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避免“何不食肉糜”(2)
时间:2018-08-02 作者:侯虹斌 点击:次
但是,外来教师的心再柔软,也不可能不离开;父母再爱孩子,当有城里更好的机会时也不应该放弃——这确实就是为了奔向文明,付出的代价。辜负了孩子。
但是,当年的小梁老师走出去以后,有机会重返梁庄了,她的作品对梁庄、对中国农村影响深远,比她仅是一个乡村教师能作出的贡献大无数倍。
而我的父母,迅速地拿到了城市户口,我得以入读好的小学;这个结果,也比父母都守在我身边好无数倍。
“现代性”追求带给乡村的,既有掠夺与伤害,但从长远来说,还是文明、进步。可是,具体到一个个活生生的肉体上,我们很难断言说,你必须为了长远的“文明”,而忍受暂时的“伤害”。因为你不知道,这种“伤害”对他有多深,有没有可能弥补。就像那个五奶奶,那个五奶奶的孙子,那个五奶奶的儿子儿媳,他们已永远失去了。
农民进城务工,是因为只有城市才能赚到钱,留在农村只剩下破产;儿童留守,是因为城乡二元制度让他们的父母没有能力把他们带在身边打工;老人和小孩都留在的凋敝农村,对孩子的身体、营养、人身安全、教育、智识培养,基本上可说是毫无保障,留守儿童就算是顺利长大了,整体素质与城里的孩子相比早已是云泥之别,无望翻身了……
这是个结构性问题,与个体的优秀与否并无关系,需要制度来弥合。
4
几个月前,斯坦福教授、经济学家罗斯高(Scott Rozelle)在“一席”上做了一个演讲,题目就是《现实是有63%的农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没上过,怎么办?》,里面还有各种触目惊心的结论,与我们以为的岁月静好的想象差距很大。
罗斯高:农村儿童的发展怎样影响未来的中国
不过今天提到这篇文章,是想重新审视一下文中的一个显著的结论:“我们应该想想,怎么让妈妈留在农村,让她怎么教她的孩子。”这段话里曾引起过批评,包括我。不过,网友@Emma_on_the_Cloud找到了这篇讲演的英语原文之后发现,发现:“全文通篇包括调查问卷都只用parents和caregivers,没有把母亲单独拎出来谈。Discussion部分几乎没有提到解决方案。”也就是说,罗斯高并没有提解决方式是让“妈妈留在农村陪孩子”。这是翻译配合“中国国情”的添油加醋。
假如还限定了“留守儿童”这几个字的话,不得不说,没有父母、尤其是通常来说更愿意陪伴孩童的母亲留在身边,孩子的早期教育基本上可说是无望好转,这也就是为什么“63%的农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没上过”。
罗斯高的实验里作了一个对照组,0到3岁期间孩子只有奶奶照顾的情况下,孩子平均IQ是88,53%的孩子IQ低于90,智力发展缓慢。但是对照组由妈妈带,教了6个月,上26次课,孩子的认知发展完全正常。
但是,把母亲强行留在农村呢,对农村女村的伤害又有多大?——中国农村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也就是因为这十多二十年来女性打工的机会大增,农村女性的自杀率才急速下降,才稍微活得像人;难道这一切又要倒退回去吗?
这种妇与孺利益的对立(奇怪,父亲在这种时候又消失了;不过这不是这篇文章讨论的重点),也不是个体的努力能解决的。这是一个整体社会结构出现了问题,却要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蝼蚁们来承受。
理解了这种困境,感知他人的痛苦,是第一步;然而,并不能止于理解,还要找出方向,进一步城镇化,进一步消除贫困,才是文明的方向。可我知道,每一步都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