳重,只因道果完成,自然安静。”
那个上蹿下跳、最无拘无束的美猴王在九九八十一难中,早已看透这世间规则不过是天庭的弹指一挥。
所以孙悟空再也没有回到花果山和猴儿们共乐天真,而是跟着唐僧回了东土大唐普度众生,成为无悲无喜的“斗战神佛”。
小时候大都喜欢看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长大后才注意到他头上的紧箍咒。
其实人人都像孙悟空,最初是一只年少勇猛的泼猴,之后慢慢被生活束缚,活成另一个自己。
曾经看有人这样评论:
“西游就是很悲壮的故事,它是关于一群人在路上想寻找失去理想的故事。”
从前的孤傲狂放,不过是未经历过现实残酷的一腔孤勇。
就像当年的热血少年,经过“成长”的紧箍咒束缚过,如今却淹没在人海中,每天按部就班地过完一天又一天。
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
年少只知行侠勇,中年才懂现实怂
二郎神杨戬一出场,吴承恩有过这样的一段描写:
“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短短几句,不难看出他的锋芒。
杨戬母亲原是玉帝的亲妹妹,因为和凡人结合犯了天规,便被玉帝亲手压在桃山之下思过。
杨戬的童年是在被天庭追杀中度过,虽有神仙血统,却从未享受过天潢贵胄的荣耀。
杨戬虽是半人半仙,但从师玉鼎真人后,从肉身修炼成圣,不仅玩转八九玄功,也是天庭里唯一一个打败齐天大圣的神仙。
杨戬一生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便是只身一人劈山救母反抗无情腐朽的天条。
即便威严如天庭,他也敢放出狠话:“只听调,不听宣。”
这时的杨戬,可谓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孤胆英雄。
可二郎神虽然标榜“听调不听宣”,然而玉帝一道诏书下来,他还是欢欢喜喜接旨去战孙悟空,战胜后又小心翼翼到天宫领赏:“待我请了赏,讨了功,回来同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