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被严重低估的一部抗战题材电影(3)
时间:2018-09-19 作者:鲁舒天 点击:次
但有担当的未必获得理解,就拿牛二来说,他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存在极大局限,即便地上出现了一面被打烂的中国军旗,即便少校的领章已经显示出了军衔,即便后者的胳膊是在作战中负伤,但当少校准备与涩谷对射时,牛二选择拉扯的竟然是自己的同胞,而不是赶紧移开日本兵的枪。
对牛二来说,是听卫生连的首长,还是听这位无名少校?这个问题无法解释。如果非要解释,牛二阻止少校杀掉涩谷,是因为他发现涩谷能给奶牛治伤,全村的人因为保护这头牛都死光了,所以他得继续把牛替组织保护好。
最终,国军少校与日兵涩谷,这两位有枪的人在对射中同归于尽,幸免于难的牛二把他们的尸体埋在了一起。
七
剧情安排牛二去保护奶牛,却没有大开脑洞地把他塑造成三头六臂的英雄形象,一个目不识丁的老乡没理由蜕变成九条命的超人,这才是写实。不仅如此,牛二简直是武器绝缘体——玩不转猎户的火枪;拉弓射箭时弓弦断裂;摸到三八大盖之后,跳弹反而伤了自己。(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对日军三八式步枪性能的刻画也很考究:该枪穿透性强而杀伤力有限,忻口会战时第21师师长李仙洲被狙击手击中,子弹透胸穿出,他却在看到鲜血的几分钟后才意识到自己受伤。)
影片中的牛二影片中的牛二
日寇走了还有流民、土匪,一言蔽之,牛二只能上山去躲。
《斗牛》的最后,决定同奶牛在山上过活的牛二终于等来了组织,不过不是八路军,而是解放军。
解放军一出场就显示出军人的职业性:侦察兵侦查到前方埋有地雷,长官立刻通知部属向团部请示工兵。这处细节中的“专业的人干专业事儿”,亦与前述片段中的诸多不专业形成鲜明比对。
一支行军中的作战部队路过山脚,牛二向一位大胡子军官交出了当初的字条和那头牛,军官情急之下作出决定,将牛送给了牛二,并依照牛二请求给他写了一副简易的碑字。全村人及牛二拼尽性命保护的物件,最终又处理给了保管者,这一个圈绕下来,就把牛二最关心的“绝后问题”给绕进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