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一万五千户里的中国

一万五千户里的中国

 
  什么才是中国的真实样貌?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上海浦东新区一个9岁的女孩正在舞蹈班学习民族舞,同时还要挤出时间参加各种暑期夏令营;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一个男孩“业余活动只是在操场上踢球、玩耍,周末和寒暑假就在家自己做作业学习,帮家长干些家务”;河南的一个少女,则因为家里房屋倒塌需要借钱盖新房,自己选择了辍学去打工。
 
  陕西省渭南市,一户只有两位老人留守的家庭里,除了患有关节炎的老大爷会去专科医院开一些治疗药物外,夫妻俩有病都在附近的小诊所开药,包括治关节炎的药物,并得尽量保证在医保报销范围以内,从来不敢使用进口特效药。上海市闸北区的两位退休老人,患高血压的老太太每两周一次的常规检查和拿药,都要到附近的三甲医院,因为“不太相信小医院,去大医院放心”。
 
  这些见闻,来自同一批人。他们从北京大学出发,试图描绘一个真实而完整的中国。从2010年开始,今年已经是他们第三次奔赴全国各地。
 
  调查问卷是他们手中的画笔,家庭是这幅关于中国图画的基本像素。依托“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项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中选取了大约15000户家庭,展开追踪调查,每两年记录下所有成员的收入、支出、教育、医疗的详细状况,还会记录下他们的婚姻、认知甚至情绪的变化。
 
  “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社会跟踪调查项目,这里有15000户家庭的轨迹,也是其中5万个个人的发展轨迹。”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北京大学“千人计划”学者谢宇说,“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用这15000户家庭为中国画像。”
 
  7月25日,在北大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项目推出了《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该报告基于2012年的调查数据,第一次将目光聚焦于与财富相关的问题。
 
家庭财产的增长,至少有一半归功于房产增值
  一组数字首先勾勒出画像的轮廓。
 
  在上一次调查结束的2012年,我国的私人财产总存量达到188.4兆元——在数字4后面还挂着11个零。平均下来,每个家庭拥有43.9万元的净财产。2010年,这个数字还只有37.5万。
 
  这并不是唯一一幅画像。事实上,关于国民财富,由于估算方法不同,得出的数据相差颇大。西南财经大学组织开展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得出,2011年中国家庭净财产平均为113万元,而根据瑞信研究院的《全球财富数据报告2012》,中国在当年的私人财产总存量为20.2兆美元——前者远高于北大的调查,后者则略低。
 
  可以确定的是,房产是其中的重头。北大的调查显示,从2010年第一次全国性调查开始到2012年,家庭财产的增长,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房产的增值。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家庭中,房产占到家庭财产的80%,而在农村,这个比例为60%。
 
  2012年的农村,收入最高的前5%的家庭平均年收入高达27000元,处在另一极的5%则只有900元。而在城镇,5%最富裕的家庭平均年收入是5%最贫穷家庭的35倍。
 
  大部分家庭都在变得越来越富裕。但那些中高收入的家庭变富的程度,要远远高于低收入家庭。在城镇,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全国188.4兆元的私人财产中,1/3的财产被位于顶端1%的家庭占有,而最贫困的1/4的家庭,只占有这些财产的1.2%。如果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在党政机关、军队、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工作,那么一般而言,这个家庭的财产水平和增长幅度要高于其他家庭。
 
  平均来说,一个有体制内成员的家庭的财产可以达到67.4万元,完全“体制外”的家庭的财产则为37.2万元。从2010年到2012年,体制内家庭财产实现增长的比例为71%,高出体制外家庭5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也要领先后者6个百分点。
 
收入不平等可能会降低,财产不平等可能会增加
  这幅数字构成的中国画像公布后,收入和财产的分化成了最受人关注的一个特征。
 
  根据2012年的调查数据,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73,按家庭纯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为0.49。
 
  谢宇表示,0.73的基尼系数反映的是家庭净财产的差距,与收入水平相比,财产的分布本来就更加不平均。从长远来讲,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可能会降低,财产不平等可能会增加。
 
  2012年,全国87.4%的家庭拥有住房产权。住在上海的家庭拥有房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73.2%的家庭拥有;但是在河南和甘肃,拥有房子是一个家庭不算遥远的梦想,分别有92.7%和95.8%的家庭实现了这一目标。
 
  在有房一族中,14%的家庭住房困难——老少三代同住一室,或者让12岁以上的子女与父母同住一室,还有的要晚上把床架起来,白天再拆掉。但是就平均而言,每个家庭有100平方米的住房,而且每10个家庭中就有一个拥有两套或更多的房产。
 
  河北衡水的一位农民,为了给儿子娶媳妇,花光一辈子的积蓄盖了一幢新房,还背负了六七万元的债务。但他没有为此忧愁,“怎么也得这个数,都一样”。
 
  “中国其实有一个巨大的谜题,就是这些年的收入增长很快,但老百姓的幸福感其实在下降。这是为什么?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调查能够回答。”主要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张晓波说。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