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大学生的单相思。那小夥子确实可爱。(2)
时间:2017-07-13 作者:刘心武 点击:次
『油炸』、『清蒸』?算了算了算了!」谁知荀师傅竟气得脸色铁青,厚 厚的**绷得象两块铸铁,瓮声瓮气地宣布:「我不管它什么年头,我 的儿子就得正正经经象个人样!」荀磊抬眼望著爸爸,那是全裸的爸爸, 身上有解放石家庄时,作为一个最普通的士兵挂上的彩——锁骨边上 一处,腰上一处,他小小的心灵忽然象被电击了一般战栗起来,于是 他大声地向那师傅说:「大爷,我不对,我错了!」那师傅听了他这话, 看著他父子那情景,猛地转过身去,拧开了喷头,让喷泻的热水,掩 盖住就要涌出的热泪……
一九七六年荀磊升入了高中,他要求父亲给他买个袖珍半导体收 音机,荀师傅毫不犹豫地给了他钱,让他去买。想到这孩子多年来从 未跟家长要过买冰棍的钱,荀师傅心里不知怎的有点难过。荀磊每天 用那收音机听英语广播。同学们都觉得他很滑稽:「小磊子想吃天鹅肉 呢!吃外语饭,进外事部门,头一条得有门子!就凭他那爹妈……哈!」 这话后来竟至于当著荀磊的面说,荀磊只是安详地微笑著,他真的是 向往什么外事部门吗?其实他连哪些部门算外事部门也不甚了了。他 只不过是觉得在那种气氛下,唯有这英语广播讲座还听得下去,况且, 他牢牢记住了爸爸有一天讲的话:「技不压身。」
一九七八年,高中毕业前夕,某外事部门在北京几个区的中学里 招收培训人员,条件之一是必须具有优异的外语成绩。学校的那位英 语教师竭力推荐荀磊应考。英语教师的「历史问题」那时已经澄清, 他只不过是一九四八年去台湾中学教过半年书,绝不是什么坏人。他 到哪儿都是教中学,教英语,说他以此谋生也好,说他以此服务于社 会也好,总之对他完全可以放心。他让荀磊天天晚上都到他家,悉心 地给荀磊辅导;当荀磊进了考场时,他在那大门外背著手焦躁地踱来 踱去,以至于别人以为他得了精神病……
考完了,荀磊回忆出全部考题和自己的答法,老师拿笔的手颤抖 著,给他预测得分——他能得八十四分。老师说,这即使不是最高分, 也一定在录取线之上了。
但消息不断传来。许许多多的人——不仅考生本人,还有他们的 家长及其亲友——利用各种从最原始到最现代化的手段,涌向这个部 门的 「后门」:请客送礼、以位易位 (你给我安排一个,我给你安排一 个)、热线要挟、秘书传话……乃至坐著小轿车来「御驾亲征」、拿著
「上方宝剑」(某大人物开的条子)来当场「宣谕」,如此等等,不一 而足。部门中有人敢言,有人敢怒,但「后门」仍然堵不死,一个又 一个考得相当差乃至根本没参加考试的人获得了 「录取通知」。后来有 人给报社写了信,信登在了「读者来信」栏,加上了很严厉的「编者 按」。老师和荀磊捧读那张报纸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场招考据说以「后门进入率百分之七十四」收场。总算不是百 分之一百。完全没有后门,没有背景,父母只是最普通的劳动群众的 考入者,据说只有荀磊一个人。他是第一名。他的英文考试得了八十 六分,老师还给少算了三分。第二名是六十四分,他这个第一名同那 第二名的差距居然多达二十三分!连参加招考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后 来也说:「如果我们连荀磊也不要,那可真是没有天理良心了!」
考入的这批青年人在国内培训了一年,后来便送到英国学习。荀 磊一直保持著第一名的位置,并且总是把第二名甩开相当一段距离。 连最嫉妒他的同伴也说他有一种 「语言天才」,并且有人归结为 「遗传 基因」。「天才」?「基因」?在泰晤士河畔,听著威斯特敏斯特寺的 钟声,荀磊回想起九岁时淋浴室中的那一幕,泪水涌到了他的眼眶, 又被他咽进了咽喉。他的灵魂颤动著,他感到从来没有这样强烈地爱 过自己的祖国——那是具体已极的、实实在在的祖国,有尘土飞扬的 小胡同,古老的、顶脊上长著枯草的钟鼓楼,四合院黑乎乎的门洞, 门洞顶上挂著一对旧藤椅,锁骨下和腰上有著枪伤的爸爸,爱做鸡蛋 炸酱面给大家吃的妈妈,善良的安心于服务工作的姐姐们,以及那些 可爱的邻居,从珠阿姨家传出来的胡琴声和咦呀的西皮流水腔,还有 英语老师那似乎总是吃惊的表情……那就是他「天才」的来源,就是 他的 「基因」。他一定要好好地为祖国做一个正正经经的、有切实贡献 的人……
在英国的学业结束了。同伴们都迫不及待地要坐飞机回国,因为 回去后将有另一场战斗——争取分配到一个可心的下属部门,从事可 意的具体工作。荀磊却取得大使馆同意,乘火车回国。他渡过了英吉 利海峡,穿越了整个欧洲,并且横切过整个苏联,经过了西伯利亚, 历时半月,终于回到了北京,回到了钟鼓楼附近的这条胡同,这个古 老的四合院……他发现这里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化,门洞里依旧挂著那 一对旧藤椅,院中樗树(臭椿)上的蝉鸣还是那么一种声调,公共自 来水管水击桶底的声音也还是那么琤琮有韵……可是毕竟也有比较显 著的变化,原来里院北房换了一家姓张的来住,据说是位局长,有好 几大橱的书,其中还有不少英文书。于是他便在等待分配具体工作的 那段时间里,跑去借书看……
张秀藻在自家的书橱前,头一回见到荀磊后,不知为什么,第二 天总忍不住同爸爸妈妈议论他。妈妈说:「是个奇迹。他那么个家庭, 又碰上这么个年月,居然能自学外语成才,说出去人家怕都不信…… 不过,他这事也许不适于宣传吧?牵扯我们的阴暗面太多了是不是?」 爸爸却另有见解:「是牵扯不少阴暗面,而且是大阴暗面,『穷跃进』 啦,『停课闹革命』啦,『知识越多越反动』啦,走『后门』啦,干部 子弟特殊化啦……可小磊子成才的经历本身,也就说明我们这个社会 还有足以战胜阴暗面的光明力量,这个力量有时也许是零散的、不起 眼的、无形的……可它到底还是有胜利的时候……」张秀藻对爸爸妈 妈这种一本正经的议论并不怎么感兴趣,她发表感想说:「多聪敏呀— —不坐飞机,而是坐火车回来;火车车窗提供给他的,不知要比飞机 舷窗能提供给他的,超过多少倍!何况他们去的时候,已经坐过了飞 机……他说他记了一本《乘火车回国日记》,真想向他借来看看!」爸 爸妈妈都说:「那你就去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