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的有趣你不懂
时间:2018-09-28 作者:叶克飞 点击:次
昨天,黄佟佟老师在大家频道发表了《富得无趣的广东人》一文,读后既认同又不认同。
认同的是广东人的相对低调,正如文中所说,广东富人阶层“异样地保持着沉默,大家都埋头苦干,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有多少钱。这几年广州拆迁造就了无数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但这其中大部分人都仍然还在干着从前的营生,卖菜的卖菜,拉货的拉货,住着从前的房子,穿着从前的旧衣服”。我也认同文中另一个判断:“广东有钱人似乎对于一切形式感的东西都充满了不屑与不信任”。
至于文中那位桌子上摆着一堆几万元一个的限量版人偶,吃的方面挥金如土,站出来像个普通打工仔的南粤富豪,更是传神。“穿可以随便,吃一定要好”不就是许多广东人的人生信条吗?
但佟佟师将广东富人的低调归结于“银不露白”这一中国农民的生存智慧,我并不认同。至于“无趣”二字,我更是持相反意见。
倒是黄佟佟老师拿广东和上海作对比,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点,我恰恰也要探讨这一问题,不过是从历史谈起。
广东人的低调并非只因传统,而是西化的结果
“银不露白”确实是古老的生存智慧,但它并非广东人独有,而是一句属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古训。但在当下,它还能发挥多少效力十分可疑。那句“在广东你不知道谁有钱,在东北你不知道谁没钱”,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广东人的低调,很大程度上非关传统,而是与近现代以来的对外文化交流有关。确切点说,是一种美国式思维,如果还要更准确一些,那就是“加州思维”。
有人曾说广东就是中国的加利福尼亚,指的绝不仅仅是经济地位。加州人的勤劳完美诠释了“美国梦”的套路:奋斗,然后收获成功。广东人也一样,如果仅仅认为广东经济的崛起是依托于港澳,那就低估了广东这片土地的力量,也低估了广东人的勤劳和智慧。近代以来,广东开放最早,与西方文化接触最广最久也最深,各种思潮与变革都由这里开始,“敢为天下先”的赞誉绝不为过。
这片土地之所以大放异彩,与近代的留洋大潮有直接关系。
坐倚五岭,面向大海的广东,与内陆文化向有隔膜,但在大航海时代之后,注定成为海洋文化的受益者。在晚清积弱而又不知世界大势的时代,无数广东人沿着海路下南洋、去美国,又有无数西方物产与先进思想沿着海路传入广东。守旧的中国就这样在颤颤巍巍中与世界文明接轨,也使得广东成为中国最早向近现代文明转型之地。
这股留洋大潮,最初仅仅属于穷苦劳工,以及脱胎于勤劳发迹者的商人群体。早在1796年,就有五名南粤水手乘坐商船抵达美国费城,成为最早踏足美国土地的广东人。1820年后,不断有广东人前往旧金山定居。
在美国的早期开发中,无论是开采金矿,还是修筑太平洋铁路,广东籍劳工从未缺席。他们的人生恰恰伴随着美国的崛起,当他们衣锦还乡时,会将西方文化一起带回。如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乃至珠三角随处可见的碉楼,都是这种华侨文化的产物。它中西合璧,同时又有着低调的一面,这种低调不是简单的“银不露白”,而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同时又有着捍卫自身财产的决心。
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南粤劳工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南粤劳工
1847年,广东人容闳赴美留学,并于1854年在耶鲁大学毕业。坚信“西学可以使中国复兴、开明和强盛”的他回国后推动幼童留美,留洋大潮开始向精英阶层转移。
留美幼童是中国首批官费留学生,虽然计划夭折,但短短几年间仍造就了晚清史上最出色的精英群体,包括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清华首任校长唐国安、主持京张铁路的詹天佑……一百多名留美幼童中,广东人占了2/3。
也正是留美幼童出身的唐绍仪、唐国安和梁诚等广东官员,合力促成了庚款留美,造就了胡适、梅贻琦等庚款留美生。这些后辈曾占据中国大多数知名大学的校长之位,又合力促成了中国大学教育的辉煌时光。
尽管在庚款留美生崛起后,广东人已然不是中国政学两界的主体,西化之路也一度中断,但在改革开放后,它再一次成为最前沿。
与西方文化接触如此之久,又拥有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窗口,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广东人自身的务实结合在一起,并以“勤劳”、“低调”这样的标签呈现。
你有没有觉得大大咧咧、穿着随意的美国人与广东人有些相似?有没有觉得欧洲人慢悠悠喝咖啡的习惯和广东人的“叹茶”有些相似?有没有发现广东贵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奢侈品消费却像返璞归真的欧洲人那般相对偏低?你又有没有看过一个淘宝的数据,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和江苏的“剁手党”消费力最高,“淘气值”位列全国前五,为什么购买力超强、每次双11交易额都雄踞全国第一的广东没有位列前五?因为广东人虽然爱买,却因为低调,不爱晒图晒评价,因此影响了“淘气值”。
没错,这就是广东与世界文明接轨的结果。
但有人会说,广东在生活方式上确实有西化的一面,那么上海呢?当年的十里洋场不是更“洋气”吗?为什么会呈现另一种状态,就像黄佟佟老师所写的那样,强调外在与精致?
上海与广东的不一样,根子在历史
我一直有个观点:广东的西化是走出去的结果,上海的西化是引进来的结果。这是二者的最大差异,也是今日两地文化有别的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