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有最多好学校的京沪,也有最多焦虑的家长(2)

 
但如果仔细分析各类招生,就会发现效率与公平之比为85:15,效率优先,略有公正而已。换言之,所谓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如梳如篦,将所有“好学生”搜刮一空,然后宣布自己的教学成果有多好。
 
毫无意义的竞争
 
如上所述,在省区市高考招生人数基本恒定的前提下,该区域内任何挖空心思提高分数的举措,均是一种相互践踏的内耗。
 
我绝不反对学生之间在学习上有竞争关系,正常的竞争是培养学生上进心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换汤不换药,名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实为重点高中的制度设计,不仅人为催生和加剧变态的学习竞争,而且深具欺骗性,表现如次:
 
第一,任何一届的学生,就全体来看,都有一小部分天赋异禀,他们仿佛生而知之,知识对他们而言几乎一点就通。他们在学习上,并不需要你教师花费多少精力和机巧。
 
就在写这篇文章之时,我打电话和一个同学交流,他说孩子所在的初中,两三年才会有一个学生考上某顶级名校。这个信息说明,你把最顶尖的学生招收进去,然后宣布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就体现了本校的教学处于全市最前列,好意思吗?脸皮是不是太厚了一点?
 
那些顶级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教学团队,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三年),能够把本学区排名最后的学校带到中等水平,那就真配得上所声称的实验性、示范性,否则难免有欺世盗名之嫌。可惜到现在为止,没有看到过一次这样的试验和示范。
 
这些学校实验、示范了一些其他什么?只有天知道了。有一条是是实在的,就是重点高中时代的招生特权,实实在在地完整保留了下来。
 
 
第二,凡是上过大学的都知道,同一张试卷,同一个班级不同省份的考生,考分悬殊几十上百分都是很正常的,但他们之间并不会因高考分数悬殊而在学习、科研、创新上出现明显差异。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高考分数到一定程度之后,挖空心思再多考多少分,对高等教育而言,毫无意义。
 
 
 
但可惜,目前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大概就是为这种“毫无意义”而设置的。它的意义,不在提高教育水准,而在搞社会分层;它的存在,是让小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知道人分为三六九等。这难道不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焦虑的问题?哪怕你是中产阶级!
 
迎战天下英才
 
京沪两城聚集的各种资源,一向冠绝全国。伴随着入世,海量外资进入,两城迅速成为财富高地,就业首选之区,户口已经无法限制外来人才的进入。在今天,京沪两城非户籍外来人口绝大多数是青壮年,他们占到全部劳动力的一半左右。
 
京沪(包括深圳、广州)青年子弟的竞争对手,一半是外来人才。与此相反,在别的二线及以下城市,一个当地的青年子弟的职场竞争对手,绝大多数是本地人。
 
人才竞争是全方位的。一个上海本地的复旦学生,他的外地同学毕业后,可能百分之八十以上留在上海工作;一个上海本地的高职生,他在酒吧做调酒师,但外地来的高职毕业生,同样会对他的职业产生强大的竞争力。京广深同样如此。
 
京沪广深就业市场足够庞大,但工作岗位的竞争烈度,新兴产业的淘汰频率,恐怕远高于其他城市。相应地,工作对人的要求,也要比其他城市高。
 
 
先前京沪青年热衷于通过留学移居海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不仅涌进京沪的全国人才持续暴增,而且海外留学(包括京沪两地青年子弟)逐渐出现就业定居两难,回来的人越来越多。回来的人首选也是京沪广深。
 
我曾经看过一个海龟的文章,她之前只是在上海做过短暂停留,对外国同学谈起去向,她的回答是“回上海”。现在的竞争格局是,一个京沪本地的青年子弟,不仅要迎战全国的优秀人才,还要迎战为数众多的“海龟”。
 
此外,由于收入上涨,港台青年才俊进入大陆工作越来越多,首选地也是北上广深。
 
这就是一个出生和定居在北上广深,并在那里上学读书的孩子的幸与不幸——你从小的生活环境,可能比别的地方的孩子更优越,但是一旦长大成人,那些优越的环境未必属于你。
 
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轻易走下教育培训这辆战车?城市的禀赋就在那里,未来的竞争格局就摆在那里,多少家长可以舒一口气?
 
一点曙光
 
有没有缓解焦虑的可能?肯定是有的。
 
职校招生需要改革。
 
比如孩子初三毕业愿意上职校,你尽可以去;但不愿意去的,何必硬要画一道杠强迫他去?他完全可以去上普通高中,上到高一、高二跟不上,知道考普通高校有多难,他随时可以去上职校。
 
何必一定要强迫一个屁事不懂的未成年人选择将来的职业取向?为什么就不能等一等,让他们心智更为成熟一些,再让他们做出选择?
 
当然你可以说,我们有民办高中,职校生也可以参加高考。第一,尽管高中阶段不是义务教育,但作为一个纳税人且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天经地义的;再说,中国已经是全球经济的二把手,理应给予公民更大的教育选择权,为什么一定要让人家去接受哪一种类型的教育?第二,在一个普遍没有什么文化学习氛围的班级环境里,高考又有多大胜算?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必须改革。
 
最近,上海出台改革方案,决心在2022年,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0%至65%的招生计划采用名额分配方式下达,由市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分配到有关区和初中学校,并明确这种招生计划其中的70%将分配给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这一比例将逐步扩大,以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


作品集关于教育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