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没有人真的害怕变老,我们怕的只是失败

我们怕的只是失败

我在30岁生日那天决定,从此不再去考虑年龄这件事了:年龄只是数字而已,不是吗?
 
说来轻松,执行起来却着实困难。生活日常和身边亲友总会有意无意地提醒:你是个30岁的男人了,这意味着些什么。
 
老友发来微信,说想再跟我一起去趟巴黎,看我掏钱买博物馆的门票方才解气。那年我们同游巴黎,所有博物馆对26岁以下学生免费,他29岁,不得不在我们幸灾乐祸的笑声中一次次排队买票。
 
上个月,一位92年的朋友拿到了澳洲打工假期的签证。饭局上大家恭喜她,她淡淡地说其实没有传说中那么难,只要31岁以下的“年轻人”都可以申请试试。说完笑吟吟地看了我一眼。
 
对,我31岁了。很多年轻的“特权”不再眷顾我了。
 
 
某新闻标题用“31岁海归男”形容我,我逢人就抱怨,明明还没过生日,才30岁好吗!
 
朋友毫不留情面地揭穿我,你嘴上洒脱,其实很介意年龄这件事。
 
我当然介意。很多朋友多年来都喊我“常少”,突然有一天,这个称呼似乎显得不那么合适了:你怎么能用“X少”称呼一个三四十岁的男性呢?
 
两年前做出从欧洲搬回来的决定,除了想回国创一番事业的动因,我必须承认,还有年龄闹钟的嘀嗒作响:当时的我已经28岁了,再不回国发展似乎“来不及了”。
 
一种“来不及了”的恐慌,似乎构成了我和身边的人对于年龄的本能焦虑。
 
就像长辈们常用来劝诫我的一句话:你都30岁了,还没车没房没对象,太让人担心了。
 
总有一款“年龄焦虑”适合你
 
三十而立,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在孔子的时代,夭折率很高,很多人都活不到30岁,再加上平均寿命又低,所以如果30岁还没明晓事理和成家立业,那是有点“来不及了”……
 
而在当下的社会情境里,“年龄焦虑”则成了量化危机感的指标。
 
现代人需要一个合适的参照系,去衡量什么时候“来不及了”。而30岁作为古老的年龄魔咒,在现代社会继续承担“焦虑指数”的职能就显得再合适不过了。
 
 
你都30岁了,还没车没房,谁会嫁给你啊?
 
你快30岁了,读完博士都34岁了,还嫁得出去吗?
 
你过30岁了,在公司还只是普通职员,事业还有前途吗?
 
你已30岁了,存款还没多少,这辈子财务自由还有指望吗?
 
从根本意义上说,男人焦虑成功,女人焦虑变老。
 
在主流社会的认知里,“男人三十”意味着你最好要取得某些被世俗所认可的成就,有车有房、生活稳定,否则人生就是失败的、没有竞争力的。
 
而“女人三十”,则意味着你择偶的最佳年龄已经要过去了,如果还没有把自己嫁出去,那么等“窗口期”一过,等待着你的就是大龄剩女的标签和“最佳生育年龄”的远去。
 
 
即使是成功把自己嫁了出去的女性,也会担忧起青春的逝去和容颜的衰老。毕竟在男权的话语体系里,随着年龄的增长,男人会越来越吃香,而女人则相反,因为青春才是女人的筹码。
 
而那些已在世俗认定的“成功体系”里挣扎滚打、取得了一些成就、车房也不缺的男性呢?
 
总有比你事业进步更快、房子更大、车更新的同龄人,总有人送孩子进了更贵的幼儿园,更频繁地去海外目的地度假。
 
总之,无论你过得好与坏,从婚恋、事业到财务和健康,总有一款与“同辈压力”对应的“年龄焦虑”适合你。
 
更不用说网络热帖会一遍遍对你轰炸:同龄人抛下你的时候“不会说一声再见”。
 
第一波00后都成年了,90后自然有理由感叹自己“老了”。80后就更惨,如果88年已经是中年的分界线,最老的80后岂不已经奔着老年去了?
 
 
其实我试图回想了一下自己二十七八岁时的生活场景——除了数字之外,跟三十岁之后并没什么本质区别。
 
会为了年龄而焦虑的人,本质上其实还是相信存在着一套标准的、具备普适意义的“人生模版”——在这套模版里,人生的所有选择,包括何时婚娶生育、何时安稳生活、何时事业有成,都有着对应的标准时间节点。
 
如果你不幸没能踩准点,那在这套批量生产“标准化人生”的流水线上,你就可能成为瑕疵品以及失败的少数派。你的人生很大概率将是悲惨的。
 
“无龄感”= 自由选择
 
为什么不能打破这套模版设定,过一种随心所欲的“无龄感”生活呢?
 
在欧洲时,我从没细究过年龄这件事。一起玩的那些朋友,年龄相差都很大。
 
有23岁的设计师、36岁的程序员、34岁的单身爸爸……大家就是有着相似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选择经常混在一起罢了。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