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寒门碧玉小同学
2016-06-21 本站原创 作者:褦襶子 点击:次
碧玉(下文同此称),你看了老师的散文《质本洁来还洁去》跟帖鼓励老师,老师向你提了个问题“你看懂文章内容如何反映文章题目了吗?”,你回复说:“『质本洁来还洁去』指的是老师跳进清澈的湖水中洗净了往日沾染的世俗的污垢吗?”。老师答复:“心语好聪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希望心语今后能够成为一代名师!”。
因为听碧玉妈妈说,碧玉有从事教育的愿望。所以老师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回复你,并本能地露出欣喜之态赞碧玉“好聪明”。你妈妈见了,担心夸你聪明,会削弱你主观上的进取意识。先生没有过多地与你妈妈交流这方面的观点。可妈妈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人的成就来源于“百分之一的天份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没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滋润,那百分之一的“天份”就会枯萎。天份是幼苗,如果没有汗水的浇灌,幼苗永远都不可能成材发挥作用。
但是我们的社会,常常把别人的观念裁剪成符合自己的愿望,用“百分之一的天份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来鼓励人们努力追求。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可那百分之一的天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碧玉既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势,还必须不吝啬汗水的付出。二者相辅相成,你具备这个条件,但处理不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难成就梦想。
其实老师是发自内心欣赏碧玉,以你的年龄与阅历,能够从文中看出“质本洁来还洁去”与“洗”的关系已经非常不易,绝大多数的读者也基本就看到这一层。
作此文时,老师年轻气盛。长期在理想与世俗间挣扎,既做不到出污泥而不染,也不肯没有底线地同流合污。这种观念难免不渗透到老师的教学中(当时老师从事语文教学)。因此老师与当时教授的弟子有心灵上的感应。同学们能够理解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愿。另外,当时语文作文教学提倡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可是老师不喜欢那种表现手法,有点为文而文的做作。所以,老师要学生们用蕴含自己观念的情节表达自己的愿望。
文中最初的情节,反映出老师当年不堪俗世困扰,意欲挣脱束缚的强烈愿望。因此,那部分情节是写老师对回归大自然的向往。后面的情节,看似与文章主题无关,其实这是先生想要表达的另一层含义。湖水只能洗却身上的污垢,却没法净化心灵。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让大自然来净化被俗世污染的内心。那些对自然的描写,是用来“洗”心的,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回归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的纯洁——“质本洁来”。
教师也是人,做不到不食人间烟火。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师也教不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来。这里所说的“不带走半根草”是指“杂念”。教育必须秉承传播人类文明的执念,遭受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磨难是教师欲火重生必经之路。这种“磨难”就是当今的文明与非文明之间的防火墙。也就是教师的内心世界,对现实纷繁复杂的信息作综合处理的过程。全文老师都在大自然中陶醉,洗却内心凡尘,是种净心的过程。
文中老师用了“瞻仰了番朦胧夜色里的湖光山廓”。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大自然已经被破坏的面目全非,只是在夜色的笼罩下让老师仍然产生面对曾经的山清水秀的幻觉。然而,在老师的意识里又明明知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残酷现实。于是老师用了“瞻仰”这个人们常常、用来悼念死者的词汇。其实“瞻仰”并非是专用悼念词汇,只是在汉语里人们常用来悼念死者。许多词的词性不是唯一的,需要根据语境来理解。而语境也包括世人的使用习惯。所以,此处“瞻仰”一词具有双关性,既有老师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有对遭到破坏的大自然的悼念。
碧玉同学,老师向你推荐一种严谨的认识态度。对于任何你遇到的事物,如果能够证实的就确认,能够证伪的就否定,即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就存疑。不要过份相信权威,要学会用自己的大脑认识世界。比如,曾经在推崇唯物主义(这是一种哲学概念,暂时不必去弄懂它)的社会,是不承认“反物质(自己去查什么叫反物质)”的。因为唯物主义否认反物质的存在。可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在宇宙空间通过阿尔法磁谱仪捕捉到反物质粒子,并在地球上通过科学实验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人类的许多巨大的进步,都是出于对权威的挑战。质疑成论是你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这些也许你还不太懂,你只要记住对你所怀疑的东西相信自己的判断,比相信权威重要。
你已经比你的同龄人提前打开了自我封闭的大门,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与人交往,尤其是与名人学者交往是你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虽然质疑成论重要,但质疑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比方说你与某领域权威谈这个领域的话题,如果你知之甚少,请教人家都懒得指点你。可如果你只顾叙述你的观点,不顾及对方的感受,也会招致对方强烈的排斥。所以即便你懂的并不比对方少,也要留一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不能是原则问题)向对方讨教。这既满足了对方的心理需求,也会让对方看重你的水平。
倘若发现对方的观点有缺陷,也不要直接提出来(尤其是对中国同胞),要就这个问题向对方讨教。讨教时不要直接把自己的正确观点亮出来,要先提出一两个不严谨的观点作铺垫,然后再把已经验证的正确观点混杂在其中,向对方表示你难以在这些观点中作出选择。把确认的权利让给对方。一般某领域的权威,比较容易看出哪些观点的是正确的,哪些观点存在问题。倘若对方看不出来,你再向对方表示你倾向于某观点(正确的那个观点)。这么做,权威就可能成为你的晋身之路(但也只能是“可能”)。
初出茅庐,你需要借助于一些权威力量实现你的抱负。出让些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是必须的代价(你的观点可能被窃用),否则你的正确观点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因此与权威、名人学者谈,就须要掌握策略。这种交流方式须纯熟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老师提前介绍给你,你在与同学、老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中慢慢体会。
老师对你的成长缺乏完整的了解。所以,有许多观点可能你已经懂了,有些观点也可能不适合你或者眼下还不适合你。你用你的判断来选择吧。碧玉出自深山,曾在地下沉寂数亿年,可是当它面世后,却绝少与庸俗之辈结缘。所以你只要用学识把自己雕琢成碧玉,出身寒门与否并不重要。老师相信你非久没凡间之辈,去大千世界找寻你的快乐吧。
附:
《质本洁来还洁去》
唐家崴子。“崴”字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个字,是在中学地理课上,讲到前苏联的东方军港海参崴时。后经查阅方知“崴”是山水弯曲处。
五月下旬某夜,我们一行十八人,作为校野游先遣队,乘一辆白色面包车扑向唐家崴子(松花湖的一个湖叉子)。一路上歌声此伏彼起,各个时代的歌,唤起诸位先生的激情。明江老先生以其浑厚标准的男低音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推开波浪,水中鱼儿望着我们笑……”。那两鬓斑白日增皱纹的面孔,露出孩童般的欢乐。那当年曾指挥我们合唱的大手,熟练地打着拍子。我等被感染了,车里传出了“做作”的童乐声。
不觉中,车出了市区,爬上了崎岖的山路。同事们陶醉在歌声中,只有我这个有过短暂驾驶经历的人,注意到了外面的险况。此时车严重超载。每到险处都为之捏把汗。司机也格外小心地操纵着。可不知何时我被车外的蛙鸣和大山的凝重勾去了魂。市区的扩建,破坏了生态,已多年难闻蛙声了。
车的远光灯下,出现了一段翻桨路面。得下去一部分才能过去。我第一个起身拉开车门。老实讲,当时并非出于什么风格。是一种魔力驱使我去领略一番夜幕下大山的神秘。
又上路了,没有享受够大山夜风的我,不情愿地上了车。许是小停让大家注意了外面的路况,车内沉寂了好一阵。猛然间有人喊:“看,水”。人们齐向窗外望去,这才注意到,已到了湖边。车来到一座依山傍水的山间别墅前。
主人被我们从梦中惊醒,明江老先生去联系。我趁机瞻仰了番朦胧夜色里的湖光山廓。劲风呼啸声中隐隐传来湖水的拍岸声。要不是主人催促我们进屋,真想去水边享用一阵。
远离市区的喧嚣,再加之一路的兴奋,久久难以成寐。楼外阴风的怒吼声不时地传来,可湖上是否浊浪排空却暂无从知晓。渐渐地,伴随着遐思入了梦乡。
晨曦唤醒了梦中驰骋的我。首先入耳的是杂乱的洗牌声。过去一看,麻局战火犹酣。根本无人注意到有人进来,于是披起风衣向湖边走去。
清晨的唐家崴子时而劲风扑面,时而谧如梦境。举目望去,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与昨夜的朦胧比起来却又是另一番情致。天空中乌云飞逝,轻抹山巅。林里嘤嘤鸟鸣,频频入耳。回首望去,绿树掩映下的山间别墅给人一种清幽之感。此处三面环山,山脚下为松花湖的湖叉。绿树摇曳,碧波拍岸,山色湖光交相辉映。我循声去找那些可爱的鸟儿们,但始终不见踪影。除了远处清晨起鱼的一叶小舟,什么飞禽都不见!猛然间我以现了一个移动的小黑点,向我这边飞来,渐飞渐升向高空。当飞临头上时,发现原来是一只叫不上名的大鸟,嘴里还衔着一条小鱼。兴许是发现了我的缘故,它在我头上急剧升高,扑向流云。大鸟飞过了山巅,逐云而去。此时我方觉出山风比市内的凉多了。尽管已近仲夏,风中却仍有春天的寒意。这情景使我想起白乐天游大林寺时留下的一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所见所思令我顿悟,世无桃源,亦有桃源,难怪陶公说“心远地自偏”。
沐浴着晨风,用湖水净面后,竟然升起一股投身碧波的念头。可忽闻有人叫自己,是同伴们约自己去上山。于是只好权敛此念。
从山上回来,刚用过早饭,大队人马就到了。接着,娱乐活动、聚餐、照相、录相、争抢奖品。然我已饱餐秀色,无有胃口了。
下弦月挂在天边,我等到湖边小嬉。薛子戏呼:“谁敢下去?谁第一,我第二。”我早有此意,此时经他一撩拔,便按捺不住了,冲着摄像机大喊:“给个镜头”,纵身扑向碧波。
岸上的人有嘲讽,有关切,我则全无顾忌,挥臂击水惬意极了。……当月上中天回返时,除了掠来的一身湖水,别无它物。甚至留下的影相也不多。此乃“少翁”之意不在此,在于山水之间也!
——此文是恰届而立之年,余作语文教师时给学生写的范文。时,正从野游地唐家崴子归来,教研员来听课。因为突然,只有一个来小时的准备时间,故众皆推脱。吾以少年豪气慨然应允。当堂在四十五分钟之内,用铁笔在腊纸上与学生同步作此文。次节课(作文课两节连上,但一般都是两节皆作文,另课时再讲评)即印发学生,当堂对照学生作文讲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