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思想碰撞 >

家长择校及与学校、老师沟通的技巧

  曾经写过一篇《家长会的沟通艺术》,那是站在教师的角度,阐释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可是现在家长与老师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对孩子的有效教育。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环境一无所知,就是盲目的教育。盲目的教育怎么可能有好的效果呢!
  时下教师的公信力几乎堕落到低谷。在笔者少时,老师找到家长,几乎没有家长会怀疑老师的观点,更不会疑心老师歧视自己的孩子。可是现在,老师要是说自己的孩子哪里好,没有家长会怀疑。但要是说自己的孩子哪里不好,几乎没有家长不在内心打个问号。如果老师提到的孩子毛病,要是普通问题,多数家长还是能够最终相信老师的。倘若老师提到的孩子毛病严重,那相信度就要大大降低。家长往往会用孩子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毛病来为自己疑虑找借口。
  
  是啊,如果孩子的毛病都是过去曾经有过的,那孩子还怎么成长呀。总犯同样的错误?笔者虽然杏坛耕耘三十来年,也无什妙招解决这种信任危机。可还是要以“落伍”教师的身份,给家长们提个醒:“你的孩子不用老师教育,能否正常成长?”也许有家长会说,也差不到哪去!能差到哪去呢?种子撒到正常的农田里,即使不侍弄,也不至于绝收。可种子的饱满程度能与精心料理的田地里成长起来的果实相媲美么。
  
  人类已经进入激烈的竞生时代,没有竞争力,就意为着被淘汰。放任孩子自然成长,就象放任秧苗自生自灭似的,能够寒暑后余生不是难事,要想成为具备竞争实力的硕果,那就不太容易了。其概率比守株待兔的人遇到撞树的兔子的机率还低。所以,只要家长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无论怎样对老师充满疑虑,都没有选择地要选择性地相信老师。因为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当然,家长也不是没有任何主动权。你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择校,选择老师。但笔者以一个业内人士告诉家长们,因为观念上的愚昧,这些选择几乎达不到预想的初衷。即便你选择的学校是个国人趋之若鹜的重点校,即便你给孩子选择的老师,曾经是名师,可待到他们进入候选行列时,也早已经不具备他们入选前的职能了。因为,选他们的人要用他们挣钱,他们自己也在络绎不绝不绝的“虔诚孝敬”面前,投鼠忌器。家长们为孩子们所做的选择就大多事与愿违了。
  
  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可是欲望却是无限的。接受的“孝敬”多了,也就无从尽心竭力去履行“承诺”了。初中段有孩子在重点校考出了好成绩,一半因素是因为学习环境,多半是智商高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集中的缘故。这就象一个班的孩子一起在人生路上长跑,如果他的周围多是些比他跑得稍快的同学,他的潜力就会被极大地开发出来。可前提是他们之间的差距不能相距太大,否则被落没影了,孩子的潜力不但开发不出来,还会使孩子陷入绝望。有此幸运孩子的比率并不是太高,绝大多数重点校的孩子,与普通校的孩子一样,成了绿叶,作了陪衬。因为精英教育理念,不管你是重点校还是普通校,其结果是几乎相同的。
  
  小升初没有升学考试,各重点校为了挣钱,必须收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只有这样的孩子,家长才肯“出血”。看在钱的面子上,学习成绩差的孩子,自然是多多益善了。可是学校的容量有限,那就看谁掏钱积极,谁掏钱掏得多了(表面上择校费是固定的,可是任何中国人生活的地方都无法避免“中国特色”)。
  
  为了让家长们自愿把钱奉献出来,就必须拉大旗扯虎皮,增强重点校的诱惑力。按学习成绩论,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不但任何费用都不用掏,学校还会给予成千上万元诱人的奖励。这些奖励哪来?国家财政没有拨款,学校没有生产利润,来源就只能是那些无知驾不住诱惑的家长们的奉献(择校费)了。
  
  家长们给孩子择校,从来不看升学率,只看升学数量。有许多重点初中的升学数量在本地遥遥领先,可是升学率却不见得比普通校高多少,甚至往往不能象升学数量那样,名列本地中学的前茅。
  
  进了重点校,盛行家长与老师以物质形式“沟通”。在巨大的诱惑面前,特殊材料制成的群体都一败涂地。何况“臭老九”。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进了重点校,你不具备与老师沟通的物质条件,那就随大流,“响应老师的号召”做一个听喝的孩子。没有必要打肿脸充胖子去“孝敬”老师,因为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或许你纳入“孝敬”行列,与“孝敬”厚的差距大,还会因此引起老师的反感。
  
  家长与孩子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就只有听天由命,让孩子自然成长了(无论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培养孩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与竞生实力,老师们有那个心,也没有那个力。他们的精力几乎全部用在“填鸭式”的教学上。因为要保证重点校的诱惑力,确保财源不断,各“受利方”都会竭尽全力走捷径。家长们不是只重视学习成绩么,那就只抓学习成绩,其他的都靠边站。反正其他素质也不是三年初中就能检验出来的。
  
  重点初中里,百分之七八十的孩子都是放任自流的。倘若你无法成为班里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受关注孩子,你的下场会比在普通校还惨。现在各地为了均衡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在中考中大多实行指标生制度(将重点校的招生名额全部或者大部分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笔者去年的毕业生中有一个教师子女,在重点校沦落到末流,在初二锁定学籍前转到本校,结果在老师们跟踪指导下,最后“凭指标生名额”考上本市唯一的一所一流重点高中。
  
  这里读者不要心存疑虑,绝对没有因为教师子女作弊的行为。因为指标生归属是按着中考成绩排名的,而中考排名是公开的。除非所有被你抢了指标生名额的学生与家长都认可,不去举报你。还得保证与指标生名额无关的学生与家长不去打这个抱不平。
  
  家长以物质形式与老师沟通,无非是欲有求老师。求什么呢?求老师在学习上帮助自己的孩子?重点校不讲这个,哪科成绩差去上哪科的课外补习班;求老师用心培养孩子健康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以达到增强孩子在未来生活中的竞生实力?重点校老师没有这个精力(也大多没有这个本事)。
  
  客观地讲,重点校的学习抓的还是很紧的。但都是就高不就低。所有重点校的老师根本没有精力关注学习成绩差的孩子,甚至根本没有这种意识。老师们的精力基本都放在种子选手上。在普通校(正规些的普通校)六七十分将及格的孩子都是老师关注的重点对象,可在重点校早已经是自生自灭被放任自流了。所以择校就象选鞋,不能只选名牌,还得号码适合自己孩子的脚。
  
  重点校里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你不与老师沟通,老师也要关注,还指望他们给自己扬名立万呢。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你与老师沟通,老师也没有那份精力管你(不会把精力从种子选手身上分半点给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可家长们的观念恰恰相反。重点校的家长们,都以为自己与老师“沟通”得越有“力度”,孩子会越受利。其实作用微乎其微。
  
  在小学就智力超群,学习成绩杰出的孩子,选择重点校是必要的。在小学学习成绩不够杰出(百分制语文、数学两科成绩均在九十分以下,接近九十分),选择正规些的普通中学还是非常有优势的。首先在这样的学校里你受关注度相对较高,其次你抢占中考指标生的机率相对要高。即便小学语文、数学两科成绩均在九十以上,倘若孩子自学能力不够强,完全是凭家长死盯,孩子下死功夫达到九十分以上,上重点校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
  
  初中阶段,学习容量较比小学骤增。非从事中学教师职业的家长,几乎无从指导孩子全方位,适应这种学习环境。孩子学习对于学校的依赖性较小学增强,因为学习仅有优秀的老师是不够的,还需要环境。否则那些世界大财阀们,给自己的孩子请多少套优秀的老师都请得起,为什么还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去接受教育呢!通俗地讲,人是群养的“动物”,单独饲养,就会因为缺少互相之间的良性影响丧失人的许多机能,无法在未来的社会中有质量地生存。
  
  至于小学学习成绩平平,初中选择重点中学,弊远远大于利。说白了就是去给人家当陪衬去了。但凡小学学习成绩平平的孩子(一般百分制的语文、数学成绩均在九十分以下),大多在行为习惯与性格上都存在些许缺陷,意志薄弱。这样的孩子,象重点校那样以“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进行教育,是很难收到效果的。而重点校根本不具备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强化孩子意志品质的条件(班额大、学习压力大,学习好的孩子不需要的都不是学校要做的)。许多重点校的学生在高压下(不老实让你体验中国特色),看似循规蹈矩,可不是孩子的主观行为。一但压力超过孩子所能承受的生理与心理极限,孩子心理上就会逆反,甚至破罐子破摔。
  
  普通校不同,行为习惯差、心理状态不佳、意志薄弱、身体健康素质不理想是普通校孩子的共性。如果普通校不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不但学生难出成绩,甚至正常的教学秩序都难以维系。但客观地说,绝大多数的普通校虽然意识到这些方面的问题,却基本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也是普通校长期“普通”的一个死穴。此种情形下,家长与老师(至少是班主任老师)的沟通(非物质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选择普通校,也不是随意给孩子找个上学的地儿就行。普通校也不尽一致。首先,要看普通校的学生数量。人是群养的“动物”,需要互相地影响。就象动物种群,没有一定的基数,难以繁衍似的。缺乏必要的受教育数量氛围,孩子们的心理不良基因就容易显现。一般每届学生应该在四个班一百五十人左右。其次,要看学校的管理模式。如果这个学校,每天都有规律性的活动,而不是随着形势跟风,今天弄几个标语,明天搞个紧跟形势的活动,花样翻新。就应该是值得一试的。学校能够被外界看到的应该是规律性的活动。而细致的工作,外界是看不到的。
  
  这里也应该区分规律性的活动性质。要看这些规律性的活动,是否有利于形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比方说升国旗,这是一种培养公民意识(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必要行为。可是如果一所学校周周都搞有组织的升旗仪式,搞那种走形式的国旗下讲话。就说明这所学校注重走形式,不务实。应该慎重考虑。反之,一所学校只在开学第一周搞个升国旗仪式,在期末学生放假的最后一周,搞个降国旗仪式,平时哪怕没有组织地天天升国旗,都没有关系。这说明,这所学校注重的是教育内涵。
  
  平时升国旗(降国旗)也能看出学校的管理水平。如果每天升国旗、降国旗时,没有组织的学生能够在国旗升起(或降下)、国歌奏响过程中,自动自觉地停在原地肃立,从各自的不同方向面向国旗行注目礼,这至少说明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或者国旗真的在学生心中升起了。这样的学校,可以首选。
  
  选择学校后,还要选择老师。选择老师不能只听校方介绍。要打听这所学校的学生,看哪些老师是平时给学生讲道理以理征服学生的,哪些老师是平时靠骂学生把学生骂老实的,哪些老师是死看死守,把孩子看住的。后两种在学校里都被校方视为好班主任。这样的老师可谓有责任心,比那些让孩子们放任自流的班主任强,可是方式方法拙劣,也不是选择班主任老师的首选。那种平时常给学生讲道理,尤其是能给学生讲通俗道理以理征服学生的老师,才是最佳选择对象。
  
  如果你的孩子遇到这样一个班主任老师,那你是非常幸运的。不应该错过让孩子有效受教的机会。你可以向班主任老师讲些孩子在家的荒唐事试探一下老师,然后经常询问孩子,看老师平时在学生面前,是否常讲些学生们在家的荒唐事。如果,老师常拿学生的不足反复垫牙,这样的老师就不值得信任。反之,你可以与老师深入沟通(不是重点校式的物质沟通,而是精神沟通),把孩子成长环境(家庭),包括家长的部分情感隐私都需要介绍给老师,这会对教育孩子大有裨益的。能够让老师教育孩子有的放矢。
  
  不愿意向外人披露自己情感隐私乃人之常情。可是如果想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家长就须要把包括自己情感隐私在内的孩子成长环境,向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做详细介绍。父母的感情关系,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关系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难以替代的方式。为了孩子,家长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调整夫妻关系,配合老师的学校教育。
  
  从教育孩子效果的角度,需要家长与学校班主任老师沟通的,往往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身体健康教育、意志品质培养等非文化课程教育。可是这些问题不解决不好,文化课成绩也很难达到出色的水准。极限竞争,就象高手之间的百米决赛,彼此间差距也就差之毫厘,不使出浑身的解数,是难有胜算的。
  
  所以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应试教育中胜出,考上好的学校,更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加上优异的成绩。一些家长忽视关系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结果孩子的生理状态得不到调整,脑袋在压力下越来越麻木,学习效果越来越差。甚至可能导致孩子精神崩溃,成为精神病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笔者所亲历的这样人生悲剧绝非个案。那些不顾孩子的承受能力,一味地逼着孩子读死书,死读书,的确存在人才两空的风险。
  
  下面具体说说,什么情形下需要以什么方式与学校、老师沟通,如何向老师介绍孩子成长环境(家庭情况)。
  
  聪明的父母,家长会上不会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更应该关心孩子怎样提高成绩,怎样增强未来生活中的竞争实力。家长会是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最佳时机,除孩子的成绩外,还应该了解孩子与同学的交往情形,学习成绩的走势,心理健康的状态,生理机能成长水平等等。
  
  社交能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倘若孩子与同学的关系不融洽,抱怨老师关心不够与同学歧视都是最愚蠢的。孩子是未来社会中的一个独立的成员,许多事不但将来老师帮不上他们,至亲的父母也代替不了他们。社交能力差,说明孩子在性格上存在弱点。这需要家长与老师共同来引导。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弄清孩子的性格弱点。然后互相配合,帮助孩子改善不良性格,指导孩子社交实践。
  
  了解孩子学习成绩的走势,能够判断出孩子的精神状态,有益于确定孩子的发展方向。如果孩子属于青春期的精神躁动,影响了学习成绩,那说明孩子还有继续提高的发展空间。倘若孩子学习成绩下滑,属于智力跟不上,则该相应地调整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通俗地说,就是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水平,确定是继续上大学深造,还是对准就业之路,侧重提高孩子生活技能。
  
  心理健康与意志品质,需要挫折来磨练。可是孩子的学生生活哪里来的那么多挫折呀!因此需要家长与老师共同营造心理磨练的氛围。但在这方面如果家长不主动触及这个话题,老师就会为了生存,回避这项工作。人为了生存没有什么道德不道德。所以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规定,紧急避险具有必要的司法豁免权。
  
  中国的教育就是坑爹的教育,而且是以法律形式从根本上坑爹。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没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意志品质教育程序。相反,相关教育法规,还为这种教育设置了许多障碍。这在时下的中国行政、司法环境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意志品质教育是具有相当风险的。即便家长主动支持老师做这项工作,绝大多数的老师也不会冒这种风险。可正因为这是中国教育与中国青少年成长的普遍缺失,谁要是在这上下功夫,谁的孩子就会拥有胜出的实力。
  
  笔者的教育实践经验说明,这种教育程序须要由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共同约定。使学生按着老师的理念,主动接受这种教育。过去笔者的学生中有些孩子卫生习惯不好,经常把自己的周围弄得垃圾遍地。笔者与家长、学生事先约定,如果遇到这种现象,批评三次没有改善的,就到垃圾堆附近反思。体会垃圾与尊严之间的关系。并告知家长、与学生们,即便有这种约定,如果他们向教育行政部门举报,这种方式也是不被允许的。轻则老师会因此受到处分,重则老师可能会因此砸了饭碗。而学生将面临的是,今后所有孩子的老师都会投鼠忌器,不会再批评孩子。
  
  曾经有一个孩子的这种行为屡教不改,笔者就与家长打招呼,征求家长意见。家长表示支持,又找到该生明确告诉他,他有权拒绝这种与家长、老师之间的约定,不作这种反思。可是这个学生表示愿意履行这种约定,主动到垃圾堆上(冬天冰冻的垃圾)反思,结果被当时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位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碰到,引起轩然大波。教育行政部门派出调查组,调查了全体学生与部分家长,结果无一人指证笔者,到垃圾堆反思的学生与家长皆声称是学生主动选择这种形式反思过错。最后,笔者还是被警告。理由是这种理念是错误的,作为班主任没有阻止这种错误行为。
  
  笔者建议读到此文的业届同仁,在国家法律没有合理调整前,不要冒这种风险。当年笔者在每年全体学生的背对背调查中,学生满意率始终是百分之百。加之又有与学生、家长有反复具体的约定,并告知了此事的后果。家长们还明显感受到了孩子在笔者教育下的变化,况且当年的民风还没有败坏到今天这种地步,所以笔者才躲过一劫。倘若当时数百名学生与他们的家长,有一位指证笔者,笔者的下场可就惨了。
  
  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可却是代价沉重的。介绍这个过程,就是给家长指出一条待中国的教育法规合理调整后,有效教育孩子的途径。法规是可以合理调整的,可是人的观念却是长期难以改变的。即便将来法律调整了,没有家长的主动约定,绝大多数的老师也是不敢冒这个风险的。
  
  可如果读者朋友那的教育环境相对较为务实,这种方式亦可一试。倘若绝对特色,那就基本没有什么现实作用了。但如果家长与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关系处得好,达成互相依赖,在个别孩子身上践行这种理念还是可能的。
  
  这里没有说明第三类普通校,就是那些学生数量不多,面临着被兼并的中学。如果家长没有能力,孩子被迫按当地教育规则进入这样的学校,家长们也不气馁。熟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家长要经常关注孩子班级的情况,自己不懂可以咨询内行,然后向校方提出明确具体的合理要求。比方说孩子的班级上课秩序无法保证,家长可以要求学校及时扭转,并配合学校扭转。如果孩子的哪科老师上课不认真,经常对付孩子,可以联合家长要求学校换老师。只不过做这些事,一定要有深入的调查,证据确凿。并咨询内行,拿出具体方案来。否则这样的学校也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只要家长的要求,具有可行性,学校还是会努力去做的。至少这关系校领导的乌纱帽。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分歧,建议家长与老师个别交流。家长应该着意呵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破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就等废掉孩子的未来。所以哪怕,私下里与老师达不成共识,也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的权威。这给老师一个家长明事理的形象,会给老师教育孩子壮胆。
  
  最后给家长们提个醒,一个健康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学习成绩再重要,也不能用孩子的身心健康去换。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意志品质培养,是得不偿失的。只有在当今社会孩子们的共性弱点上下功夫,你的孩子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作品集褦襶子
    相关文章: